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治疗需要注意的4大问题

小儿抽动症临床较为常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据统计大约有15%的儿童在某一阶段会出现不同表现形式的抽动障碍。部分抽动症儿童症状且轮流发作,迁延难愈。加之多数患儿性情急躁,易发脾气,日久可影响记忆力,学习困难,有的甚至会因不能适应学校生活而停学。


因此,对于小儿抽动症要及时治疗。张连舫医生提醒,小儿抽动症治疗要注意4大问题。如下:

1、抽动症治疗中应注意问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家长、教师(包括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应了解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特点,对患儿的抽动和发声症状给予理解和宽容,鼓励患儿融入同龄人中,如让儿童与同伴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交往,学会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帮助患儿获得同伴的接纳,并获得与这些集体活动的成败及其社会评价有关的自我意识、道德感、价值观等的发展。


2、抽动症治疗家长要多给以关怀。来自家庭的关怀对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在长期慢性挫折中煎熬的抽动症患儿,家庭更是他们的主要依靠和希望。良好的家庭气氛会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的起因和加重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家长的打骂、歧视和情感上的忽视,会加重患儿的病情。许多研究表明,亲子的接触和交流可以安定儿童情绪,缓解恐惧与焦虑,带来安全感,这对健全人格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抽动症治疗要避免退化性培养和过分保护。由于抽动症患儿有着与其他疾病不同的表现和症状,家长往往过分迁就保护。临床上经常看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外受委屈,让患儿退学或限制他的各种活动,回避社会交往。有的家长让患儿学电脑,以回避人际交往。这实际是一种退化性培养。患儿有可能把电脑学得很快很好,家长和患儿都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患儿因此更加回避社会交往,这是非常有害的。

4、临床上看到,许多患儿社会能力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即使是抽动症缓解后,仍然会出现行为幼稚、社会适应不良、与人交往困难等问题。 家长和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儿童抽动症。碰到这种情形,要注意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

温馨提醒:对于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是家长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因为儿童抽动症是一种相对来说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孩子一旦有抽动症的倾向,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