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在萨尔浒大战,旁边的朝鲜当时在干什么呢?

明朝统治中后期,由于在政治上逐渐走向混乱与腐败,国力自然也在随之滑落,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理所当然也只能放松了对四方的管控,这就给了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以发展的契机,后金这一势力就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强大起来了。

对于大明来说,后金本是癣疥之疾,只是成化三年前后,逐步强大的后金先后袭扰属国朝鲜及大明边界,并且对大明使者大放厥词,于是大明在成化三年出兵,联合朝鲜,一举几乎将建州女真荡平。兵锋所过之处,烧杀掳掠,芦舍无存,辽东一日之间尸横遍野。子失其父,妻没其夫,父母无其子女,十不存一。

也正是因为这一前尘往事,努尔哈赤在逐步强大之后才会理直气壮的发出“七大恨”,并得到了族人群情激越的响应,随后对明宣战。

后金宣战,作为“大国”的大明自然要做出应对,于是在努尔哈赤发出七大恨的次年,就爆发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在今辽宁抚顺,距离朝鲜仅有数百里。

上图_ 后金与明朝

那么,当明清(后金)两方在萨尔浒亲自下场打的血肉横飞的时候,作为“大明孝子”的朝鲜,又在干什么呢?

当然,他们在助威,只不过也仅此而已。

简单概括一下朝鲜的所作所为,出兵、畏缩不前、投降。

此战共有四方势力参与其中,作为主角的当然是后金和大明,其次则是作为大明盟友的朝鲜及女真叶赫部。

结果是朝鲜举军投降,叶赫未及战场而全军已溃。

朝鲜的轻易投降,背后有无隐情呢?毫无疑问,自然是有的。

故事要追溯到很久之前。

上图_ 万历朝鲜战争 日军大举登陆朝鲜南端釜山边的海滩

朝鲜这边,自从李氏王朝建立,一向对大明毕恭毕敬,连大明都觉得朝鲜是实至名归的“模范附国”,作为老大哥,对毕恭毕敬的小老弟的困难一向非常上心,于是,1592的壬辰倭乱,在朝鲜求援之后大明果断选择了拉小弟一把,出兵平定了倭乱,这就是万历朝鲜战争。

此时被搭救朝鲜君主就是李昖,也就是朝鲜宣祖,此战之后,他曾经说过,“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成为了铁杆亲明派,而在朝鲜的朝堂,有如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毕竟是大明将李朝从灭国的边缘拉了出来,可谓是深恩似海,然而很遗憾,在这批对大明好感的君臣之中,并不包含日后即位的光海君。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位光海君并不是嫡长子,而是次子,当时的长子是临海君,这位临海君可谓是无恶不作,就连率兵强抢民财都能干得出来。

而光海君则恰恰相反,当时的士大夫评价他是“聪明端厚,笃善好学,不喜芬华,自奉简俭。”

因此光海君就成了朝鲜上下心中最佳的继位人选,但这地位却迟迟不能得到大明的承认,这原因其实也出人意料的简单,因为光海君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嫡子,立贤不立长对于大明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此时大明自己也处于立嗣的风波之中。以至于大明亲自派出使节来确认,临海君是否是出于自身意愿退位让贤的。

上图_ 萨尔浒之战

而等到萨尔浒大战时,朝鲜的国君正是这位对大明心怀不满的光海君。

因此,当大明的使者前来要求朝鲜共同出兵的时候,光海同学其实是想拒绝的。奈何朝廷上下,全都对大明忠心耿耿,于是光海君只能调集军队一同参战。

《李朝实录》里写的非常明白“王不欲助兵天朝, 阴观成败”。

不过,事已至此,无论朝鲜的光海君究竟想不想出战,朝鲜都得出兵了,从朝鲜各地调集了1万兵马,由姜弘立作为指挥。这位姜先生,更是有趣,他对领兵这件事有种由衷的恐惧,接连上书,自称已经老的“精神虚脱,昏聩恍惚,如在烟雾中,遇事茫然,前忘后失”。这位姜先生究竟是有自知之明还是有先见之明,很是难以揣度。不过光海君最终并没有改变成命,只是在出征前暗中指示姜弘立无需尽力而为,只需保存实力即可。

这就是为什么朝鲜军在萨尔浒之战中一触即溃,甚至不到一天就全军投降的真正原因。

上图_ 萨尔浒战役示意图

萨尔浒之战朝鲜军跟随东路军作战,这萨尔浒战役被广泛的认为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但根据李广廉和李世愉两位先生在《萨尔浒之战双方兵力考实》一文的研究,双方的兵力应当大致上不相上下,只是明朝选择了兵分四路,而后金选择“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战略,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最终逐个击破。关于这一战的深远影响,乾隆就有言于后,“呜呼,由是一战,而明之国势益削,我之武烈益扬,遂乃克辽东,取沈阳,王基开,帝业定”。

在这一战中,朝鲜军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朝鲜军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而在朝鲜举军投降之后,大明、朝鲜、后金三方之间的关系与博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臻先生的《由中外史料考察明金战争中朝鲜将领之投降》中就明确的写道,姜弘立的投降是有前期征兆的,是明确的接受了光海君的指示,有意消极作战,以保存实力。

上图_ 《满洲实录》中姜弘立投降图

而第二个问题,在朝鲜举军投降之后,大明、朝鲜、后金三方的关系与博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其实很简单,大明和后金对于辽东的控制可以说得上是此消彼长,后金的影响力与声威日盛,而朝鲜则比较复杂,在光海君继位之前,朝鲜是铁杆的拥明派,而光海君继位之后,则变成了在明金之间反复周旋的摇摆策略。等到萨尔浒之战结束,光海君更是直接的提出“不背明,不怒清”的外交策略,让朝鲜继续在夹缝之中维持了下来。

但也因此,光海君被国内的拥明派赶下政坛,只是毫无疑问的,光海君的所作所为其实是符合朝鲜利益的,可以说是正确的判断了朝鲜的敌我力量对比,做出了符合局势的选择。

上图_ 努尔哈赤雕像

而努尔哈赤显然也有自己的谋划,他以姜弘立等朝鲜军官被俘为契机,积极的构建同朝鲜全新的外交关系,因此萨尔浒之战的影响非常深远,可以说在非常久远的一段时间里的辽东局势完全被萨尔浒之战决定了。

这决定的并非仅有大明或大清的命运,也有朝鲜等诸国部落的命运。

作者:未定君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由中外史料考察明金战争中朝鲜将领之投降》王臻

【2】《萨尔浒之战双方兵力考实》李广廉、李世愉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