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4日,德军攻入敦刻尔克港,紧接着实施了入侵法国的“红色方案”。近200万德军挥师南下,向法国腹地发起进攻,但首先要突破“魏刚防线”。这条防线是刚刚接任法军总司令魏刚,临时东拼西凑51个师建立的一条防线。
按照魏刚的防御计划,法军沿着索姆河、安纳河修筑工事,阻止德军南下,保卫首都巴黎和中部地区,并与以17个师驻守的马其诺防线连在一起,试图挽回败局。然而,在大势之下,法国必败是不争的事实,唯一的问题是还能坚守多久?
一是,德军的“镰割计划”,给盟军主力造成了致命性打击,比利时军队全军覆没,法军30个师,英军9个师也灰飞烟灭,加上撤往英国本土的30多万人,留在法国的盟军还不及德军一半,更缺乏飞机、坦克和大炮等重装备,可谓是实力悬殊。
二是,魏刚将剩余的部队组成3个集团军群,总兵力约60万人,却要防守480公里长的“魏刚防线”,这样的防线连魏刚本人都不抱太大的希望,与其说是防范德军南下,倒不如说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只等德军进攻,并“坐以待毙”。
当然,在兵力缺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在防线上构筑延绵不断的堑壕,只得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支撑点,分配一定的机动部队,进行动态防御。但由于缺乏机动性,很容易被德军的装甲部队突破,致使“魏刚防线”全面崩溃。
同时,英国人的撤离,让法国上下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军,法国政府极力要求英国出手帮助,最起码要派空军进行支援,但得到的答复是:“英国必须保留最基本的25个战斗机中队保卫本土”。说白了,英军不再支援法国。
这样的局面,贝当、魏刚等人开始考虑如何体面地停战求和,但德国人不想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各参战部队跃跃欲试,希望尽快打到巴黎去。在他们看来,只有占领巴黎才能一解一战战败的耻辱,法国人必须为曾经严苛地对待德国付出代价。
憋在法军心里的怨气,发泄到意大利军队身上。
二战爆发前,法国军队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居然被德军打得没有一点脾气,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只有不停地撤退、投降。这样的窝囊气和怨气窝在心里,任何有血性的军人都不好受,“忍无可忍”的法军,决定打出了自己的实力。
尽管法军统帅部充满着失败情绪,但前线的法军官兵拼死抵抗,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硬是顶住了4个德军装甲师的进攻,表现出军人不畏生死的牺牲精神,甚至德军装甲部队已深入防线30公里,仍有部分法军在坚守阵地。
面对强大的德军,法军的顽强似乎并不惹人注目,但在法国战役中,法军唯一的“亮点”就是打得意大利军队“找不着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德国元首既想让意军配合进攻,体现轴心国的团结,又不想让其分走属于德军的荣誉。
就在德国元首犹豫的时候,“墨老大”看到摇摇欲坠的法国,认为这是“五千年才有一次的机会”,决定趁火打劫,捞取好处。他一面对法国宣战,一面出动22个师约32万人,在3000门火炮的掩护下,向阿尔卑斯山的6万法军发起进攻。
德国元首对此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但他心里也很明白,意大利想分“一杯羹”必须有所作为。拥有五倍于守军兵力的意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墨老大”信心满满地说道:“只要付出几千条生命作代价,即可成为战争参加者坐到谈判的桌旁”。
但让他失望透顶的是,意军一连进攻了十几天毫无建树,而“郁闷”很久的法军终于找到了“发泄怨气”的渠道,一次次打退意军的进攻,并发起反冲锋,打得对手“找不着北”。尽管“墨老大”暴跳如雷,但不争气的意军依然无法突破。
作战不利的意军,每天的推进速度以英尺计算。眼看着巴黎已沦陷,守军依然没有放下武器的意思,坚决让意军“寸步难行”。这样的结局,让“墨老大”倍感没有面子,更不好意思再提什么要求。在这场战役中,意大利没有任何收获。
痛打意大利军队,让一路败绩的法军多少找回了一些军人的尊严。而先前还看好意军的德国元首,除了轻蔑的冷笑和嘲笑,不免有一丝担心涌上心头,“和这样的猪队友继续合作下去,会成为德军的包袱”。这种担心,最终成为了现实。
用实力说话,是不变的真理。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