降至万元以下,折叠屏手机普及迎来曙光?

转眼之间,又到了手机发布最忙碌的九月,除了5G和其他硬件功能的常规迭代,最让外界感到兴奋的技术演变,当属折叠屏手机的更新换代。

事实上,折叠屏能俘获人心的逻辑很简单:从键盘到触屏,从粗边框到所谓的“全面屏”,手机的演化,一直都是在不破坏便携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视觉面积,折叠屏巧妙地将“大屏”折叠,从而将这种趋势延续。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两年,但凡有能力的手机生产厂商,都在想方设法发布自家的折叠屏手机。

但现实如你所知,较高的售价与较低的出货量,极大限制了折叠屏手机的普及。

这并不难理解,至少在乐观者眼中,当前折叠屏手机的发展,与当年家用电话,功能手机以及智能手机的早期阶段都颇为相似,正处于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的“攻坚期”。

而且“攻坚”的速度,也许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快。

一个不错的案例是柔宇科技。2018年,他们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柔派FlexPai,以一匹在外界眼中的黑马姿态,捅破了全球智能手机尘封已久的硬件创新天花板。

就在最近,柔宇发布了第二代折叠手机FlexPai 2,外界多少会感到好奇:这款售价低于一万的折叠屏手机,对于中国折叠屏市场有何特殊意义?

技术升级

先来看看这款产品。

过去两年,折叠屏手机最“脆弱”的空间,当属屏幕和铰链。在这方面,FlexPai 2进行了充分的技术迭代。

首先,FlexPai 2搭载7.8英寸的柔宇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后者针对此前业界普遍存在的折痕,滑移,弯折后显示失效等行业痛点,进行了全面技术升级,从而让屏幕稳定性更高,弯折半径最低可达1mm,并达到类镜面平整度。

在不少科技媒体看来,作为第一家通过中国计量院进行柔性屏弯折180万次测试的企业,柔宇可以说摸索到了目前提升柔性屏可靠性的最佳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折叠屏手机的用户体验。

而在显示性能方面,针对全柔性屏全新的显示形态,柔宇自主定义了新一代智能显示驱动芯片和电路设计,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的亮度较2代优化了1.5倍,响应速度达到0.4ms,较2代提升1.2倍,对比度较2代提升5倍,低色偏优于竞品1.5倍,亮度衰减优化优于竞品3.5倍,因此无论在哪种角度和形态下,都可呈现高质量的画面。

与屏幕相对应,FlexPai 2配有自研的Royole 3S全闭合线性转轴,该转轴采用多种顶级航空级金属材料,共计由200颗精密零部件和精密传动件组成,最小零件的尺寸公差为±0.01mm,让屏幕与铰链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无暇融合,且可实现无缝折叠,厚度相较于上一代产品也减少近40%。更重要的是,FlexPai 2能够实现机身0-180°任意角度随心所欲地悬停,让人在使用体验上更自由。

事实上,从屏幕和铰链的细节处理中不难发现,不同于已拥有成熟供应链体系的传统手机,做折叠屏手机,要考验厂商对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对整条生产线的控制能力。

而追溯柔宇的技术攻坚史,也恰好满足这两点:2014年,柔宇科技发布全球第一个厚度仅0.01毫米的全柔性显示屏,正是这种底层技术革新,让未来的折叠屏手机,以及整个“柔性+”战略成为可能;2015年,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项目开始建设,该项目投资超过110亿人民币;2018年,柔宇科技全球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在深圳正式投产,一期产量约为280万片/年,随着未来二期产线投入量产,柔宇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产能将达到880万片/年。

通过柔宇自身的迅猛发展可以看到,当前全柔性屏市场,其实正在遵循着任何革命性技术都需要经历的三个过程:技术先导,产品跟上,商业闭环。最终推进整个产业向前大幅迭代。

跨越鸿沟

正是看到这一过程,业内普遍预期,未来几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会大规模增长。

数据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折叠手机屏出货量有望上升至3800万片,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41%。

中信证券与IHS则给出完全一致的判断:2025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超5000万台。Strategy Analytics更是乐观地预测,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不足100万部增长到2025年的1亿部。

