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交可以培育新品种,拯救濒危生物,为什么人们仍然反对回交?

提到回交,很多人会相视一笑。但其实回交作为一种育种手段,育种师们经常使用这种手段来培育新品种。

但是,回交是一把双刃剑,用在正确的用途上时回交可以帮助动植物繁衍生息,用在错误的用途上时,也会给动物带来严重的灾难。

回交

其实,自然界中回交非常常见,比如:树木的果实有一部分会落在周围地方,等到该果实萌发新芽并长大之后,其散发的花粉有可能被自己的亲代接受到,形成新的种子。

除了回交之外,树木还经常会自交,也就是自己的花粉被自己另一朵花捕捉到,形成种子。但由于植物不具备痛觉感知能力,所以即使回交、自交等交配方式会导致后代携带致病基因,但也不会影响后代的生存质量,只是会影响后代的生存存活率。

回交还有助于育种师们巩固某一种基因突变的性状,比如:育种师们曾经旱地小麦品种“长6878”作为供体亲本,将水田小麦品种“济麦22”作为轮回亲本,回交二代之后得到了新品种更偏向于轮回亲本“济麦22”,但是在千粒重以及穗粒数等性状上远超轮回亲本。

除此之外,回交还能够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我们知道,一些动植物具有高度分化的两性特征,而且在繁衍后代时,必须要两性互相参与,而一些极度濒危物种即使连两个不同性别的个体都无法找到,此时也注定它们会灭绝。

为了保护它们,科学家们采用了回交的方式。比如:全世界仅剩一颗的伍德苏铁。而伍德苏铁是雌雄异株,幸存的这颗是雄性,需要一颗雌株才能有性繁殖后代,但可惜的是人们再也没有发现另外一颗伍德苏铁。

苏铁家族早在侏罗纪时代就已经出现,并且大肆繁盛,但随着恐龙灭绝,苏铁也逐渐式微,其中伍德苏铁更是如此,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发现全世界只有它一株,而周围的几株都是它用无性繁殖延续的后代。

无性繁殖虽然能延续它的基因,但无性繁殖时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意味着子代与亲代的基因、性状等完全一致,而这也意味着该品种抵抗风险能力变低,一旦发生流行疾病,或者其他灾难,很可能会导致该种群灭绝。

为了保护这种极度濒危的物种,科学家们将伍德苏铁与内塔尔苏铁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再与伍德苏铁进行回交,当回交次数足够多时,此时就能够得到基因无限接近伍德苏铁的品种,但又不是纯正的伍德苏铁。

(回交演示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回交既可以帮助育种师们巩固某种新性状,又可以保护极度濒危的物种,那为什么提到回交,更多的人表示的是反对呢?

回交的另一面

虽然回交有众多优点,但是回交也有严重的缺点,那就是使用不当的话,会对动物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966年时,宠物猫繁殖专家Riyadh Bawa发现自家的一只加拿大短毛猫生下了一窝毛发稀疏的小猫,其中一只雄性小猫毛发最为稀疏。对宠物市场敏感的Riyadh Bawa立即意识到,自己可以培养一种新品种,来获得较高的市场收益。

为此,它让这只毛发最为稀疏的雄性小猫与母猫进行回交,由于毛发稀疏是隐性性状,而母子双方都携带该基因,因此诞生的后代中有一部分属于完全的无毛猫。为了巩固该性状,之后的无毛猫繁殖时,都会选择近亲交配。

我们知道,动物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回交也是近亲繁殖的一种,会导致一些隐性致病基因被激活,从而影响动物的生活质量。

所以,回交培育而来的品种,往往含有多种遗传性疾病,比如:膝关节脱位,尾巴僵硬等症状。要知道的是,这些回交而来的品种,并不会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喜欢。也就是说,我们仅凭自己的喜好,就让数以万计的宠物们携带了大量影响生活的遗传疾病,而这是否值得呢?

总结

回交是一种技术手段,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在于人们将它用在什么地方。用在适宜的地方时,回交就能够发挥它的魔力,帮助人们保护濒危生物,以及培育新品种。用在不好的用途时,回交也会给大量生物带来严重的灾难,而这项技术的好坏,其实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