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2日,随着英国海军部宣布“发电机计划”完成,33.5万盟军成功从欧洲大陆撤往英伦三岛。这意味着德国入侵低地国家的“黄色方案”,尽管开端完美,完成了对英、法联军主力的包围,却未全歼盟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遗憾归遗憾,但参与作战的136个德国师几乎毫发未损,对接下来实施征服法国的“红色方案”,不能不说是个莫大的安慰。此时的德国元首,显然没有像对英国人那样对法国人有耐心,他命令部队迅速向巴黎挺进。法军该何去何从呢?
他要干净利索地解决战斗,借机羞辱法国。
其实,早在古德里安抵达英吉利海峡,完成对英、法联军主力包围时,德国元首就已经将关注点放在了法国战役第二阶段的“红色方案”上。从他内心来说,征服法国将成就自己在德国政坛上里程碑式的辉煌,而且是越快越好,这是为何呢?
首先,敦刻尔克战役结束后,德军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兵力,具有2:1的优势。趁着法军惊慌失措之际,迅速结束战役,不仅显示出德军的不可战胜,从气势上彻底征服法国人,而且对海峡另一边的英国人也是一个不小的震慑,有利于谈判。
其次,德国一战战败后受尽屈辱,对法国人的恨是深入骨髓的。尤其是在凡尔登,德军陷入“堑壕战”损失惨重,并由此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也就是说,凡尔登要塞成了德国人心中永远的痛,突破它可以振奋民族自尊心,政治意义远大。
更重要的一点,善于趁火打劫、乐于贪小便宜的意大利人决定出兵攻打法国。这在德国元首看来,如果意大利介入法国战役,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仿佛不是德军攻占了法国,而是在意军的帮助下取得的,他不打算与意大利分享这个荣誉。
于是,他一面劝说“墨老大”稍安勿躁,一面命令他的将领们尽快展开进攻,抢在意大利军队的前面攻占巴黎。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德军在围歼敦刻尔克盟军主力的同时,按照“红色方案”的要求调整兵力部署,旨在一锤定音占领巴黎。
据此,德军A、B集团军群挥师南下,从阿布维尔到莱茵河一线,在横贯法国南部600多公里的战线上,集中了140个师的兵力,其中包括13个装甲师,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对德国人来说,战役结束得越快、越利索,对法国人的羞辱就越大。
“魏刚防线”。
1940年6月4日,德军攻入敦刻尔克港,紧接着实施了入侵法国的“红色方案”。近200万德军挥师南下,向法国腹地发起进攻,但首先要突破“魏刚防线”。这条防线是刚刚接任法军总司令魏刚,临时东拼西凑51个师建立的一条防线。
按照魏刚的防御计划,法军沿着索姆河、安纳河修筑工事,阻止德军南下,保卫首都巴黎和中部地区,并与以17个师驻守的马其诺防线连在一起,试图挽回败局。然而,在大势之下,法国必败是不争的事实,唯一的问题是还能坚守多久?
一是,德军的“镰割计划”,给盟军主力造成了致命性打击,比利时军队全军覆没,法军30个师,英军9个师也灰飞烟灭,加上撤往英国本土的30多万人,留在法国的盟军还不及德军一半,更缺乏飞机、坦克和大炮等重装备,可谓是实力悬殊。
二是,魏刚将剩余的部队组成3个集团军群,总兵力约60万人,却要防守480公里长的“魏刚防线”,这样的防线连魏刚本人都不抱太大的希望,与其说是防范德军南下,倒不如说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只等德军进攻,并“坐以待毙”。
当然,在兵力缺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在防线上构筑延绵不断的堑壕,只得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支撑点,分配一定的机动部队,进行动态防御。但由于缺乏机动性,很容易被德军的装甲部队突破,致使“魏刚防线”全面崩溃。
同时,英国人的撤离,让法国上下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军,法国政府极力要求英国出手帮助,最起码要派空军进行支援,但得到的答复是:“英国必须保留最基本的25个战斗机中队保卫本土”。说白了,英军不再支援法国。
这样的局面,贝当、魏刚等人开始考虑如何体面地停战求和,但德国人不想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各参战部队跃跃欲试,希望尽快打到巴黎去。在他们看来,只有占领巴黎才能一解一战战败的耻辱,法国人必须为曾经严苛地对待德国付出代价。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