当然,这种增长曲线需要符合消费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曾提出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按照罗杰斯的划分与统计,人们对待新品类的态度颇为不同,大概可被分为创新者,产品尝鲜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落伍者五种类型,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呈递减趋势。

如果将这一理论对应到折叠屏手机市场,那么所谓“创新者”,就是那些第一批尝试折叠屏手机,并甘愿承担瑕疵的人,这部分消费者注定很少。在罗杰斯看来,在小众到大众之间存在着鸿沟,只有鸿沟被跨越,新产品扩散的速度才可能徒然加剧。

对折叠屏手机来说,这道鸿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技术成熟度和价格。而如前所述,根据官方介绍,FlexPai 2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铰链可靠性,屏幕耐用性,折痕等消费者普遍担心的问题,且相较于其他竞品的高昂售价,FlexPai 2售价在万元以下,这也许会让折叠屏手机更好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跨过消费鸿沟。

这里不妨一提,在我个人看来,在折叠屏手机的普及过程中,有一个用户群体也许会贡献良多:轻商务人士。

这是因为,折叠屏手机更灵活的外在形态,会带来效率层面的全新体验。以FlexPai 2为例,其搭载的waterOS 2.0系统,针对折叠屏手机的特点独特开发,快捷多分屏,FFS触控,智能侧边栏,侧曲屏等设计,让FlexPai 2在某种程度上大于“手机+PAD”,可充分赋能很多商务场景。

尤其是我很喜欢的快捷多分屏功能。事实上,第一代FlexPai就已支持双分屏,如今FlexPai 2能够做到三分屏,比如你可以一边打开相册查找图片资料,一边使用备忘录记录,同时还可以进行视频会议,这种多任务处理,会让每天都需要“多任务处理”的你,在日常工作中更为从容,最大程度优化工作效率。

从这个意义上,轻商务人士也许会成为折叠屏手机重要的“产品尝鲜者”。

自主可控

总之整体上看,过去两年,折叠屏手机市场经历过风浪,如今则正在迎来曙光。如果说2018年FlexPai发布的最大意义,是开天辟地的让折叠屏惊艳亮相,那么如今FlexPai 2的意义,则是让折叠屏手机首先告别“玩物”和“奢侈品”定位,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为一部分消费者带去更成熟实用的移动体验。

而柔宇科技能在FlexPai 2身上,同时做到“低价”与“高成熟度”,无疑受益于其整个技术解决方案自主可控。

要知道,相较于普通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内部更复杂,涉及一系列新材料和新零件,而且每款手机在材料,结构和工艺方面均有差异,但目前市场上相应的供应商较少,供应链难点较多,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在某个时间节点限制产能。

更重要的是,由于巨大的先行优势,折叠屏的核心技术此前一直掌握在三星等日韩企业手中,这也正是折叠屏手机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幸运的是,柔宇科技不存在上述困扰。根据官方介绍,他们拥有3000多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整个技术方案自主可控,其中包括材料体系,制成工艺,器件设计,电路设计,显示驱动芯片以及整个产线。而且由于柔宇在成立初就笃定地采用自住可控的ULT-NSSP技术路线(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无论从工艺,材料,到设备,都与以三星为代表的LTPS技术路线(低温多晶硅技术)有较大不同,在良率,成本和生产周期等方面均更具优势,譬如可以在选择生产设备时拥有更多空间,能够更多选择国产设备,很好地控制整个产线的成本,投入成本仅为其他厂商的1/8或者1/5。

也正因这种自主可控,柔宇科技不存在被供应链“卡脖子”等问题,这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科技形势下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过去多年的深耕,柔宇其实一直在帮助我国柔性OLED产业链自主可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外企的技术垄断。

所以回到我们开篇的问题:这款售价低于一万的折叠屏手机,对于中国折叠屏市场意味着什么?答案或许是,它告诉我们:破解折叠屏手机普及的真正根源,就在于自主可控的技术攻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在我看来,这才是我们从FlexPai 2身上,最该发现的光芒。

作者:李北辰,媒体专栏作者,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

文|李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