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张鼓峰大败而归,关东军为什么不服气?

1938年,在苏联、中国和朝鲜三国交界地区,一个海拔只有155米的小山包上,苏、日双方进行了一场在当时几乎被人忽略不计的战斗。尽管其规模不大,时间不长,但对双方的战略走向,却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是“张鼓峰事件”。

这场战斗以“苏军惨胜、日军小败”而告终,但苏联震慑日本不要轻举妄动,以及日军是否实施“北上”策略的目的均未达到,充其量也就是相互试探。也正是源于于此,双方摩拳擦掌、以利再战,也就有了后面决定战略走向的诺门罕战役。

势头正旺的日军,不甘心败于苏军。

驻朝鲜日军在张鼓峰一战中,尽管给苏军造成了惨重伤亡,但在对方猛烈的炮火下最终失败而归。这对于捷报频传的日军,可以说是奇耻大辱,关东军更是认为“驻朝日军不行,不代表关东军不行”,并叫嚣“以牙还牙”,找回失去的面子。

于是,第二年的4月,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签发了《满苏国境纠纷处理纲要》,其中专门强调了“在国境线不明确的地区,防区各部有权自主进行认定……在执行边境侦察、巡逻任务时,可进入苏联境内……在冲突过程中,必求胜利”。

这份《纲要》下发到各部队,关东军上下一片欢呼。这其实就是明确告诉各部队,再遇到“张鼓峰事件”类似的问题时,不用瞻前顾后、事先汇报,可以自行划定边境线,自主决定是否动用武力。说白了,鼓励挑衅,惹大事有人“擦屁股”。

有了尚方宝剑,关东军各部心领神会,莫名地亢奋起来,特别是驻守海拉尔地区的第23师团长小松原中将,更是将苏、日双方再一次拉入兵戎相见、大打出手的境地,并随着事态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他所控制的范围,这就是“诺门罕战役”。

原来,蒙古国的一支马队,在诺门罕地区哈拉哈河以东15公里,也就是所谓传统边境上进行放牧,遭到了伪满洲国军队的驱赶,理由是按照“有山以山为界,有河以河为界”原则,国境线应定在哈拉哈河中线。双方各执一词,最终马队被赶走。

苏军派出装甲部队为“小兄弟”出气,伪满洲国兵被迫撤退,并向关东军“叫屈”。小松原怎肯放过这难得的立功机会,立刻组织兵力发起进攻,将苏、蒙军队赶回哈拉哈河西岸。关东军初战告捷,小松原倍感欣慰,终于报了“张鼓峰事件”的仇。

殊不知,苏军明显是有备而来。

1939年5月4日,苏联与日本在诺门罕地区爆发了一场战役。争执的起因仅仅只是15公里的争议地区,但双方都没有想坐下来好好谈谈,一门心思地将事态不断扩大。尤其是苏联,更是调派了2个师,摆出一副誓将日军打服为止的架势。

驻守该地区的关东军第23师团,在小松原的指挥下派出两个联队2000多人发起进攻,但双方首先交火的地方,并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空中。苏联远东空军的150架战机与日本关东军的120架飞机,在诺门罕上空展开了一场空中大战。

经过国内清洗的苏联空军,显然不是日军的对手,面对这些拥有1000多小时飞行时间,技战术经验丰富的“老手”,苏军战机一架接着一架被打掉,甚至其中一个大队几乎全军覆没,苏军不得不放弃空中争夺,日军拥有了诺门罕地区的制空权。

然而,地面上的较量却恰恰相反。按照小松原的计划,骑兵联队迂回包抄东岸的苏、蒙联军,步兵连队从正面发起进攻,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战斗一打响,骑兵联队迂回成功,夺取了东岸苏、蒙军队撤退的浮桥,切断了其与后方的联系。

可以说,日军取得了圆满的开局。尽管从单兵素质看,苏军士兵显然不是其对手,但苏军的坦克、装甲车和火炮,是关东军无法比拟的。面对颓势,苏军一个装甲营赶来支援,36辆装甲车一字排开,车载45毫米火炮,打得日军骑兵人仰马翻。

另一方向,苏军一个喷火坦克连也加入了战斗,日军12辆薄皮装甲车瞬间成为废铁,战场态势发生逆转。显然,苏军吸取了往日的战斗经验,尽量不进行面对面的厮杀,只需拉开距离,用重火力阻止对手进攻,日军骑兵联队很快全军覆没。

正面进攻的日军步兵联队也好不到哪里去,苏蒙联军不打算短兵相接,利用西岸高地火炮,以及坦克、装甲车,将日军打得根本抬不起头,1600人只逃回了400人。小松原派出两支部队,一支损失惨重,一支全军覆没,日军可谓是出师不利。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