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纪初,至公元8世纪中期,也就是所谓初唐、盛唐时代,唐代宫廷中,涌现了一批别具特色,各领风骚的女性政治人物。直到今天,仍旧是常谈常新,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唐中宗的皇后韦氏,是这一群体中,非常特别的一位……
韦皇后,名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自北朝以来,煊赫数百年的名门,京兆韦氏,豫州刺史韦玄贞之女。相传姿色过人,李显为太子时,韦氏被选为太子妃。永淳元年(682年),生下儿子李重润,另有四女,永泰、永寿、长宁、安乐四位公主。
和李显一样,生活在武则天阴影下的韦氏,政治命运大起大落:
嗣圣元年(684年),李显登基,韦妃被立为皇后,几个月后,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远贬房州。途中,韦氏生下女儿安乐公主,因其出生在前往房州的马车上,连襁褓都没有,用李显的衣服包裹,故名“裹儿”,可见狼狈程度。
名义上,虽然贵为亲王,房州时期的李显一家人,与囚徒无异。韦氏不离不弃,与李显在患难中,建立了深厚感情。除韦氏本人外,整个韦氏家族,受李显牵连,也惨遭打击。父亲韦玄贞配流放钦州而死,母亲被当地部族首领所杀,兄弟韦洵、韦浩、韦洞,韦泚,都死在流所容州……
李显为人,性情比较懦弱,料定武则天不会放过自己,在房州时,住所房梁上,常年挂着一个绳套,随时准备上吊。每次听说武则天,从京城派来使者,自知难以幸免,马上就要往上套。幸得韦氏阻止:你先问明白,陛下找咱们到底什么事儿,上吊着什么急?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韦氏,李显恐怕根本就活不到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对此,他感恩戴德,多次向韦氏表示,若有来日,一定涌泉相报,只要是自己有的,要什么给什么……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将李显召还东都。圣历二年(699年),重新立为太子。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复辟,史称神龙政变,韦氏重新成为皇后。
再次成为皇后的韦氏,在李显的默许甚至授意下,开始全面接管朝政。上官婉儿通过韦氏,向李显推荐武三思,得到重用,没过多久,就和韦氏搞到了一起。李显不是不知道,只要韦氏喜欢,随她去,自己非但不过问,必要的时候,甚至为他们提供方便。
这一时期,基本是韦氏说什么,李显就听什么,想要什么,就像自己,当年曾经承诺过的那样,只要能办到,立刻照办。无数人规劝李显,永远都是那句话,没有她,自己根本就活不到今天……
按理说,韦氏应该感激李显才对。事实正相反,她越来越视这位,已经成为傀儡的丈夫为障碍,甚至最终决心除掉他,为自己有朝一日步武则天后尘,成为真正的女皇扫清道路。
景龙四年(710年),韦后与女儿李裹儿合谋,害死丈夫和父亲李显,调兵遣将,控制京城内外局势。伪造李显诏书,立李重茂为太子,李旦辅政,韦后为太后摄政,只待时机成熟,最终登基称帝。
司马昭之心,已经路人皆知。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氏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