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眼看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捷报频传,无所事事的日本关东军总想进攻苏联,以此争取更大的战功,特别是一年前的“张鼓峰事件”,日军“小败”而归,更让关东军上下心有不甘、跃跃欲试。为实现其“北上”策略,他们开始无事生非。
于是,驻守诺门罕地区的第23师团长小松原,因边境问题与苏蒙军队大打出手。与“张鼓峰事件”一样,尽管苏军士兵的单兵素养差,但其先进的坦克、大炮依然抵挡住了日军的进攻。苏、日双方都将关注点移向了诺门罕,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诺门罕首战,双方并没有罢休的意思。
日军第23师团首战诺门罕失利,小松原不但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在陆军参谋本部、关东军司令部的支持下,获得了更多部队的支援,甚至可以指挥近一个军的兵力;振奋人心的是,日军唯一的装甲部队——第一战车师团也来助阵,这让他更有信心。
同样想扩大事态的苏联,尽管成功阻止了日军几次挑衅和进攻,但也清醒地意识到,日本人不会就此收手,而苏军糟糕的表现,让苏联统帅决定让朱可夫前去指挥,旨在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与此同时,他更希望将日本人彻底的打痛、打怕。
首先,国内的清洗运动基本完成,全国上下的思想基本统一到苏联统帅身上,而眼下日军的咄咄逼人,明显是想趁火打劫、战略试探。只有通过强大的反攻,打出苏军的气势和实力,在日本人面前充分展现“肌肉”,才能彻底打消其妄想。
其次,根据当时欧洲的局势,尽管德国的战争威胁更大一些,但在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牵制下”,一时还打不到苏联。反观远东地区的日本,却成为目前苏联最大的威胁,为避免日后可能出现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必须尽快打服日本人。
更重要的一点,来自红色间谍佐尔格的重要情报显示,日军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尽管在诺门罕地区采取进攻的态势,但其并未做好与苏联大规模作战的准备。也就是说,日军的进攻还只是存在于幻想中,必须将其遏制在萌芽中。
说到底,短时间欧洲的战争打不起来,正好给了苏联教训日本的机会。问题是如何利用自己相对先进和充裕的战争潜力,出重拳将日军打疼、打服,并彻底地安静下来?这就要看朱可夫的能力了。当然,朱可夫“将会得到他想到的一切支援”。
朱可夫一到前线,局面大为改观。
1939年5月底的一天,明斯克军区组织了一场装甲兵团从防御迅速转入进攻的军事演习,刚刚参加完演习的朱可夫,接到了去莫斯科的命令。同样因清洗运动而心有余悸的朱可夫,并不认为去国防部是件高兴的事,反而担心自己的脑袋保不住了。
好在伏罗希洛夫元帅给他的任务是前往诺门罕,在较短时间内成建制地消灭日军一、两个师团,给其深刻的教训,并答应将满足朱可夫提出的一切要求。尽管他不知道诺门罕在什么地方,但还是如释重负的满口答应,毕竟有仗打比掉脑袋强。
初到前线的朱可夫,很快发现了问题。一是,负责作战的第57军指挥部居然远离前线120公里;同时,整个军部除了政委去过一次前线外,其他人从未去过前线。这样的精神面貌和状态如何打胜仗?朱可夫当即撤销了军长和参谋长的职务。
二是,凭借敏锐的职业习惯,朱可夫立刻闻到了大战在即的味道,尤其是先前发生的战斗,并不是简单的边境冲突,日军没有撤退的迹象,反而加强了边境的兵力。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赶在大战之前,集合更多的力量以及大量的物资、装备。
更关键的是,虽然苏联的战争潜力明显高于日军,但在输送距离上,日军显然更具优势。朱可夫认为,要想赢得胜利,后勤保障是第一要素。好在,苏联的工业底子不弱,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和汽车运输,按照“人歇车不歇”,这个短板很快得到了弥补。
按照朱可夫的要求,2个精锐的步兵师,3个新型坦克、装甲旅,以及3个远程重炮团从欧洲调往远东,特别是3个先进的战斗机大队也汇集诺门罕地区,苏军的实力大为提高。然而,朱可夫并不打算像以往那样被动防守,他要主动出击。
针对对手不断地集结,朱可夫决定坦克部队向其发起进攻,这是关东军万万没有想到的。一时间,日军第23师团的指挥部,在苏军的坦克的辗压下,很快陷入混乱。朱可夫的目的就是以“进攻换取时间”,为战役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