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日军3小时打5千发炮弹,苏军如何回敬?

1939年7月,诺门罕地区的日军大规模进攻苏军,尽管朱可夫“见招拆招”,击退了日军,但其中的险象环生,还是让他心有余悸,尤其是根据抓获的俘虏,得知已有十几个不同番号的日军来到了前线。也就是说,日军并没有收手的意思。

消息传回莫斯科,苏联统帅十分着急。在他看来,德国是苏联防范的重点,而不断恶化的欧洲局势,以及久拖不决的诺门罕战役,势必影响在欧洲的兵力部署。为尽快结束远东战事,唯一的方法就是增派更多的部队,一改守势进行大反攻。

他下令将前线部队整合改编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任司令员。同时,更多的部队调往远东,其中包括从欧洲新调来的6个飞行团,总兵力已达10万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打服日本人,朱可夫不敢懈怠,也在积极调整。

首先,发挥制空权的优势,打击日军补给通道。朱可夫命令空军的轰炸目标从前线移向日军的后方,特别是对关东军通往诺门罕的铁路、公路和桥梁的破坏。连续的轰炸,加大了其在前线集结的难度,束手无策的日军将领们只得“望空兴叹”。

其次,苏军损失的坦克中,有80%是日军的“肉弹”攻击,引发汽油起火造成的。朱可夫要求后勤保障部门,一面将所有的坦克更换为柴油发动机,一面在坦克的要害部位加装钢丝网,阻挡日军的燃烧瓶、反坦克手雷等,增加坦克战场存活率。

更关键的是,尽管有将“黑夜变白昼”的措施,但苏军怕夜战的毛病一时改观不了。朱可夫决定发挥苏军火力猛、机动强的优势,制定了“黑退白进”的措施,当日军夜袭时,苏军主动撤退,避免夜战;天亮后,再用坦克、大炮重新夺回阵地。

这么做,不仅减少自己的伤亡,而且用优势火力,可以大量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总之,苏、日双方经过2个多月的战斗,非但没有放弃、妥协的迹象,反而规模越打越大。正应了一句话,“多说无益,咱们战场上见”。

苏、日双方再次大打出手,竟然是以炮战为主力。

1939年7月18日,关东军在诺门罕的前线指挥部里,步兵与炮兵将领吵得不可开交。作为总指挥的小松原,依然决定以步兵夜袭为主要进攻手段,炮兵负责火力支援;而炮兵司令则坚持以炮兵攻击为主,完全摧毁对方后,由步兵打扫战场。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决定由炮兵担任主攻。他这么做,一方面,整个关东军的重炮都到了前线,充分显示一下威力,可以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万一不成功,还能将责任推向苏军,因为重炮部队上去也不行。

这一天,总攻时间到了。日军炮兵的试探性射击开始了,试图引诱苏军重炮还击暴露位置,而后再进行覆盖射击,旨在一举将对方重炮部队彻底“打哑”。但苏军没有上当,只是前沿的几门小炮回敬了几发炮弹,重炮阵地依旧是不声不响。

这样的情景,让炮兵司令十分尴尬,索性向先前侦察得知的苏军疑似重炮阵地,炮轰了2小时。这可是自开战以来,日军炮火持续时间最长、火力最猛的一次,前线的步兵们为之欢呼雀跃。也许是炮兵司令打得兴起,命令延长炮击一小时。

但要命的是,该命令并未通知到步兵。按照预定时间出击的步兵,士气高涨地高喊着“万岁”,向苏军阵地冲去,结果没挨对手的炮弹,倒是被自己的炮弹炸得血肉横飞,再加上苏军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日军步兵的第一次冲锋,瞬间土崩瓦解。

朱可夫没有想到的是,日军竟然也玩炮战,而且一轰就是3小时,他命令所有部队撤回西岸,避其锋芒。日军6个步兵联队占领整个东岸后,继续向西岸进攻,但苏军600多辆坦克、装甲车,在高台上一字排开,子弹像割麦子一样扫向日军。

随即,苏军坦克进行反冲锋,大炮也开始轰鸣,与日军3个小时5千发炮弹相比,苏军一个下午就回敬了3万发炮弹,刚刚占领东岸的日军,丢下大片尸体纷纷后撤。到了晚上,炮战告一段落,日军步兵损失一半,基层军官更是损失高达70%。

此次进攻,尽管日军依然占领着东岸部分阵地,但始终无法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双方就这样隔岸炮击了3天,日军的重炮部队也损失殆尽,而苏军的炮弹似乎越打越多,在这场“钢铁”较量中,实力雄厚的苏军一直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至此,招数用尽的关东军,不得不对3个月的激战进行反思。面对越打越强的苏军,现在能做的就是“立即停止进攻,构筑防线,准备持久战”。苏军似乎也“心领神会”地停止了炮击,诺门罕再一次安静了下来。殊不知,苏军正在酝酿一场大反攻。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