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为什么要说孔子的坏话?难道是怕威胁到他的地位?

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管仲的活动年代约为公元前723年至公元前645年,而孔子活动的年代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至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也就是说,管仲死后90多年,孔子才出生,管仲不可能说孔子的坏话。

反倒是孔子说过管仲的不少坏话。

管子名夷吾,字仲,春秋中期齐国颍上人。早年当过公子纠的老师,后来公子纠在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失败,管仲的生活也曾一度陷于困顿。

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为振兴齐国,经鲍叔牙推荐重新任用管仲为相。管仲通过辅佐齐桓公变法,让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并制定尊王攘夷的政策,不但对当时的齐国,甚至对整个春秋时期的中原地区都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论语》中出现四处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

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2.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

3.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4.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孔子既批评管仲“器小”、不知俭和不知礼,又盛赞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霸诸侯,一匡天下”等功劳。不拘泥于一种标准评价管仲,折射出孔子对待君臣关系的态度。

总结起来就是,孔子对管仲的品德、品行颇有不满之处,而肯定其才能、功业。

在私德方面,孔子认为管仲不可取的地方是:器小、不俭、不知礼。《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

在这里,孔子对管仲器量狭小、奢华不俭、僭越礼制十分不满,斥责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表现出一种愤怒之情。

在才能与功德方面,尽管孔子对管仲的私德不满,但并不因此否定其功劳。孔子很少称某人为仁人、赞某人以仁德,却称管仲以仁德、称管仲为仁人。《论语?宪问》:“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

孔子称子产是“惠人”,就是能予人以恩惠之人;称管仲为“人也”。对于“人也”的阐释,何晏说:人也,“犹《诗》言‘所谓伊人’”;朱熹说:“人也,犹言此人也”;。

其实,孔子曾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这里评论子产却只用一个“惠”,这一般是功德最高者的称号;评论管仲,却比功德最高者还要重要,因此称他为“人也”。“人”在古代通“仁”字。

为此,清代学者朱彬在《经传考证》中解释道:“人即仁之谓。孔子于子产称其惠,于管仲称其仁。观伯氏之没齿无怨,则仲之仁可知,故子路、子贡疑其非仁而孔子特信之。”

可见,孔子在《论语》中对管仲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并非一语而贯之。

此外,孔子如此评价管仲,主要还是管仲所提倡的“霸道”与孔子的“王道”不相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