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不是一次历史性的误会?

9月1日德国侵略波兰的战争爆发后的当天,希特勒在柏林克罗尔歌剧院发表了演讲。他称:“但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德国的城市;波兰走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都是德国的领土。”

开战的消息传到英国,张伯伦发表了演讲:“为了终结希特勒的这种疯狂,从现在开始,除了以暴制暴,我们别无选择。”张伯伦发出了战争总动员令,在议会宣读了发给柏林的电报,即对德国的“最后通牒”。

希特勒一直密切地关注英国人的反应,不确定这份电报是否为“最后通牒”。令希特勒抱有幻想的是,战争爆发后,英法都没立即宣战,他正在等待慕尼黑会议的升级版。

当时,法国人希望多一两天时间撤离边境的居民。英国正请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出面做最后的协调。同时,张伯伦需要时间说服议会通过战争紧急法案。

其实,人们容易忽略的是,法国总理达拉第、英国首相张伯伦、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这些绥靖主义者、和平主义者,这时已经成为坚定的发动世界大战的政治人物。他们试图用后一种极端的行为掩盖之前绥靖主义犯下的错误。这种转变既是在拯救他们的政治生涯,也是在拯救他们的国家。

9月3日上午11点15分,英国首相张伯伦通过BBC向英国人宣布对德国宣战。张伯伦说:“我长期以来为和平所做的努力全都徒劳无益,你可以想象这于我而言是多么沉重的打击”。这一宣战演讲多少浸染着张伯伦个人的悲情色彩。

张伯伦一直为阻止这场战争而煎熬,宣战后他反而释怀了。当天晚上,他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但是,希特勒失算了。他低估了英法对德宣战的决心。

3日早上5点,希特勒就收到英驻德大使送来的真正的最后通牒。当希特勒的首席翻译保罗·施密特念完这份最后通牒后,总理府里一片死寂,希特勒及一众高官、将领不知所措。施密特在回忆录中写道,希特勒静静地坐在那里,然后用凶狠的表情看着里宾特洛甫,问道:“现在怎么办?”

1日发动对波兰的战争,到3日英法对德宣战,短短两天时间,希特勒所谓的“局部战争”已经演变为欧洲战争。

3日那天晚上,希特勒前往德波边境前,他安慰宣传部长戈培尔,英法不敢发动真正的战争,只是想打一场“卡洛夫克利格”式的战争(经济封锁的战争)。

当听到英国宣战后,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克·雷德感到无比悲观:“元首以前言之凿凿地说,在1944年之前,我们不需要预备英国会宣战”。

从德国海军部署可以看出,希特勒并没有打算与英国作战,至少短期几年内没有考虑过与英国海军交火。日本为了吞并亚洲,蓄莫已久,战前便制造了10艘航空母舰。而德国没有制造一艘航母,只使用潜艇等防御性、偷袭性武器。战争爆发后,捉襟见肘的海军元帅邓尼茨只能发起“狼群战术”,运用潜艇奇袭盟军舰艇、商船。但是在雷德看来,海军行动“无非就是展示出知晓如何勇敢赴死”。

英法宣战后,除了波兰,整个欧洲都异常平静。这是一种可怕的平静。英国人、法国人似乎不用再纠结、争吵,一心平静地等待战争打响。美国小罗斯福总统重申了中立立场。波兰则兵败如山倒,德军短短几日便控制了但泽和波兰走廊。

9月17日,苏军入侵波兰,与德军共同瓜分波兰领土,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短短一个月,波兰亡国。

英法虽然向德国宣战,但并未给予节节败退的波兰军队实质性的支持。英法到底是否履行了保护波兰的承诺?史学家对此争议较大。

其实,真正导致波兰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的,并非英法履行对波兰的保护承诺,而是英法德对波兰战争的定性。

在德国人看来,波兰战争具有道德正义性。波兰与俄国、普鲁士的纠纷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后期,普鲁士、俄国、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领土,导致波兰亡国。波兰在欧洲地图上消失123年后,通过《凡尔赛和约》再次建立。

但是,德国人早已无视波兰的存在,认为波兰是《凡尔赛和约》的私生子。希特勒认为,发动波兰战争,夺回原本属于德国的但泽与波兰走廊,是具有正义性的。

甚至在希特勒看来,英法对德宣战反而缺乏正义性。希特勒在其发布的《第一号作战令》中写道:“在西线,重要的是,让英国和法国单方面承担首开战端的责任。”

但是,英法认为,波兰战争是希特勒吞并欧洲的开始,他们试图遏制希特勒像当年的德皇二世一样发动世界大战。

就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当天,张伯伦以个人名义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他将希特勒可能发动的战争类比为一战:“要是英王陛下政府在1914年把立场表示得更明确一些,那场巨大的灾难就可能不致发生……这次英王陛下政府决心不再让这种悲剧性的误解重演。”

所以,英法当时无暇顾及波兰亡国,英法军队首要任务是防御德军入侵,法军将重兵部署在马奇诺防线。

这是不是一次历史性的误会?

“历史必然性”观点不支持这一主张。希特勒作为独裁者,国家主义、军国主义的德国,与英法美自由世界似乎终有一战。纳粹德国存在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如糟糕的国际秩序、经济国家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纳粹党政府及脆弱的贸易关系。

德波战争或许是《凡尔赛协议》的必然结果,或者是一战的延伸。但从德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有不少政治人物侥幸与误判的因素。即便英法未宣战,侥幸与误判或许会继续引诱这位独裁者在德波战争若干年后发动欧洲内战。

丘吉尔是绥靖政策的坚决反对者,他曾在慕尼黑会议后称:“我们已经遭到一次完全、彻底的失败”。战争进入第二年,在议会的压力下,张伯伦辞职,提议丘吉尔组阁。与张伯伦不同,丘吉尔有着坚强的意志及胜利的信念。

很多人假设,如果战争爆发前丘吉尔取代了张伯伦,这位富有远见的战略家能否遏制希特勒的野心,二战能否避免?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富有争议的铁幕演说。人类刚刚告别了二战,又迎来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透过历史必然性,洞悉历史人物在当时的每一个抉择,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演变的复杂性与现实走向的不确定性——关键人物的侥幸与误判,或是战争爆发、加速、扩大的重要部分。“关键”二字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哈耶克大战凯恩斯,韦普肖特,机械工业出版社;

【2】和平的经济后果,凯恩斯,华夏出版社;

【3】二战爆发前十天,理查德·奥弗里,海南出版社;

【4】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译林出版社。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