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电影背后,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真实历史故事?

前不久上映的影片《八佰》,是根据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四行仓库保卫战”而改编的,影片中的八百壮士舍身取义的壮举让人为之感动,为之热血沸腾。这部影片的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故事。

被留下的“八百”勇士

卢沟桥事变之后,已经攻占平津地区的日军开始由北向南推进,蒋介石为了之后长久作战着想,想要改变日军的入侵计划,于是集结军队主动进攻上海的日军,主动发起了淞沪会战。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共投入了百余万军队,百万大军在上海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国民党投入的军队数量是日军的数倍,但是日军在海、空两方面的战斗力远胜于国军,国民党在这次战争中打得非常艰难,损失惨重。苦苦坚持了两个多月之后,国军决定撤离战场。

10月26日时,蒋介石下达命令,留下88师继续在上海闸北地区抵抗日军,其余在此地区的部队全部撤出。

他独独留下88师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用88师牵制日军,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以掩护主力部队顺利撤离。另一个目的就是用整个88师的全员覆灭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继而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88师的师长接到命令之后,认为牺牲太大而且没有必要,经过向上级申请之后,决定只留下一个400人左右的加强营,由团副中校谢晋元为总指挥,以位于苏州河北侧的四行仓库为据点,在此坚守七天。

对于这次任务,全体官兵没有一个人退缩畏惧,全都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为了迷惑敌人,为了更好的牵制敌人,他们一直对外声称有800人,因此被称为“八百壮士。”

四行仓库保卫战

因为国军大部队的撤退,在10月27日上午,日军顺利来到了苏州河的北侧。日军的先头部队在经过四行仓库的时候,遭到了猛烈地攻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丢下一地尸体之后仓皇撤退。

下午,日军再次集结兵力进攻四行仓库。四行仓库非常坚固,普通的炮弹根本无济于事。四行仓库紧邻着公共租界区,而且附近还有一个巨大的煤气包,日军投鼠忌器,不敢使用重型炮进行攻击。

日军在进攻的过程中只能使用普通的炮弹和枪械。四行仓库非常高,易守难攻,日军的这一次进攻没有占到一丝便宜,反而折损了20多人,进攻又一次失败了。

为了支援四行仓库驻守的军队,上海市民和中国共产党马上行动起来,给“八百壮士”送去了大量的救援物资。

在谢晋元的指挥下,全体士兵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场保卫战打了几天之后,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关注。

撤出战场

英美等一些国家纷纷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请愿,希望停止这场战斗。蒋介石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于是派人和英国租界方面会面,希望英国方面帮助四行仓库内的军队安全撤至公共租界。

租界方面和日军进行了多次协商,日军迫于压力同意让“八百壮士”撤至租界,但是日军要求中国军队到达租界后必须将所持有的武器上缴,并且不能在租界内自由活动。

“八百壮士”撤到租界后很快被收缴了武器,并被软禁在一处收容难民的环境极为恶劣的地方。脱离大部队的他们被国民政府抛弃了,成了一支孤军营。

在此生活期间,他们并没有意志消沉。在谢晋元的带领之下,在上海各界人士的支援下,他们成立了学校和工厂,还成立了话剧组。为了以后重返战场消灭敌人,他们每天还坚持体育锻炼,将困境中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激情澎湃。

日军对“八百壮士”恨之入骨,视谢晋元为眼中钉肉中刺。后来,日军收买了孤军营中几名士兵,谢晋元在操场上被这几名叛徒刺杀身亡。对于谢晋元的死人们极其悲痛,几十万上海市民自发为谢晋元送行。

1941年时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和英美等国家成了对立国,之后,上海的日军进入了租界区接管了孤军营。日军对“八百壮士”百般虐待,百般折磨,但是他们依然十分团结,依然斗志不改。之后,日军将他们分散在各地做苦力。

日军战败投降之后,孤军营中幸存下来的士兵获得了自由,1946年时,这些幸存下来的人汇聚到了上海,当初的400多人仅仅还有100多人。内战开始之后,这些人不愿意将枪口对准自已人,全都改了行。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八百壮士视死如归,英勇顽强;在被软禁被折磨的日子里,他们苦中作乐,斗志不减;在内战发生后,他们却放下了枪杆,悄然隐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出于对人民的热爱,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