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青简
物道君语: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这几年,美学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大到电影节的海报、知名建筑,网友们的群嘲太丑。
小到街头的招牌,引发“中国式审美太可怕”的讨论。
豆瓣上有个话题是“你接受过的美学教育”,
很多人都说,学生时代几乎没有美学教育。
譬如从小穿着统一的校服,甚至被父母说不要太爱美。
学校的美术、音乐课都被语数英课占用了,
上了大学后才渐渐有了美学的概念。
陈丹青说:
“学校教会了我们竞争和规则,
却没有教育我们如何感受美。”
明天是教师节,
借此机会,
谈一谈我们心中最好的美学教育。
图|柏文
什么是美育?
什么是美育?
蔡元培是提出中国美育第一人,
“以美育代替宗教说。”
美学一词,源于希腊语,
意为感性学、感觉学。
它是一种“感觉”,美是要花时间去感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而育,是打开。
打开我们的眼睛、耳朵、双手,
去触摸,去看见,去闻,去听,
育养对生活的风情。
几千年前,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一个人完整的人格。
蔡元培亦言:“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图|柏文
他们是中国最好的美育老师
蔡元培:美育,在于陶冶人之性情
一百年的北大课堂,
蔡元培身穿长褂,
执书本扶眼镜,
向座下学子一连发出了几个问题:
“房子可以遮风避雨就好了,
为什么还要大费人工刻画彩绘?”
“茶碗器皿能用就好了,
为什么还要浪费钱财烧各种图案?”
“语言可以表达意思就好了,
为什么还要有谱上曲调的诗歌?”
图|柏文
学子鸦雀无声,蔡元培说道:
“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
感受美,要怀揣无功用的念头,
才能从中陶养出有博大的内心,
走向完整的人格。
那时,蔡元培亲自教授的《美学》课程,
不讲美术教育,也不教艺术的技法,
而是培养兴趣,陶养感情。
诚如他在文章里说的:“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
图|柏文
李叔同:以乐育人,以美救世
李叔同是蔡元培的学生,
早年间李叔同在日本留学,
看到中日文艺差距之后,
深感“唯有美能救世”,
他想通过文艺来净化培育新一代的年轻人。
首先进行的是以乐育人,
他给诗词谱上了曲调,
为孩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学堂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古典优雅,飘逸空灵,
饱满意境的音乐,
是那个年代的美育。
学堂歌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美。
美如一朵花,少时种下了,
春雨润物,潜移默化,
长大后终究会绽开。
就如李叔同讲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美,也如此。
图|柏文
丰子恺:童真为至美
丰子恺的美育理念里,
童心、天真为至上。
教育,就是让他自然生长。
所以丰子恺绝不求孩子行为举止如同大人。
曾有一次,女儿阿宝拿自己的鞋子给凳子腿套上,
只穿袜子在地上,
然后得意地说“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可是大人们却以“弄脏了袜子!”为由,破坏了这个创作,
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父母既煞风景又野蛮。
但丰子恺把这一幕画了下来,画成了漫画。
他说:“儿童有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
能看见世界的真相与另一面。”
美育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理论,
只不过是在生活拼尽全力之时,
留存一份难得的童真。
图|柏文
叶嘉莹:诗,让心灵不死
叶嘉莹中年漂泊,老年丧女,一生颠沛。
晚年的她,再苦也要体面地站在讲台上。
年近百岁,腰腿有毛病,她仍旧要站着讲课。
因为她觉得这是对诗词的尊重。
先生从诗词中来,淬炼出坚毅的气质。
她说:“我没想过要成为了不起的学者,
只想把诗词讲给年轻人,让他们进入诗词的生命中去。”
美育不止是理念,还有言传身教。
学生学到的,还有诗词对她的注解:“诗,让心灵不死。”
图|柏文
蒋勋:美的功课,是衣食住行
在台湾的东海大学,
蒋勋也用类似的方法带学生做感官研究。
他在上课时,
窗外开了满满当当的花。
学生们的眼睛全被吸引过去了,
都无心听课。
蒋勋想了想,“要讲美,
我所有的语言加起来其实也比不上一朵花。”
于是,他带着学生们去到花树下,
共同看花、上课、谈美,颇像孔门的“坐而论道”。
不仅如此,
后来他还让学生蒙上眼睛,
凭嗅觉分辨菜市上的鱼摊、肉摊、蔬菜摊……
蒋勋说:
“我们谈美与生活的时候,
比较希望回到最简单的四件事情:
食、衣、住、行。
跟我们生活发生最大的关系,
它每一天都是美的功课。”
图|柏文
我们期待的中国美育
谈到美学教育时,我们常常心有疑惑:
这是不是一个美学教育缺席的时代?
中国是不是只有美,没有育?
但回顾往昔,有这么多先贤师长们在努力,将美学之光点亮。
再立于当下,
我们曾被林怀民先生和他的云门舞集感动,
他说“中国人编舞,跳给中国人看”。
我们曾被黄永松先生和他的《汉声》鼓舞,
他们用五十年的时间记录中国民艺之美。
我们惊叹于吕敬人先生和他的书籍设计,
那些“世界最美书籍”里的中国味道,饱含温度。
有些问题,唯有时间才能有答案。
有些事情,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感谢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若以后你在下班路上看到夕阳明月,
希望不再只是当成收工的信号,或视若无睹,
而是感受其色彩的流变,意境的晶莹。
或像诗人一般看见美的逝去,
故而留恋“夕阳无限好”“明月几时有”。
如果人人都能有此感受,
我相信,中国美育不会停滞不前。
图|柏文
参考文献:
1. 豆瓣话题“你接受过的美学教育”
2.《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
3.《画未了:林风眠传》,作者郑重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