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甩便”的原因是什么?“甩便”对它们来说有何好处?

之前有人讨论过,关于动物世界里面的一些独特行为,有哪些是你认为超“恶心”的?其中河马的“甩便”行为赫然上榜。在所有动物里面,河马的这种行为也算是特立独行了,在其他的动物身上基本上都看不到。

关于河马的“甩便”现象,其实是有一个典故的,在非洲的传说里面,河马原本是肉食动物,尤其喜欢吃鱼,后来向神祈求能在水里居住,代价就是放弃吃鱼,为了证明自己履行了诺言,它们在每次排便的时候都会疯狂地“甩”起来,就好像是说“看!我们的粪便里面没有鱼类残渣”。

河马的“甩便”行为

不过传说归传说,但河马会“甩便”却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野生河马,动物园里面人工饲养的河马也会这个动作,相信有不少人在动物园里面看河马时都观察到了这一现象,有些对河马习性不了解的游客,甚至成为了现场的“随机幸运观众”。

那么河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对它们的生活来说有什么好处?以及河马的“甩便”行为,究竟是像呼吸、吃饭一样与生俱来的,还是像捕猎等技能一样,是后天学习而来的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弄清楚的。

“甩便”对于河马的重要性

我们绝大多数人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带有目的性的,或者说是有什么驱动因素让我们这么做,这种驱动因素可以是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了获得回报,甚至可以是单纯的为了打发时间,这类行为在动物的身上亦能看到。河马的“甩便”既然是这个物种的普遍现象,那么这种行为对这一物种来说就一定极为重要,或者说其后背就一定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为了弄清楚这一现象的原理,无数的研究者们前赴后继,目前来说,河马“甩便”的原因基本上算是弄清楚了。

河马

粪便甩得越散,领地范围越大

自然界里面绝大多数的动物都具有领地意识,也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划分领土方式,拿老虎、狮子等捕食者来说,它们标记领地范围的方式就是用排泄物,喷洒在树干或者岩石等物体上面,并时常检查及加深标记。

河马也是一种领地意识极强的动物,但是它的领地意识,与大多数动物又不一样,它们是以河段来划分的,简单来说在水里时,不管是雄性河马还是雌性河马,对同类的容忍度都很高,几乎不存在领地意识,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某片水域里面有密密麻麻的河马。但是一旦上了岸,河马的领地意识便“苏醒”,如果随便越界,极有可能发生争斗。

水中“密集”的河马

河马是大型杂食性淡水物种,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里,但是有些时候是会上岸的,比如进食时。其实不难理解,种间竞争在自然界里面普遍存在,小到两棵树之间竞争阳光,大到东北虎积极捕杀灰狼,河马在岸上守护了自己的领地,就意味着守护了自己的生存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河马越往更深的陆地上行走,其领地意识就会变得越弱,所以一般来说,河马的领地通常是某段河岸,里面要包含10头河马以上,长度约260米左右,当然这个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取决于多种因素。

老虎标记领地

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排泄物来标记领地,河马也不例外,但是与其他动物一样的是,河马是粪便甩得越散,标记的领地范围就越广。

无论是狮子、老虎,还是灰狼,它们基本上都是到一个地方,精准标记,但河马例外,它用“甩便”的动作,将粪便甩得到处都是,就意味着所到之处,皆是自己的气味,这样别的河马过来时就知道这片土地有主了,从而达到尽最大可能的标记属于自己的领地。

粪便甩得好,不愁没女友

对于动物来说,繁衍是大事,甚至是动物们毕生的使命,所以在求偶这件事情上,它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各种奇招百出,比如某些鸟类,雄性在求偶阶段会用鲜花、粪便和一些菌类将自己的巢穴装饰得漂漂亮亮,企图用“房子”吸引异性,有些则是来一段舞蹈,或者将自己身上漂亮的特征亮出来,也能够帮助它们吸引到异性。

对于河马来说,它既没有漂亮的外表,也不温柔,那么它们怎么办呢?只能出奇招,那就是“甩便”。

鸟类求偶行为

对于河马来说,“甩便”是一件可以拿来攀比的事情,正所谓粪便甩得好,不愁没女友,将便便甩得又高又远,是实力和身份的象征,能够吸引更多异性的关注。

我们通常在一片水域里面看到大量的河马,会本能地认为它们是群居动物,但事实上并不是,只是它们在其他事情上面的容忍度比一般的动物高。

通常来说,河马是允许同类在自己领地里面玩耍、睡觉,甚至是觅食的,但只有一件事情上绝对不会让步,那就是交配权的归属,为此它们会“大打出手”。

河马间的争斗

不过河马之间的争斗,除了针锋相对疯狂啃咬之外,也可以用“甩便”这种方式来解决,当两头河马发生争执时,它们没有选择直接打斗,而是来一段“甩便”,看谁甩得又高又远,一旦输了的那头,就会对胜利者表现出顺从的态度,胜利者之后也不会太过为难输家。事实上在人们的研究里面,河马的“甩便”行为用处极大,在很多场合下都能够用上,比如当雄性河马遭到挑衅的时候,会疯狂“甩便”展示自己的实力;当一头河马想要对另一头河马示好的时候,也会表演一下“甩便”。

