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味的苹果,能走远吗?

到印度去

苹果,现在还没有印度裔CEO,但iPhone,可能要有咖喱味了。

☉咖喱味的iPhone你会买吗?

不同于三星低端机以及MOV在印度的风生水起,苹果在印度一直属于Others。这八成是因为苹果的逼格和价格对于现阶段的印度人民来说过于高端。

但就像三星Fold也要在印度开发布会一样,印度的高端机市场也不是就没有未来,苹果也从未“嫌弃”过印度市场。7月24号,苹果已经在印度“组装”iPhone 11。

目前iPhone 11是苹果的主力机型,受疫情和5G研发进度的的拖累,业界估计iPhone 11得撑到2021年。郭明錤已经说了,苹果会在iPhone 12时代进一步逼供应商压低价格,以抵消5G研发成本,进一步利好印度。

苹果代工厂之一的纬创先前就已经在印度为苹果制造印刷电路板,现在又进一步要在印度涉及iPhone的整机制造,从零部件到整机,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进步。

印度政府是极其欢迎苹果和三星的,原因你懂的,还有66亿美元的刺激计划,补贴主动在印度设厂的手机品牌。这是胡萝卜,大棒也有,你要是不设厂,22%的关税等着你。

现在苹果要在印度组装iPhone 12,预计2021年由印度生产并供货全球。

但一众国产品牌可能就不那么舒坦了。

麻烦先找上了小米。

2020年Q2印度手机出货量第一名是小米,占比超过29%,并且红米系列包圆了前五名。现在小米已经把65%的零部件以及100%的用户数据都留在了印度,高管一水的都是印度人。

就这样也不放过你,现在BIS(印度标准服务局)正在卡小米的进口审批,前几天还把小米浏览器给禁了,算是禁中国APP的后续操作。

这真的没必要,现在小米在印度有1万家零售店,7家合作生产工厂,基本算是印度制造,大家都觉得以后印度会成为小米的制造中心。但拦不住印度政府愣跟你说不行,甚至还频频赶你走。

☉小米在印度的布局完全是本土产本土销模式

大大利于印度的就业和消费循环,但挡不住印度就要自割肥肉

GYAN PRATIM RAICHOUDHURY / Shutterstock.com

其他外资又该怎么想呢?

印度当然很魔幻现实,现在还处在依靠中国零部件组装手机的时代,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印度最豪的信实集团宣称“自研”了全套5G,以替代华为的技术产品。

这还不算完,信实成立Jio Platforms主打5G研发,高通还花了9710万美元占了0.15%的股份,估计是借壳上市,换一张印度电信市场的准入门票钱。

首富的梦想不仅于此,他还推出了印度版Zoom——Jio Meet。刚好最近袁征放弃中国转战印度市场,祝他好运吧。

当然,首富又不傻,直接说是为了配合印度政府的操作。

印度政府不仅禁止华为,还要远离上汽、阿里,反正跟中国有关的都要说拜拜,现在已经在5G频谱拍卖中正式排除华为和中兴,反而是诺基亚获得了印度第三大通信商Bharti Airtel10亿美元的合同。但是印度国营电信还欠诺基亚1.2亿美元维护费,真当芬兰人记吃不记打?

印度排除中资后,真的能从欧美企业得到高端技术吗?

大概率排除华为中兴后,欧洲品牌的5G基站产品只会坐地起价,靠自己的信实真的不如去喝恒河水。

这不是看不起印度的执行力,而是前车之鉴。前一阵印度政府刚禁止中国尿素产品,然后欧美化工巨头们第一反应是加价卖。印度自认为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很显然,西方资本家并不会因此给你打折,只会寻找最有利润的定价。

印度本身没有制造业,面对西方公司根本没有议价权,只有中资产品质优价廉地卖,一旦印度政府被民族情绪裹挟,搞些不必要的幺蛾子,那就只能含泪买高价高质的西方产品了。

手机也是这个道理。

印度目前在手机生产上还是组装厂而非全产业链制造厂,脱离全球产业链的后果不会是守住自己的国内市场,而是会被加拉帕戈斯群岛化,无法获得外部交流而停止进化,最终被全球淘汰。

这很印度。

产业链转移

硬件巨头纷纷落户印度,软件巨头谷歌也忍不住了,毕竟谷歌CEO是印度裔,咖喱味儿可比苹果纯多了。

谷歌宣布要拿出100亿打造“Google印度数字化基金”,另外还拿出45亿美元买了首富的Jio Platforms7.7%的股份。

不仅如此,软件公司也有硬件梦。Pixel这种极客产品印度人民暂时还接受不了,谷歌的计划是超低价手机,红米便宜,那我就比你更便宜,一贯高逼格的谷歌愿意干这事可见印度的魔力。

☉Google在印度古尔冈的新办公室

Mirko Kuzmanovic / Shutterstock.com

现在网络上总是有越南制造取代中国制作成为世界工厂的传言,现在看来,印度也要加入这个行列了。

2017年的人口数据显示,印度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为63%,而中国是67%,但是印度60岁以上人口只有9%的占比,而我们是16%。考虑到两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大差不差,至少从劳动力数量角度考虑,印度具备当“血汗工厂”的基础。

取代中国,越南不够看,估计还得看印度老铁。

产业链转移并不是新鲜话题,从英国到欧洲大陆的德国,从欧洲旧世界到新大陆的美国,再到二战后转移至日韩和台湾省,再到我们改开后转移至大陆。

那,下一步会转移至印度?

