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动物
食草动物的脑容量,决定了食草动物不会思考自身的处境,也不会思考如何反击食肉动物。
我们知道,生物在进化时,只要能够适应环境,无论朝哪方面演化都能够生存得很好,因此地球上有许多种类繁多、类型不一的生物,食草动物只是其中之一。
在我们看来,食草动物很悲惨,成为许多食肉动物的食物。但对于食草动物而言,自身生活很轻松,因为自己的食物随处可见,几乎不用长时间觅食就可以吃到足够的食物,相对于食肉动物经常饿肚子而言,这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再者,食草动物为了躲避狮子、老虎,演化出了单眼视觉,也就是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相比于人类的双眼长在脸部的两侧而言,食草动物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更广,更容易察觉天敌的出现。
还有一些食草动物为了不让天敌攻击自己,演化出了更大的体型,这样不仅可以吃到更高的植物,还能防备食肉动物的攻击,比如:大象。
而在生存激烈的地方,食草动物也会通过群居的方式,减少自身被攻击的概率,比如: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很少会群居;而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们大多采取群居模式。
偶尔也会有一些食草动物攻击食草动物,比如:野牛,但只要野牛不是团体作战,单只野牛在成群的食肉动物面前,根本没有抵抗能力。
更重要的是,一些食草动物虽然拥有角质化的角,但这些角几乎都是用于同性竞争的,也就是为了博取雌性的喜欢,而不是对抗食肉动物的武器,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进攻。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成群的食草动物很难组织其有效的进攻,攻击猎杀它们的狮子、老虎。
弱肉强食的世界
其实,成群的食草动物对于食肉动物来说也非常危险,尤其是惊慌乱跑的食草动物们。每到非洲动物大迁徙时,成群结对的动物会朝着目的地进发,如果此时有狮子捕食它们,那么惊慌的食草动物们将可能会乱踏、乱闯,以至于一些来不及躲闪的狮子会被食草动物踩死。
还有,食肉动物在捕食食草动物时,偶尔也会发生食草动物抵制食肉动物的现象。比如:落单的狮子面对成群的野牛时,也会招架不住。
一些患病的老鼠也会主动追击猫,而猫也会害怕地躲起来。由此可见,如果食草动物狠心与食肉动物搏斗,有时也能获得一线生机。
虽然群居的食草动物联合起来能够对抗食肉动物,但在生活中,面对狮群的捕猎,野牛常常做的就是奔跑,而不是团结起来对抗狮群。
如果狮群捕食了其中一个野牛,那么野牛会做的并不是拯救同伴,而是庆幸不是自己,它们甚至还会围观狮子在吃自己的同伴。
野牛之所以这么冷血,是因为食草动物没有足够的攻击性武器,它们很难对食肉动物造成严重的攻击,反而会被食肉动物捕获。
还可能是因为抵制狮子有一定的概率会让自身受伤,而袖手旁观则不会对自己有影响。
抽象思维能力
除了食草动物的生活习性之外,它们的脑容量也决定了它们不会“思考”过于抽象的问题。
我们人类懂得“唇寒齿亡”的道理,所以会为了抵御外族而拼力厮杀,但对于动物来说, 保卫家园、保卫族人这个词过于抽象化,它们无法理解,因此不会共同抵御敌人。
其实,抽象化的思维是人类脑容量膨大后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让我们讨论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比如:艺术是虚无缥缈的,但是人类就懂得欣赏。因为有了抽象化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才能思考战术、战略问题,才能团结弱者组织对抗强者,才有可能四两拨千斤。
但是动物的脑容量较小,很难具有抽象化思维能力,它们庆幸的是自己躲过了一次危机,而不是看到同伴被杀时,自己要挺身而出。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人类拥有抽象的思维能力,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法分子在伤害他人时,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敢出手阻拦,而是远远围观。
因此,别说是动物了,就连人类在面对危险时,都不敢保证全部的人都一起上去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