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圈里面经常会有人提到这么一件趣事,说有一种鸟之所以会灭绝,完全就是“笨死”的,就是人站在它面前也不会跑,最终的下场只能是被人们抓住炖了吃了。
这种鸟说的就是渡渡鸟,渡渡鸟是一种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的鸟类,早已灭绝了,虽然目前国际上关于渡渡鸟灭绝的时间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较多证据表明,在1662年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对它不熟悉也正常。其实关于渡渡鸟“笨”的话题由来已久,甚至久到已经无从考证了。
渡渡鸟生活场景复原图
回归到问题本身来,那么渡渡鸟的灭绝真的是因为自己“笨”吗?换句话说它的消失真的是被人们吃光的吗?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它的脑容量跟当今的鸽子差不多,与尼柯巴鸠的亲缘关系很近,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它的智商不会比当今大多数鸟类差。
或许是由于渡渡鸟体型较大,成年之后在毛里求斯岛上没有天敌,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惧其他动物的习性,所以在初次遇见人们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太多恐惧的特征,或逃走的意思,所以才会被冠以“蠢”的特质吧!
尼柯巴鸠
不会飞的渡渡鸟
渡渡鸟虽然也有翅膀,但比较短小,这样的翅膀是无法带动庞大的身躯飞行的,所以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平均体重为15千克左右,一些较大的个体能够达到23千克,跟一只中型的家犬类似,由于毛里求斯岛上并没有其他大型的食肉动物,所以成年之后的渡渡鸟,基本上就是该岛上最大的动物了。
渡渡鸟长得很有特色,据一些水手日记、画家留下的墨宝来看,渡渡鸟浑身的羽毛呈蓝灰色,鸟喙很长,能达20厘米,末端有弯钩,十分锐利,整个嘴巴占据了脑袋的2/3左右。
渡渡鸟的头部前半部分是没有毛发的,后半部分从额头开始至全身除双脚外,都被羽毛包裹,所以看上去十分滑稽,就像是穿了一件连帽的羽绒大衣一样。当然,渡渡鸟另外一个滑稽之处就是它的眼睛,整个眼睛呈黄色,中间又有像芝麻一样的黑眼珠,看上去十分呆滞。
由于渡渡鸟眼睛小鼻腔大,且鼻腔里面遍布嗅觉神经,这样的构造使得渡渡鸟具有极为灵敏的嗅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渡渡鸟是靠嗅觉寻找食物的,而并非视觉。
渡渡鸟形象复原图
由于渡渡鸟消失的时间太过久远,所以目前人们对它的了解主要通过前人留下的一些文字、图画资料,以及现存骨架等途径,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的一篇报道记载,一副完整度高达95%,拥有350年历史的渡渡鸟骨架,拍卖值高达440万,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从现存的骨架来看,一些专门研究渡渡鸟的科学家们认为,它应该有一双强壮有力的腿,行动非常迅速,所以间接证明了人类想要捕捉它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有何来“笨死”一说呢?
渡渡鸟骨架
殖民者登岛,渡渡鸟的噩梦
渡渡鸟最初与人类相遇是在421年,当时著名的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在印度洋上被风浪打翻,船上的一些水手们在海上漂浮了很久,最终大难不死海浪将他们送至了毛里求斯岛,这是一座靠近靠近马达加斯加的小岛。
由于在海上漂流了这么久,水手们一上岛之后就拼命寻找食物,此时他们发现岛上有一种奇怪的鸟类,体型巨大不会飞,而且不惧人,三下五除二水手们就抓住了一些鸟类。
渡渡鸟生活场景复原图
关于渡渡鸟的灭绝,还有一种假说是将当时的那批水手活下来了之后,将渡渡鸟肉多鲜美的消息告诉了其他殖民者,于是大量的人们奋勇而至,最终将渡渡鸟给吃光了。
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根据航海日记中的描述,渡渡鸟的肉质肥瘦鲜明,肥的油腻,瘦的老柴,即便是饿了这么久的水手们也难以下咽,可见渡渡鸟肉质肥美一说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它们被吃到灭绝的假说,自然可信度也不高。
在欧洲传统画作里面,渡渡鸟往往都是以肥胖、圆润的形象示人,这样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在当年的那批荷兰船员留下的画作里面,渡渡鸟又是另外一种形象:修长且骨感。
同一种动物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这给科学家们出了难题,后来根据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些科学家,及里昂大学古鸟类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渡渡鸟的体重不小,在10-18千克左右,但体重高不等于肥胖,至于欧洲传统画作里面的丰满形象,极有可能是受当时画风影响,因为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喜欢将家禽家畜一类的动物,画得丰满圆润一些。
渡渡鸟形象图
自“阿姆斯特丹”号的船员发现了毛里求斯这座岛之后,消息很快就在欧洲传开了,于是大批的殖民者涌入这里,由于当时的生产方式较为原始,殖民者大量砍伐、焚毁森林、开垦荒地、捕猎野生动物,最终导致这里的原始环境被破坏,野生动物大量减少,其中渡渡鸟就是这些野生动物中受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类。
其实纵观整个过程,渡渡鸟的消失,并不是被人们给吃没的,而是跟大多数因为人类而灭绝的物种一样,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或者说影响了物种的生存。
林中的渡渡鸟
环境遭破坏,渡渡鸟大量消失
其实渡渡鸟的消失,跟澳洲袋狼的消失极为相似,只是袋狼对人类及牲畜具有一定的威胁性,被人们捕杀的现象更为严重了一些而已。
由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极为薄弱,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前赴后继的殖民者们不断开垦荒地,使得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消失,那么种群数量大幅下滑就是必然的事情,毛里求斯的渡渡鸟如此,澳洲大陆上的袋狼亦是如此。
