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动物总是比雌性动物大,为什么?

雄虎的体型比雌虎大50%。雌虎活的比较辛苦,生育抚养幼虎全部由雌虎独自完成;但是也安逸,她们不用外出打拼,甚至有时候连领域都是妈妈给准备好的,而且往往可以在领域里安享晚年。雄虎活的比较潇洒,只提供一个精子,什么都不用管;但活的很拼,能打拼出一片领域当上虎王的雄虎不过十之二三,有的可能当不了多久就被更强的雄虎赶跑了,在流浪中孤独地死去。这种性选择机制,确保最优秀的雄虎基因能得到更广泛地流传。

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确实都是雄性比雌性强壮,这种现象称之为性二型。这与动物的性选择相关,雄性会为争夺雌性而相互争斗,胜出者才能与雌性交配。这样强者才能与更多雌性交配,弱者很少或根本得不到交配机会。通过这种机制,强者的基因就能更广泛地传递下去。

有人问为什么不是雌性更强壮,由雌性争夺、占有雄性?而且雌性在繁殖中付出更多,体型更大更有利于雌性生产、抚育后代。

这是因为,雄兽作为更强壮的一方,占有多只雌性,形成一夫多妻制,一只雄兽就可以在一个繁殖季与多只雌兽交配,生产多胎仔兽。反之,如果雌兽更强壮,即使一只雌兽与多只雄兽交配,在一个繁殖季也只能生产一胎仔兽,对种群繁衍没有任何好处。

另外,雄兽更强壮导致的一夫多妻制,意味着对种群更为“有用”的雌性每一只都能发挥作用,而多余的雄性会在性选择阶段淘汰掉次品,优中选优。

可见在动物界中,一夫多妻制比一妻多夫制对种群更有利,前者也更常见得多,看来一切都是大自然最好的安排。

下面以老虎为例说一下高等动物的性二型,以及其如何在性选择中发挥作用。每只雌虎占据一块小而精致的领域,而雄虎则倾向于占领一块更大的领域,尽可能地囊括更多雌虎。雄虎会定期巡视领域,时刻监视雌虎的状态,一旦雌虎发情就与之求偶、交配。如果有外来雄虎赶来入侵,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赶跑入侵者。很多年轻雄虎在这种挑战中丧生,没有机会留下自己的血脉。当一代虎王衰老,就会被更强大的壮年雄虎打败并驱逐。

老虎是如此,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如此,素食的牛、羊平时与世无争,到交配季节也会为了争夺配偶而疯狂对着顶。这些雄兽都是本能地想让自己的基因能流传下去,然而只有强者才能做到。

并不是所有动物的性选择都是通过打架完成的,有些鸟类如鸳鸯、孔雀,雄鸟长相漂亮,雌性其貌不扬,雄鸟通过“斗艳”一决胜负,雌鸟选择最漂亮的雄鸟与之交合。

动物界中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雄大雌小,实际上,除哺乳动物以外,多数还是雌性更大。雌性更大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除鳄鱼外的爬行类和昆虫等。哺乳动物是少生优生,悉心照顾幼仔到能独立生活,主要能量投入在抚养后代上。而低等动物是多生,但只生不养,能量投入都在繁殖上。雌性在繁殖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产成千上万的卵,而雄性只提供一个精子。而低等动物往往不涉及性选择这个阶段,因此这些动物通常雌性体型更大。

由于雌大雄小的性二型模式跳过了性选择阶段,不利于强者基因的流传,因此大自然最终选择了雄大雌小的模式,高等动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