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性防御到纵深防守,明代嘉靖中期长城沿线方城驻堡原来长啥样?

明代驻堡修筑起源自明初,徐达几次北伐后朱元璋开始新建长城驿站和各卫城关城,这时候长城防线是以各个大的城市为主的,内里设施完善,依托卫所建立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军事管理体系,这些明初建设的要塞内里设施完善设立驿站,屯田,军械,仓储,卫学等设施,都司重镇再设医学培养医师。

至明正德时期,明军积弊已深,原本的依托大城出城与入寇劫掠的蒙古骑兵野战已经力不能及。于是明军开始以原有镇城,卫城、府城为节点向外延伸小城,组成线性防御带,再在此之上修建边墙,深壕。至嘉靖蒙古部落再次崛起,明军压力瞬间增大,俺达已经具备与明军进行决战的能力(当然胜负两说),面对一次聚兵可达数万乃至十几万的俺达,正德时期的线性防御带已经证明失效,嘉靖明军转向以大纵深防区的防御方式,这时候明军长城驻堡才开始广泛修筑(蓟镇例外,蓟镇依旧是线性,没有纵深防御区)。明军长城驻堡不止有军堡,还修筑了大量民堡“或百十余家筑一大城或五六十家筑一小堡,城堡之中民自为守,少者徒以附焉。”

这些民堡规模不如军堡但是也能起到足够的防御作用了。


桃花堡就是代表之一。城墙高三丈七尺,比宣大标准城墙高二尺,周长有五百九十五丈,明显和军堡标准不符。

笔者所见嘉靖时期明军驻堡多为四方形周长1-2里左右(图中为3里)城墙高三丈五尺(约10.8米)后者则是宣大山西三镇的·标准高度,但是其他边镇就不一定按照这个来做了。比如说蓟镇驻堡就有很多只有二丈高,辽东镇有些则只有一丈多。因为各镇防御压力不同,目标不同各镇对驻堡的具体设计规格会有不同的定制。

明代承包四设角台用以屏蔽城墙脚下,角台突出城外3-5米,角台上设角楼(图中没画,角楼设两层),角台会高于城墙,这样城墙即使部分失守,士兵还可以退守角台附近组织抵抗,而高于城墙的角台也可以提供远程火力辅助防守。城墙厚4-5米,多为夯土,外层包砖,城墙上还设女墙垛口,以方便射击和掩护士兵。

城门多设外瓮城,笔者未见内瓮城驻堡。内瓮城多见长城镇城和路城及卫城三者遗址,比如说辽镇镇城广宁城就是内瓮城结构。外瓮城多设单侧开口或开门,不在正中设门,推测应该是为了防止骑兵突袭。

明军驻堡多设单门或双门,城门位置多位于南门和东门,北门设门少见,多在北门位加设马面。

▲图为北门马面

城中大路多设一条或两条,程十字形分布,两路交界处设鼓楼,一座鼓楼底边长4米,高6米 。

▲图中应当有一座双层鼓楼,因技术原因未找到合适大小形制的所以未画

城西北侧设套城。套城内为兵营、仓库、校场。套城城墙与城墙同高,厚度可能会比城墙略薄或相同。城中守备官邸也设城北,位于套城对面。驻堡主官一般是守备或把总,官署为两进院子,前院为办公地点,两侧为吏房,后面则是住宿。

城北多为庙宇。图中为真武庙,旁侧还有其他庙宇笔者并未画出。明军驻堡北侧多为武庙或者忠烈寺,清代多有改建。城南有设娘娘庙等寺庙。城外设社稷坛等明代官方建筑,多在城外制高点建立。

城西街根据考古和调查报告多为商业区,西南城区则是居民区,东南城区不明。建设完成后的军堡外围会再围一层羊马墙,羊马墙高度厚度均低于城墙,但是羊马墙连接护城敌台。

护城敌台分两层,第一层与城墙齐高,第二层高于城墙,方便掩护城墙和羊马墙的士卒。

羊马墙外再挖深壕或者护城河。宣大山西因为少水所以多数为深壕,不做护城河。笔者画的是平均深,4米深、5米宽,明军在边墙有挖到深至10米那么。

深壕外侧,再设一堵拌马墙。

拌马墙高一米、厚一米。这些全部都建好后,一座明中期嘉靖时期标准的方城驻堡就已经建设完成了,但是外部还有大量配套防御设施,但是那个就不是我这篇短文所要说的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兰州特训,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