袋狼复原图
历史上因生活环境被破坏而灭绝物种不少,而且这一问题之间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拿现代非洲狮来说,原本在非洲除撒哈拉沙漠核心地带之外,在全非洲大陆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可如今它们的栖息地因人类活动而变得破碎化严重,一整片的栖息地被分割成无数个块状,且栖息地与栖息地之间就如同孤岛般没有生态廊道相连,所以目前威胁非洲狮的因素,除了偷猎盗猎等之外,还有种群无法交流、近亲繁殖等多种因素。
当代非洲狮分布图
从众多假说里面关于渡渡鸟的灭绝时间节点来看,如:1662年、1681年等,都与殖民者登岛生活的大致时间相吻合,所以不可否认的是,渡渡鸟的消失,殖民者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事实上很多物种的消失,殖民者都是最主要的元凶之一,拿前面提到的袋狼来说,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起初登陆塔斯马尼亚岛的人们,主要是英国流放的一些犯人,他们对耕地的需求并不高,所以最初的十几年时间里面,人类与袋狼倒也算相安无事。
袋狼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分布
后来随着殖民者在岛上稳定了下来,人口不断增多,到了1824年的时候,整个岛上的人口加起来大约1.3万左右,加上牲畜和家禽等等,显然原本的生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人类社会了。随着人们不断开垦荒地,袋狼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人狼冲突”加剧,最终袋狼被消灭殆尽。
而塔斯马尼亚岛是袋狼最后的生存之所,这座岛上的野生袋狼消失了,就意味着整个物种几乎也快灭绝了,终于在1936年9月7日,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在动物园中因饲养员大意被曝晒而死,标志着整个物种消失了。
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
家猪啃蛋,渡渡鸟“绝后了”
袋狼的消失,其实还有一种动物出了很大的“力气”,那就是澳洲野犬,澳洲原本是没有狗的,它们跟着殖民者一起到来,随着人类定居,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狗挣脱了人类的控制,过起了流浪的生活,成为游荡在村庄周围的流浪狗。
起初这些流浪狗势力并不大,对袋狼这种野生动物并不能产生威胁,但狗天生群居,社会属性极强,越来越多的流浪狗集结成群,随着野化程度不断提升,俨然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劲旅”。
澳洲野犬
澳洲野犬体型庞大、呈杂食性,比袋狼更具优势,所以在往后的生存竞争中,澳洲野犬逐渐胜出,一步步蚕食袋狼的生存空间,最终与人类的共同夹击下,袋狼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渡渡鸟的命运与袋狼极为相似,只不过与殖民者一起将渡渡鸟“赶尽杀绝”的帮手,这次换成了猪。殖民者到来,对毛里求斯岛上的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其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等直接影响,二是人们带来家禽、牲畜等动物所带来的间接影响。
猪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当初登上毛里求斯岛的“外来客”可不止殖民者,还有家猪、牛羊、家禽、猫狗等等,其中对渡渡鸟影响最大的便是猪。可能人们怎么也想不到,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家猪,为何能对渡渡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这与猪的生活习性有关,猪是一种杂食动物,它们几乎会吃掉一切能够为它提供能量的东西,对于成年渡渡鸟来说,家猪不具备任何威胁性,但是对于渡渡鸟幼崽,或者鸟蛋来说,猪就是最大的天敌。
人类生活场景中出现了渡渡鸟
据考证,渡渡鸟每胎只产一颗蛋,而贪婪的猪一天之内却能捣毁数个渡渡鸟窝,可想而知猪对于渡渡鸟的危害有多大。其实人们真的不应该小看猪这种动物,拿家猪的“大表哥”野猪来说,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就十分巨大。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实验室的一些专家们于2019年6月14日在《生态与进化》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提到了他们研究了36个大大小小的森林斑块,最终发现有野猪存在的森林斑块,哺乳动物种类及鸟类群落,要比没有野猪存在的森林斑块少26%左右,表明野猪正在通过某种方式,排挤生境中的其他动物。
渡渡鸟产蛋场景图
问题就出在“吃”的上面,野猪对于食物是“来者不拒”,小青蛙、小蜥蜴等众多小型动物,以及蛋类,基本上都成了野猪口中的食物。
第99期《生态学报》上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南卡罗莱纳州北岛上,野猪会在每年的海龟繁殖季节,来到沙滩上疯狂拱食海龟产下的蛋,从而导致海龟繁殖率大大降低,甚至在某些年份里面,海龟的繁殖率被降至为零,长此以往,必将对整个物种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威胁。
野猪拱食海龟产下的蛋
当然,除了直接吃掉渡渡鸟蛋之外,人类所带来的,并以散养方式饲养的家禽家畜,还与渡渡鸟直接形成食物、生存空间等多方面的竞争关系,使得原本就因人类活动而下降的食物丰富度,变得雪上加霜。
所以总的来说,渡渡鸟的消失,绝对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它们太笨了,以至于笨到送到人们面前,供他们食用,最终被人们吃没了”,事实上渡渡鸟的消失,跟绝大多数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而消失的物种差不多,是殖民者海外扩张过程中所留下的罪过之一。
(喜欢请给个赞,关注我,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