看看富士康的动作,2015年就和印度地方政府说好了投资50亿美元建工厂,最新消息是取消了,只是加码了10亿美元扩建10亿美元继续组装。

其实富士康这家组装厂15年就已经在斯里城建好了,和威斯康辛那家懂王亲自奠基的“屏幕”工厂比毕竟幸运太多了,因为威斯康辛那家直接改行造口罩了,屏幕暂时还得缓缓。

现在纬创在班加罗尔有一家生产iPhone 7的工厂,富士康在金奈还有一家生产iPhone XR的工厂,但是疫情期间纷纷停工,因为印度政府没有能力保证他们的正常运行。

中国制造还会继续存在,但是富士康郑州5月份离职潮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

印度市场上的手机是外资的大战,印度本土厂商并未成长起来。

2020年Q2印度手机市场一共卖了1800万部,小米第一,三星重回第二,26%的市场份额,销量468万部,然后是vivo(17%)、realme(11%)和 OPPO(9%)。

印度制裁中资其实没啥必要,落好的只能是三星。中资也没必要撤,放弃利润就会便宜三星,所以要坚持下去,深耕印度市场才会更有利。

手机组装并不会提高印度组装的水平,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三星5亿美元投资新德里郊区屏幕工厂,这才会提高印度制造的科技含量。

莫迪和懂王还是有点像的,他们都对制造业很感兴趣,而且想要高端点的制造业。印度需要就业,美国也需要呀。

但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回流美国,印度制造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美国人不愿意进工厂,印度人是喜欢IT移民美国呢还是深耕制造业呢,人性其实是一样的。

中国制造要继续迈向高端,要确保产业链的稳健才是应对之道。美国要封锁我们,我们就该去继续打开大门,而非学印度搞经济民粹主义,我们曾经学过,发现真的没必要。

懂王只想搞钱,他一个房地产阔少哪是真的懂制造业,红脖子终究是错付了。

软件不硬,硬件很软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按理说印度要发展制造业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但是印度的操作很迷。

印度2015年就说要修高铁,最终竞标是日本胜出,为啥呢?因为日本提供了170亿美元的超长期低息贷款,基本就是半买半送,预计2017年起步建设,2020年最新消息是延期四年。

而比日本更显物美价廉的中资企业,却被基本被排除出印度基建市场。可能是出于什么我们理解不了的战略思维吧。

其实现在也好,基建项目投资长,回本慢,中资不准参加基建,那就让印度争取把日本坑死。

但基建绝不是印度发展制造业的唯一障碍。

印度经济结构长期是服务业占比最大,高度类似于西方国家,但是美国第三产业是金融业,而且可以独步天下收割全球资本,但是印度的三产主要是IT服务硅谷,拉动不起来国内就业。

现在H&M和Zara都在印度的邻国孟加拉国设厂,说白了就是血汗工厂,三来一补的模式,孟加拉国现在人口爆炸,对此十分欢迎。

☉虽然外界一直抨击孟加拉的血汗服装工厂

但这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Sk Hasan Ali / Shutterstock.com

这才是印度该学习的对象,印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显著带动就业,高端的外向型服务业经济,无法内生性增长,对缓解就业帮助不大。

现在这样对待中资品牌,外部投资只会更谨慎。软银一直想参与印度的电信基建,现在也在暂缓中。

更糟糕的是,印度是殖民地出身,承接了很大一部分英国的制度,没有富人的命,却先得了富人的病。比如说印度工会力量,在他们的影响下,印度劳动法极其严格,你可以理解为基本不能开除员工。

你可以说严苛的劳动法是百年来工人们血汗争取的结果云云,也是一个进步社会的标志。但资本不会这么看问题,你进步是吧?那我也躺倒不干了,企业没有做大的欲望,只能停留在单一初级产业阶段,毫无产业升级的动力。

一个时间就该干一个时间的事,欧美发达国家没有社畜,那也是靠亚非拉社畜供养出来的。一个产业链都不完善的十亿级人口大国起手就搞工人福利,那实在是说不过去。

还有臭名昭著的印度地方自治权问题。莫迪推广GST之前,印度跨邦运输货物都要交税,换句话说,国内统一市场都没有形成。

最后还有一个征地问题。

印度70%土地私有,但还有1亿人左右的无地贫民,经济不好他们就闹事,动不动就上亿人的罢工游行,现在印度农村还有大把的游击队,以至于印军宣称要打2.5线战争,那个0.5线指的就是针对游击队,对内作战也算常态化。

只要他们还活着,路修不好,停水又停电啥的,那就更是常态化了。

莫迪的野望

但是,请不要觉得我们是在调侃印度,敢于走向工业化的国家都值得敬佩,而且我们的目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认真尊重每个国家的发展意愿,也包括这个关系僵硬的邻国。

现在印度的策略是产业政策一波又一波,直接复刻我们的改开经验,补贴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手机组装厂,大搞印度版三来一补,但是排除中国零部件又能走多远呢?

☉欧美也就拍拍照,真下厂还得靠第三世界的人民

印度在疫情打击工业产能利用率下降61.5%,再加上消费税和汇率因素,小米等多家厂家在4月份宣布手机纳税额提高50%,所以小米就敢涨价,最后结果是厂家拿走建厂的补贴,消费者被转嫁成本。

所以,真的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印度要当世界工厂,要走的路还挺长的。

现在总结下印度手机制造现状:

关税大棒逼来零部件,印度不甘心当组装厂

而且据官方消息,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目前观察印度还得当一段时间组装厂,印度能不能走向真正的产业链制造值得我们关注。

500强CEO很多,但500强很少

虽然500强CEO印度裔很多,但还是美国的500强,利润还会是美国人的,不会给印度。

印度制造自成一体,不加入RCEP值得警惕

留给我们的启示:继续做大国内消费市场,内循环正当其时,外部也不能停,而且要明确制造业才是财富之源。

这些道理,印度人都想明白了,中国人还能想不明白吗?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