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竑:曾称雄中国的新桂系三巨头,与兄弟告别后,以剃刀刎颈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红旗飘扬)

黄绍竑:曾称雄中国的新桂系三巨头,与兄弟告别后,以剃刀刎颈

1895年12月1日,黄绍竑出生于广西容县的知名望族。1910年(15岁),黄绍竑考入桂林陆军小学。1911年(16岁),武昌起义爆发后,陆小组织学生敢死队北上响应起义,黄绍竑参加并任班长。

1914年(19岁),黄绍竑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1916年(21岁),毕业后,黄绍竑回到广西陆军任职。1917年,广西以马晓军为营长创办陆军模范营,黄绍竑任连长。

(黄绍竑赠送给龙云(字志舟)的照片)

1921年(26岁),两广战事爆发,马晓军投奔广州一去不返,黄绍竑便将“马”字旗改为“黄”字旗,自立门户。不久,广东革命政府攻入广西,“旧桂系”陆荣廷兵败下野。黄绍竑与李宗仁、白崇禧结盟,组成了新桂系。

1923年,陆荣廷重回广西。新桂系起兵进攻,先后攻占南宁、桂林,击败了陆荣廷,再又击退了进入广西的滇军唐继尧部,统一了广西。

(新桂系三巨头,左起黄绍竑、李宗仁、白崇禧)

1926年(31岁),桂军接受广州国民政府改编,成立国民革命军第7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北伐开始后,黄绍竑留守广西,任省政府主席,。

这期间,黄绍竑创办了广西第一所大学——广西大学,由马君武担任校长。黄绍竑广修公路,全省建成通车的公路长5000多里,远超其他省份。他还鼓励创办了7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另一边,李宗仁、白崇禧率领桂军北伐,势如破竹,从广西到湖南、湖北,从江苏到河南、河北,新桂系是国民党统一全国的主要力量。新桂系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地方势力之一。

蒋介石想要剪除新桂系。1929年(34岁),蒋桂战争爆发,桂军战败。李宗仁、白崇禧逃到香港,再潜回广西,投奔黄绍竑。三巨头再聚首,重新召集新桂系剩下的军队,继续反蒋。

(蒋桂战争期间,黄绍竑(右)与张发奎在一起)

1930年(35岁),新桂系支持冯玉祥、阎锡山,与蒋介石爆发了中原大战。广西组成护党救国军,黄绍竑任副总司令。可是黄绍竑指挥作战不利,屡遭失败,再加上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直捣冯玉祥、阎锡山后方,中原大战蒋介石获胜,新桂系再次失败。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与南京政府继续对抗下去,广西将前途迷茫。黄绍竑毅然作出决定,离开广西,前往南京投靠蒋介石。黄绍竑的投诚,使得新桂系与南京政府握手言和,广西也由此赢得了继续和平发展的机会。

此后,黄绍竑颇受蒋介石重用,先后任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

1937(42岁),抗日战争爆发,黄绍竑任第二战区司令,授中将加上将衔,负责指挥山西抗战。在山西期间,他与共产党、八路军将领多有接触。

抗战中,广西成为重要战略后方基地,是全国抗战模范省。“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十多万广西青年参军,奔赴抗战前线,奋勇战斗,功勋卓绝。

1946年(51岁),抗战胜利后,黄绍竑任监察院副院长,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李宗仁任北平行营主任,三巨头位高权重。

(黄绍竑家人合影)

蒋介石试图打压新桂系,矛盾再次浮上水面。

1948年(53岁),黄绍竑主动找到李宗仁,决定担任他的竞选军师,新桂系三巨头再次联手。在选举中,李宗仁成功击败蒋介石力推的、孙中山的长子孙科,当选为副总统。蒋介石与新桂系的矛盾再次激化。

1948年底(54岁),解放战争如火如荼,白崇禧坐镇武汉,任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却不听从蒋介石号令,拒绝救援,导致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在华中的精英部队全部被歼灭!蒋介石怒摔电话,最终迫于多方压力,只好退位,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1949年4月,黄绍竑率领代表团,前往北京谈判。和谈失败后,其他和谈代表全都留在了北京,只有黄绍竑一人只身飞回南京,继续支持李宗仁。6月,解放军渡过长江,攻占了南京。

黄绍竑逃到香港,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他与一批国民党将领联名公开发表《告国民党陆海空军全体将士书》,宣布脱离国民党,决定留在大陆。李宗仁则逃亡到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黄绍竑先后任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7月20日(70岁),在黄绍竑的鼓动下,逃到美国的李宗仁,辗转回到中国。周恩来、陈毅等人,亲自到机场迎接。

1966年(71岁),文化大革命爆发,黄绍竑受到严重冲击,备受欺辱。黄绍竑不堪忍受,两次服毒自杀未遂。

8月31日,黄绍竑专程去探望李宗仁。李宗仁的秘书迎接他时说:“看来你有心事。”黄绍竑说:“我不为自己打算,我担心的是德公(李宗仁)。”

当日,黄绍竑与李宗仁见面后,回到家中,便以剃刀刎颈,自杀而死,终年71岁。同年12月2日,白崇禧病逝于台湾。两年后,李宗仁病逝于北京。

曾经称雄中国的新桂系三巨头,就此相继离世,落下帷幕。

(徐悲鸿画的新桂系三巨头)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765篇作品,营员“红旗飘扬”的第3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