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解释世界,科学和迷信的区别是什么?

现如今只要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认为这是“对的”是准确的,是万物的基本逻辑。有时连科学假说我们都认为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既然如此,迷信也是假说,那为什么迷信的内容不会成为科学呢?

想要分辨一个内容是不是科学,首先要看它有没有满足以下四点要求。

可定义

科学家在研究一个东西之前,会先给研究对象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如果对研究内容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义,很容易导致自己研究的内容与别人相反。比如:在古希腊时期,留基伯提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这里他说的原子,并不是如今我们提到的原子,而是构成世界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而如今我们提到的原子还可以再分,分为原子和原子核。

如果不对自己研究的内容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可能会导致明明两个科学家研究的内容一样,但由于名字不同而发生歧义。

所以,牛顿在他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花了大量篇幅对自己研究的内容下定义,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经常用到的质量等。

所以,看对方研究的内容是否是科学的,首先要看他研究的内容有没有准确的定义。

可测量

科学家们研究的内容,都要可以测量,对于不能测量的物体,科学家一般不研究,比如:灵魂。原因很简单,灵魂看不见抓不着,科学家们既不能测量灵魂的重量,也不能测量灵魂的高度,所以科学家就没办法展开下一步工作。

可能有人说,时间也看不见抓不着,为什么科学家也会研究时间呢?其实对于时间,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测量,但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周期性运动来测量时间的存在。

可重复性试验

我们知道,在网络上很多人声称自己见过幽灵,或者在自己身上发生过一些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幽灵真的存在。

但是科学家们既不承认幽灵的存在,也不承认幽灵不存在,但科学家们也不会研究幽灵。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幽灵既不能被测量,又不可重复性实验。

可重复性实验是检验该理论是否是科学的关键因素,比如:诺贝尔曾经把奖项颁给了制备单质氟的莫瓦桑,而莫瓦桑在获奖时,大谈自己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制备钻石。后来,许多科学家以及商人按照他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结果并没有得到钻石,也就是说他的实验根本不可重复。受限于外界压力,莫瓦桑的助手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造假。

如果一个科学实验经不起人们的可重复性操作,那么该实验不会被主流科学界承认。

可证伪

科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证伪,而宗教则不许人们证伪。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光速是固定的,如果你发现光速不是固定的数字,那么你就可以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如果一个学问不允许别人质疑,不允许别人提出反面评论,那么该理论则不会被主流科学承认。比如:在过去欧洲的宗教认为人类是由神创造的,如果提出质疑,则会被当成异教徒处理。

很多迷信的行为就是不允许人们提出质疑,只有统治者才具有解释世界的权利,而这其实并不是科学,是不会被主流科学所承认。

正是因为科学的内容需要可证伪,所以一些科学论文在发表之后,会有许多同行挑毛病,提出质疑的声音,只有经得起质疑,这些科学言论才能够站稳脚跟,成为科学内容。

而正是因为同行之间的质疑,使得科学从一开始,就经受了许多考验,因此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可以说,现如今的科学,正是因为质疑而发展起来的。

总结

很多人认为科学可以解释世界万物,但其实科学也有边界,对于一些无法定义,无法测量的动物,科学家一般不会研究。比如:尼斯湖水怪,尽管有很多人说看到过它的存在,但只要没有捕捞上岸,没有记录清晰的视频信息,科学家们就不会研究它们。

反之,一些迷信的人则会把未经证实的消息当做真实存在的去传播。而这就是科学与迷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