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视线所看不到的地方。
我们驾驶汽车行驶在路上,很多时候都会有路人进出于我们的视野盲区;同时,同样作为路人的我们也经常会处于他人的盲区之中,如果我们身处危险之中而不自知或者稍有不慎,便会很容易引发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近50万宗交通事故与盲区有关。
本周,疆哥会陆续给大家介绍各类汽车的盲区以及如何避免因盲区而引发事故。今天主要聊聊乘用车的盲区:
乘用车盲区
一般乘用车的盲区分为左右侧的A、B柱盲区;后视镜盲区、车底盲区以及车头和车尾盲区,其中车头、车尾、车底盲区为半盲区,A、B柱盲区和后视镜盲区为全盲区。
车头、车尾盲区和两侧车底盲区
这三个盲区为半盲区,因为当中的障碍物只有在高度较低时,驾驶员才不能察觉。车头和车尾盲区是受车头和车尾的长度和高度影响的,车头越长越高,车头盲区越大;车尾越长、车后窗越高,车尾盲区越大。
而车底盲区在两侧的侧裙和后轮附近,即一般后视镜所具有的下方盲区,其大小受车身高度、后视镜大小及角度所影响。而在人们口中“视野好”的SUV车型,由于车身和窗线较高,这三个盲区一般都会比相近尺寸的轿车大上一些。
这三个盲区的危险性在车辆于人多狭窄道路行驶和停车时尤为突出。譬如侧方停车时,由于路边侧的车底盲区驾驶者较难判断后轮位置,一些经验不足的司机很容易会让后轮磕到马路牙子,这有可能会造成轮胎和轮圈的损坏。更严重的是,儿童进入这些盲区时驾驶者是较难察觉的,由于该原因经常会有儿童被汽车卷入车底的惨案发生。
因对车辆不熟悉而在侧方停车时磕到车轮
两岁儿童在车头盲区被碾压致死惨案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小区或停车场起步或停车泊位之前,应先在车外确认车辆附近有没有低矮障碍物和活动的小孩,并且在行驶时保持低速,时刻警惕,一有异样马上停车下车查看,停车泊位要刻意留有空间余量。在进入人多的步行街、停车场行驶时,最好能有人在外引导,若无人引导,一定要减速慢行(一般停车场限速10公里/小时),注意观察。除此之外,作为家长的也应该照看好自己的小孩,在以上场合必须让他们留在身边。
A柱盲区
现代汽车的结构决定的A柱盲区的必然存在,其位于车辆两侧靠前的方向上,正是被前挡风玻璃和前侧窗之间的“柱子”所遮挡的视线。其大小受到A柱的粗细、倾斜角度和与驾驶者的距离影响。对于左舵车,因为左边A柱离驾驶者较近,所以左侧A柱盲区比右侧A柱盲区大很多。
有些人觉得车在行驶时景物是移动的,因此轻视A柱盲区的危险性。其实A柱盲区往往是最让人措手不及的。
当行驶在最左侧车道时,横穿马路的行人从对向车流或隔离带中突然窜出来,只要时机较为契合,留给驾驶者发现危险的时间只有很短,稍不留神就很有可能酿成事故。
从绿化带中突然窜出的行人刚好在A柱盲区中
在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在进入路口时左方驶来的车辆很有可能会长时间处在左侧A柱盲区中,若双方的车速都较快,待驾驶者发现危险时很可能为时已晚。
为了避免由于A柱盲区造成事故,笔者建议在较宽阔的公路上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最左侧车道行驶,若在较窄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在最左侧或在长车龙右侧行驶,务必控制好车速,警惕左侧有行人窜出。当我们作为行人的时候,更应该不随意横穿马路,好好利用交通信号灯、人行天桥或隧道和斑马线等公共设施。
后视镜盲区与B柱盲区
车辆两侧后视镜观测的范围是有限的,车辆的斜后方一般都是外后视镜的盲区,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在并线时发现侧方突然出现其他车辆而吓了一跳的经历。后视镜盲区受后视镜的大小、角度和广角度影响。
为了避免后视镜盲区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盲区,驾驶者可直接通过侧窗观察后视镜盲区。因此不少驾驶者有在并线前稍转头或用余光通过侧窗观察斜后方的良好习惯,而这样B柱和副驾驶座椅也是会挡住部分视线的,这就是B柱盲区,在并线时即使刻意去观察斜后方也会可能忽视了B柱盲区内可能有的行人、自行车或摩托车。
除此之外,有的驾驶者虽会主动观察后视镜盲区,但却不会避免自己长时间停留在别人的后视镜盲区中。谁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主动观察后视镜盲区的习惯,会不会突然并线过来引发事故。
为避免由于后视镜盲区引发事故,我们除了要有并线前用余光或稍转头观察斜后方的习惯,还要每次并线都要足够提前作好准备,多次核实斜后方的情况,避免忽略B柱盲区的危险,并且不要长时间与其他车辆并排行驶或在其他车辆斜后方行驶。
在下雨天,外后视镜很容易沾满雨水,严重影响后视镜清晰度与视线,大部分车都有外后视镜加热除雾功能,如果有该功能驾驶者务必及时打开,若没有该功能,则应养成定期清洁外后视镜的良好习惯,让后视镜较不容易沾水珠,并且在车辆淋雨后启动车辆前先把后视镜和前侧窗的水珠擦干净。
关于乘用车的盲区,疆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明天会给大家介绍货车的相关盲区,敬请期待!
更多有趣有用有观点的汽车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车域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