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文学有没有阶级性?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一些浪漫自由的人,就觉得文学是以人性为本,不存在阶级性,如中国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就是这一观点的拥护者。
梁实秋
梁实秋认为,将文学局限在一个阶级性的范畴之内,这是一种狭隘的、肤浅的看法。他认为,文学体现的是“人性”,而非阶级性。这正如他所说:
“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惜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祈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
这一观点咋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因为的确,文学反映的不过就是人性,各种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等等。
这也正如作者所说的“文学的精髓在其对于人性之描写”,这放在任何作品身上,似乎都是成立的。
比如《红楼梦》,曹雪芹先生用了毕生的精力去写下了这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其作品中对人性的刻画描写,可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有喜怒,有哀愁,有悲欢,有离合,有贫富,有贵贱,有兴衰,有荣辱……一切皆是人生之体验,人性之体现。
当然,类似的文学作品还有太多太多,比如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等等。
透过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深领略到其中人性的悲欢离合。
夏目漱石说:“文学是指向人生的,苦痛也罢、贫困也罢、忧伤也罢,凡人生所遇即文学,呈现他们的自然是文学者”,说的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话说得虽然有几分道理。但是细品这一说法,却能找出不少的漏洞。
为啥?因为阶级性和人性并非是两个对立面,其实普遍的人性,也包括了局限范畴的阶级性的一面,即阶级性本身隶属于人性。
所以,梁实秋的这一普遍人性理论解释显然有些行不通。
关于文学是否存在阶级性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文坛上,就曾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论战”(直到今天,这场论战还在持续着)。
比如鲁迅就曾极力反对梁实秋这一观点,当年,两人的论战时间长达8年之久,成为了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著名公案。
鲁迅认为,文学反映人性这点毋庸置疑,但对于文学只去表现最普遍的人性这个看法是极力反对的。
他认为,若是表现为最普遍的人性的文学是至高的,那么则会表现:
“最普遍的动物性——营养,呼吸,运动,生殖的文学,或者除去‘运动’,表生物性的文学,必当更在其上”。
之后,鲁迅更是以阶级社会的角度去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我们自认为的所谓的自由,已经超脱了阶级,其实不过是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阶级的存在而已。
的确,事实上,阶级性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不以任何一人之力所能改变。而作家的文学创作,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阶级意识的支配。
为何如此说?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文学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客观上说,文学所反映的内容,无非两点:
1.客观生活
2.主观意识。
而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主观意识是不一样的,这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的道理。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作家也不例外。作为文学的创作者,作家的思想、三观的形成,是和许多方面的因素有着显著的联系。
简言之,一个人的思想、三观的养成,不是天生的,自带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且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环境,人的社会地位、阶级层次等因素影响而变化。
鲁迅曾说:
“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检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这里所描写的,就体现人的社会地位、阶级层次等方面的内容。
说到文学的阶级性,其实可以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找到这样的影子。
比如同是描写梁山泊的108将,清朝秀才出身的黄牛道人俞万春的作品《荡寇志》里面的人物,都被刻画成了强盗土匪模样。
这正如小说一开头所言:
“话说梁山泊上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当夜做了一场凶梦,梦见长人嵇康手执一张弓,把一百单八个好汉都在草地尽数处决,不留一个。”
显然这样的描写,和元末明初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中的那些英雄好汉形象,是背道相驰的。
而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和作者的阶级意识不同离不开关系。毕竟,一个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情况以及人生态度不一样,其写作思想上的偏差也就比较大。
读书君说
读书君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因为有人的存在,就有阶级性。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个作家是不受阶级影响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完全做到将自己蒙蔽在一个隔空的世界里,将自己和人类隔绝起来。
而有人类,就有世俗,就有阶级之分,尽管我们都有意无意在刻意避开这个话题,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不以你我意志所转移。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