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科学无国界,事实上,对于许多科学家而言,哪里工作待遇高、科研环境好,哪里就是他的向往。于是许多国家在对待科学家方面,可是给足了高水平的待遇,实验室、科研团队等科研环境,也是尽量满足。毕竟当今的时代,是人才的时代,科研人才更是宝贵,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
在这个大环境下,许多科学家纷纷出国,前往向他抛出橄榄枝的国家。我国也一直在招揽世界优秀科学家,可是我国在建立之初,是十分落后的。
对于顶尖科学家的待遇,我们拿不出那么高。可是即使如此,依然有世界一流科学家愿意来到当时落后的中国,还入了中国籍,加入了党。
这位不走寻常路的科学家就是马海德博士。
一、美国青年爱治病,来到上海当大夫
1933年,二十来岁的美国青年乔治·海德姆,完成了医学博士的毕业论文,顺利毕业拿到了博士学位。作为一名医学博士,他应该留在医学发达、科研力量雄厚的美国才是。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当时国情混乱的中国,因为中国的医疗条件不理想,热带病流行,许多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医治。
本来只打算在上海停留一个月,进行热带病研究的乔治·海德姆,因为看到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及受到病痛的折磨,于是选择留在中国。
他从研究中知道要治疗东亚肆虐严重的热带病,仅仅靠药物是不够的,还得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可是当时军阀横行,国民党政府也是腐败无能,谁能缔造一个新的中国,提供良好的治病环境呢?
由于为治疗热带病奔走,乔治·海德姆认识了许多国内的进步人士,并通过他们了解了共产党。他发现共产党为人民请命,是中国苦难百姓真正的福音。于是乔治·海德姆走访一些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行医治病的过程中,对共产党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二、战火纷飞无畏惧,入党入籍爱中国
上世纪30年代,我国国内战火纷飞。对于乔治·海德姆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医施药是很危险的。可是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的信念就是救治病人。
在前往陕西、甘肃等地进行医疗活动时,乔治·海德姆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工农红军的领导层,在他们的安排和照顾下,诊疗工作与调查研究进展顺利。
在与共产党的接触中,乔治·海德姆对党的信念与热爱与日俱增,他不但被毛主席聘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还选择加入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奉献自己的青春。1937年,乔治·海德姆正式入党,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马海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马海德在军区医院工作,还学会了普通话和陕北方言,渐渐融入中国社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医疗科研工作的过程中,马海德一边向国际社会争取医疗援助,一边接待国际医学界友人,如白求恩等医生,前来中国进行医疗救助。
在1944年到1947年期间,马海德博士救助人员高达4万余人次,可见其不但医术高超,更关心病患,以致于日夜操劳,半点休息时间都没。
三、专注医疗克难关,白发不忘灭麻风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籍。这可是我国第一位外国血统的中国人,虽然马海德金发碧眼,但是他有一颗中国心。
50年代开始,马海德专注于我国麻风病、性病领域的研究,还协助建立了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他与一些专家前往国内各大省份,收集病患、病理资料,进行医疗活动,以消灭性病为目标,做出了十分可观的成绩。
70年代起,马海德博士确立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消灭麻风病。80年代,已经步入晚年的马海德博士不辞劳苦,积极召开医疗研讨会,促进了国内外的麻风病医治交流。
1985年,在马海德博士的领导下,我国建国以来第一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交流会,在广州召开。此后,在马海德博士的努力下,中国不但得到了许多国际援助,还将强杀菌联合药疗这一新的麻风病治疗方式,引入国内,为治疗国内麻风病人、消灭麻风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8年,新中国一代医疗先驱,马海德博士在北京病逝。当年他来到中国时,国内十分落后、混乱,但是当他离去时,国内是一片国富民强、医疗发达的景象。这两片景象的变换,当中是有马海德博士的功劳的。
如果一个国家强盛,那自然有人愿意入籍,可是一个国家弱小,那只会有人选择离开。马海德博士在潮流中逆行,他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建设中国,他把自己当成是中国人,为国家效力在他眼里是理所应当的。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马海德博士高尚的医德、品德,足以光耀新中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