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对动物场馆的安排有什么讲究?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我们把动物园当作一个人造的生态系统,那么要按照动物的习性来合理安排动物的居所,来保证各种动物和谐共处。

动物园大多数人都去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分布在动物园的各个场馆里,让游客眼花缭乱。不知道大家去动物园里有没有留意,动物园对动物场馆的安排并非是信手拈来的,而是大有讲究的。

曾经,郑州动物园的一只大熊猫“锦意”因病去世,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在郑州动物园里,安排大熊猫跟猴子做邻居,且中间只隔着一道铁丝网,是不合理的,这让“锦意”很容易被传染疾病。这种说法虽然没得到动物学家的支持,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动物园里安排动物的居所并非是件容易事,哪些动物能成为友好的邻居,哪些动物对居所有特殊要求,这里面大有学问。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动物园里有哪些住房原则吧:

住房原则一:食草的和食肉的绝对不能做邻居

喜羊羊和灰太狼不能关在一个笼子里,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就算关在不同笼子里,它们也绝对不能靠得太近。因为羊、鹿这些食草动物,只要听到狮、狼等猛兽的声音,闻到它们的气息,就会提心吊胆,吃不好睡不着。如果把一头鹿放在老虎的边上,哪怕有铁栅栏隔着,这头可怜的鹿也很快就会身心俱疲,大病一场甚至被吓死。

住房原则二:体格、智商相近才是好邻居

同类动物做邻居,也没那么简单。最典型的就是灵长类动物,如果想让它们做邻居,那它们最好体格相当,并且智商也差不多。这样一旦隔着笼子发生冲突,互相示威的时候,不会发生一边倒的情况。比如,身材娇小的赤猴、长尾猴,如果与大猩猩、狒狒这样的“彪形大汉”做邻居,一旦发生冲突,赤猴、长尾猴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整天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自然对身体不好。

住房原则三:胆小鬼只能住在僻静角落

动物中还有不少胆小鬼,给它们分房子要格外注意,不能安排在动物园最热闹的中心地带和人来人往的主干道旁。小熊猫、斑马、袋鼠等,一般都居住在僻静的角落,还有一些小型的食肉动物,例如云豹,虽然属于猛兽,但因为是夜行动物,白天看到人或者其他动物时会紧张不安,因此也会“靠边住”。有的动物园还会给这些害羞的动物的家里放上树丛、土堆、柴垛等物件,隔离游客的视线,让动物有隐私之处。

住房原则四:好斗的还是住单间吧

你听过“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吧,所以动物园里的猛兽,多数都是享受单间待遇的。有些食草动物,像是犀牛、河马,因为脾气大、领地观念很强,也得一只一只分开来养。

住房原则五:臭家伙一律住在下风口

每次到动物园,你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动物的气味真的很难闻?所以,它们的房子通常会被分配在下风口位置,比如臭鼬、老虎、狐狸。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它们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但是,它们有时候真的是迎风臭十里啊!

作者:白玉磊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