会“甩便”,不迷路

前面说过,河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水里度过的,但有一件事情必须要上岸,那就是进食的时候,每到黄昏阶段,河马便会走到岸上进食,它们食量巨大,一顿要吃大量的青草,但在青草较为匮乏的季节里面,河马会往更深的陆地上走,从而吃到足够的食物。

这样做就会引发一个问题 ,那就是河马的视觉很差,极容易迷路,一旦无法返回水里,河马是承受不住非洲毒辣的太阳的。

河马进食

怎么办呢?好在河马嗅觉灵敏,如果沿途有气味标记,那么它们就能够返回原先的河流里面。

事实上利用气味标记线路,在许多动物的身上都能够看到,比如家犬,可能农村的朋友会更熟悉一些,狗在跟着主人外出的时候,基本上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方便”一下,小时候我们不解,难道它不会一次排干净吗?长大之后才知道,这其实是狗狗的标记行为,不管是去到任何一处陌生的地方,它们都能够通过尿液的标记返回家中。

小狗

河马也差不多,它们会在进食的过程中“甩便”,这样即便是不知觉来到了陆地的深处,河马也能够通过“浓烈”的气味寻找到来时的路。

当然“甩便”相对于狗狗的“点杀”式尿液标记,有两个极大的好处,一是味道覆盖的范围更大,这样河马也能更容易寻找到“路标”;二是不容易消失,很好理解,如果将排泄物标记到一株植物,或一个地方上,一旦这株植物被破坏,气味标记就消失了,而河马将粪便甩得到处都是,即便一处被破坏,还有千千万万处,所以它们也能大胆放心地去陆地深处吃草了。

岸上的河马

河马“甩便”是天生的吗?

不管是非洲野生河马,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动物园里面的河马,它们大多数时候的排便方式都是会甩起来的,很多人对它的这项“绝技”究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非常感兴趣,因此有科学家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以及河马幼崽,“甩便”都是常规操作,同时也观察到在动物园里面土生土长,没有与其他河马有过任何接触的个体,也出现了“甩便”的行为,由此研究人员初步断定,河马的“甩便”技能是天生的,并不需要学习就会。

动物园里的河马

当然,河马也并非每一次排便都会甩,这取决于它们排便的场所,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待在水里,河马排便就有极大的概率会甩起来,目前人们所观察到的,河马没有“甩”的情况,多发生在水里,即河马在水中排泄的时候,就有较大的概率不会甩,或者说尾巴摆动的幅度太小,看起来相对静止而已。

不过需要特殊提及的是,这里面说的在水里,指的是河马臀部完全浸泡在水中,一旦它们浮在水面上,排便同样也是会甩起来的。

水下的河马

河马粪便的生态作用

其实关于河马粪便的话题,远远不止于“甩”这么简单,2018年5月16日《自然通讯》上面的一篇研究论文将河马的粪便推上了学术讨论与环境保护的风口浪尖上。

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一个交界处里面,每当河水上涨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死鱼被冲上岸,刚开始人们以为是河流上游的农田过量使用杀虫剂等造成的,后来生态学家们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最终研究人员将目光锁定在了马拉河的河马身上。

缺氧而死的鱼类

卡里生态系统研究所的生态学家艾玛·罗西等人,用了5年的时间研究了马拉河上的河马,发现在马拉河的肯尼亚部分里,生活着大约4000多头河马,这些河马分布在主干道、支流上面大大小小的171个河马水潭里面,这些河马每天所产生的粪便量就高达8500千克,如此巨量的粪便排放到河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或许在雨季的时候由于河流水量巨大,河马粪便所带来的危害较小,可一旦旱季到来,降雨量少,河流的水量下降,水中粪便的密度就更高。

这些河马粪包含甲烷、硫化氢等各种化学物质,加上水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使得水中大量的鱼儿缺氧而死。

河道上大量的河马

不过河马的粪便并非一无用处,除了能充当小河马的食物之外,实际上河马粪对于整个马拉河流域来说都至关重要。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博士后乔纳斯等人研究了河马的生态作用,发现河马在夜间吃掉了大量富含二氧化硅的水草,然后通过排便的方式将硅这种物质转移到水中,这对于马拉河下游的健康度来说至关重要。

一旦河马粪便减少,河流湖泊的硅含量就会下降,从而导致藻华暴发,水中鱼类又会缺氧而死。

其实凡事都应该从多个方面来看待,正如河马的粪便一样,过量会使得水中鱼类死亡,过少也会导致鱼类死亡,不过到目前为止,非洲的7万头河马每天上岸吃草,将粪便排放到河里,被人们认为是有益的,它们将营养元素从陆地上转移到了水生生态系统里面。

在马拉河流域里面,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生动物死亡,这些动物尸体跟粪便,滋养着整个塞伦盖蒂平原。

(关注我,看深度动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