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班级,同样的感动,《老师好》却多了一分尴尬?

这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电影,这是一部有情怀的电影,当看完这部《老师好》走出影院后荧幕的画面仍然在脑中回荡,看着熟悉又陌生的高楼与街道潸然泪下。相比15年前的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不同的年代,不一样的班级,同样有着深入人心的感动。然而,《老师好》却多了一分尴尬。

《老师好》还原年代感的教育氛围,塑造一位真正好老师的不完美形象与师生间自然的共情段落,后半段的点滴堆砌对情绪的积淀作用明显,然而已经没了清晰进行的叙事主线,比起青涩年轻面孔的个性展现,片中客串的演员数量也颇为壮观。对于老师来说,真心希望是一个团圆的美好结局,以不负青春之歌的名字。一些细节,看到了太多过去、现在、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也看到了自己。

70后看了很多点还是能回忆起许多,形形色色的老师学生都蛮有亲切感,想比较于那个大时代背景,基调还是很温情,那句成分问题一句带过多少心酸在那一辈挡了多少人的路,很多画面镜头和道具都很有代入感。情节开始轻松幽默,随着发展慢慢动人,似曾相识的场景会不时唤起观众自己的记忆,一情一景仿佛就在身边。

感觉电影里描绘的八十年代的老师和我们这个年代的还是有差别的,现在的老师比较“客气”,那时候的老师真的敢管敢揍学生,但人跟人之间的羁绊就是这么一来二去,客气到最后也就是萍水相逢。整部影片热血又好笑,节奏明快,细节感人,“天上”的自行车和健美操两个段落挺感人。《老师好》展示着于谦和他的学生的群像,几个小段乱串起那个时代的命运故事,尽管每个故事都bug很多,但看到最后是情绪饱满的感动,不知为何。

老师与学生,一帮捣蛋分子,欢笑与泪水,感动与温馨,成功与失败,较劲与陪伴,三年高中,是您给了我们最好的时光,时光赋予我们永恒珍贵的记忆。电影笑中有感动,有点怀念曾经上学的日子,都是情怀都是回忆。客串都是惊喜,表演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于老师。电影100分钟,导演说素材说3小时55分钟,剪掉了很多内容,但依旧不失感动!

同样,《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用音乐和歌声为介质将感动舒缓的沁入心脾,老师马修用宽容和善良融化着一群问题孩子们被冰封的心灵,更令这些被定义标签的学生唱响了那令人难忘的天籁之歌。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让我感动的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特别是那纸飞机从窗口飞出,“感谢、再见”的小手一挥,那份感动,不言而喻。调皮学生遇见实力老师,青春的蜕变和生长让人感动。那份感动,并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磨灭多少。这部电影之所以成功,也许是因为失败。就像导演说的,假如最终马修重返学校,合唱团走上巡演道路,大红大发,那你不一定喜欢了。

每次听到《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歌就感觉很治愈,这不仅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这也是一部好听的电影,那如天籁的童声每次都能让人陶醉并感动。好老师的题材已经很多,但这部无疑是其中最棒的。一个孩子在启蒙时期,能够遇到一位好的老师,真的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其实,《老师好》是一部定位很尴尬的电影,拍给学生看呢,学生会觉得太伟光正了,一点都不接地气,现实中哪有这样的老师?拍给老师看呢,老师又会觉得说教味太重:我是老师我就必须免费给学生补课?必须放弃学校分的房子去偏远山区支教?歌颂老师呕心沥血、不求回报的电影已经太多了。的确大部分老师都很好,但总还是有滥竽充数之辈。然而从来都只有拍坏学生的电影,却很少有电影是拍坏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