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这是因为孔子敏而好学。身边的人,只要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孔子都十分乐意虚心求教。
关于孔子,后人也多拿来与道家老子对比。
老子与孔子的理论谁更精妙、谁的理论对中国影响更大等等,都是千百年来后人热议的议题。
那么孔子与老子见过面没有呢?这其实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有学者说孔子、老子见面是道家为了提高学派地位杜撰的。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孔子确实向老子请教过。
而现如今流传于世的典籍中,或者是描述孔子一生经历的书籍中,我们也能看到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一幕。
至于孔子和道家老子是不是真的见过,这便是另外一个议题了,改天颜小二另起一文,和大家细细说说此事。这里还是说说典籍里记录的那场孔子与老子的"约会"。
关于老子与孔子的"会面",后世有写成故事的,也有画成画的。
比如,明版的彩绘圣迹图中,就有一幅图被命名为《问礼老聃图》,颜小二这边十分喜欢这幅图,也和大家分享一下,顺便说说图背后的故事。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看到这幅图的原貌,不至于因压缩导致分辨率降低,颜小二这边竖着放上这幅图,大家可翻转手机细细欣赏。
这幅图是明版彩绘圣迹图册页的第九幅,现在被孔子博物馆收藏。而这幅图的背后,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画作中,我们可以到屏风前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看样子是这场"见面会"的东道主。
我们知道,老子的年纪比孔子大上许多,所以这一位大抵便是"老子"了。老子席下有两个人坐着,其中一位就是孔子了。
(严正声明:本文仅发表在"颜小二述哲文"账号上,其余账号皆为不问自取,属抄袭。)
对儒家思想多少有点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孔子一生的愿望是"克己复礼"。
复什么"礼"?这个"礼"自然不是全盘照搬"周礼",这不符合孔子的中道思想,那么这个"礼"大抵便是以周礼为"母体"的改良版了。
而据史料记载,老子既然是道家的创始人,手上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也定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存在。事实上,史料中记载,老子曾经做过周王朝的史官,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管理藏书。因此,老子十分熟悉周礼。
于此,醉心于周礼的孔子,向熟知周礼的老子请教,便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
儒家道家两位"大佬"齐聚一堂,自然会有"惊艳"的观点"出世"。
据记载,这次会面,最经典的还不在于孔子问了老子什么,而是孔子临行前,老子送给孔子的三点"劝告"。说实话,这几句叮嘱放到现在,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处世原则,对我们为人处世有很大帮助。
老子对孔子说: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段话颜小二觉得有必要细细品一下。
这句话中,老子给了孔子三点忠告:
首先,老子告诉孔子,聪明深察的人,往往时刻与死亡相伴。
为什么?不是聪明不好,也不是深察坏事,而是在这样的聪明和敏锐之下,人能发现别人想隐藏的东西。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喜欢议论评说别人,这样就容易惹来祸端。
然后,老子又告诉孔子,博学、口才好、见识广的人会时常陷入困厄,以至于危及自身。这是因为博学和有见识的人可以洞穿甚至是揭发别人的罪恶所致。
最后,老子对孔子说,为人子,要摒弃私心,以父母为先;为人臣,要摒弃私心,以君为先。
我们来想想这三点劝告中的逻辑。
好议是非,其实是聪明深察的人爱犯的"错"。
错不在"是非",错在"好议"。
没有人喜欢别人议论自己,无论别人的议论是不是有那么一丝可取性。
同时,罪恶之人最害怕,也最不愿看到的,便是博学、见识广的人揭发自己。所以,为了避免被揭发,罪恶之人可能便会采取行动,以伤害他人的方式,作为保护自己的法子。
而"聪明深察"与"博辩广大"本不是错,也不是什么不好的存在,不好就不好在,人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深察"与"博辩广大"时,有"私心"。这种私心许多时候就表现在,人为了显示自己聪明、博学,夸夸其谈,却不知已经得罪了暗处的某个人。
这种夸夸其谈背后的"聪明深察"与"博辩广大",按照道家思想观点来说,不过是人欲里的"小聪明"。
道家的大智慧在于"顺人而不失己"。
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彰显自己为目的的夸夸其谈,或者说心中有"私欲"这个东西,再"聪明深察"与"博辩广大",也不过是给自己带来麻烦之庸人自扰的小聪明罢了。
各位觉得呢?
严正申明:本文仅"颜小二述哲文"独家发布,其它账号发布均为抄袭,全网维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