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主也很缺钱吗?

毛立平《金枝玉叶与收支困局——清代中后期公主经济境遇考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尽管迭经赏赐,和敬公主(乾隆第三女,富察皇后所生)府仍连年入不敷出,皇帝怀疑管理公主府事务的长史、护卫等人员有贪污问题,内务府遂派人对历年收支账目进行了一次彻查,但清查的结果是,公主府“实系每年进不敷出”。这并非个例,清代中后期,公主虽一生都享受来自皇室的照顾和封赏,但经济拮据仍是普遍状况。

表层原因包括公主每年三四百两银子、三四百斛米的俸禄,与皇室的浩繁花费(一次婚丧嫁娶就要花费数千两银)相比实显不足等。但除此之外,更有深层的制度与性别因素。

首先,公主自幼长于深宫,毫无治家理财的经验,公主府的治理主要倚靠皇室委派的官员人等。但公主府并非正式的朝廷机构,所设官员或是兼職,或是职微权轻,这从长史于“废员”中挑选即可见一斑。且从档案来看,长史、护卫等人员在公主府任职期间很难升迁。权轻责重、事务繁琐、无益于仕途,公主府难以选到“老成谙练之员”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清代皇族的婚姻政策是,公主府内以公主为主导,所有皇室赏赐公主的妆奁、财产、人员和房宅等都归公主所有,如公主薨逝,则由内务府收回。这样的机制很难让额驸在与公主的婚姻中发挥一家之主的作用,更难以对府内的经济运转发挥主导作用。

清代皇室对公主的矛盾定位,也让她们很难承担起引领家庭的重任。努尔哈赤时就有对诸公主的训言:“汝曹当敬谨柔顺,苟凌侮其夫,恣为骄纵,恶莫大焉!法不容汝。”这与公主婚姻中的主从关系相矛盾,使得公主在君臣与夫妇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