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厕纸的恐慌想象
听到疫情踏上自己所在大陆的时候,身在海外的小卜第一反应是找到自己的微信群,问问国内朋友们的囤货经验。
她心想着,国内城市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隔离后,朋友们应该已经总结出了最优的备货清单。果然,在群里抛出问题没几分钟后,小卜的朋友们就把必备的一些物品发了过来:口罩、消毒水、米、肉、罐头、冷冻菜和水果、牙膏…小卜因为反应快,第一时间以平价买到了这些东西,朋友们说的都对,没有一样东西囤错,之后这些物资都涨价了。
这时候,香港传出了抢厕纸的消息。小卜查了查当地厕纸生产数据:不像香港那样大部分厕纸为大陆生产,极端情况确实有可能供应链中断,自己所在的地区厕纸一直都自产自销,供需一直平衡。小卜就没想着要买厕纸。
这一念之差,可是坏了事了。
要说小卜开始的思路,在这种情况下绝对是理性的,了解供应链和供需情况后,这事看着确实不用担心。但是人们的共同想象,在某些情况下会汇集成如同洪水般的破坏力量。
一小部分人在看到世界上其他地区囤厕纸的新闻后,也开始抢购囤积厕纸,超市货架出现了临时空缺,这导致了更多人对于没有厕纸的恐惧,恐慌性购买开始了,最后形成了一个本来不会出现的状况:厕纸真的供应不上了。
这事其实也同样发生在金融史上,比如教科书级别的1907年美国金融大恐慌,这是最有名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挤兑事件之一了。
当时面对经济衰退人类的经验还是有限的,一看见财富缩水人们立马都保底割肉,取现囤货。理性上说,这时候只要稍微地加大基建,降低利率,政府尽快采取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市场情绪,是可以慢慢走过衰退岁月的。
可当时纽约银行的市场流动性出了问题,人们对把钱存在银行里这事实在放心不下来,于是开始疯狂取现。这股情绪立马扩散到全国,当恐惧成为洪水的时候,银行撑不下去了。
为了挽救银行体系,当时J.P摩根自掏腰包往银行里押进了大量现金,而且还去游说别的银行家也这么干,比如洛克菲勒,也放了不少钱去银行。当时他还给美联社打电话,通知媒体自己会用半壁江山来维护美国的信贷体系。
大鳄们都清楚,这票要是干不好,压不住大家的恐慌情绪的话,自己这半壁江山就算了没了。但就在这种压力下,摩根和洛克菲勒他们还是识大体地押宝能压住恐慌,过程中还不得不收购几个公司,以解决坏账问题。最后,紧张的情绪消退,这次危机才过去。美国政府也总结了经验,知道流动性不足可能造成金融系统瘫痪,于是联邦储备系统逐渐建立了起来。
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客观规律是:市场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甚至一部分的市场就是人的情绪。情绪会造成缺厕纸,也能让金融系统崩溃。
疫情前,各国都判断会迎来一个V型复苏,可现在人们都不相信它回来了,悲观情绪加上曾经累计的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可能会经历长期的停滞。
V型复苏,彻底没戏
4月份的时候,世界上各个经融机构和经济组织都在努力地释放积极的信号,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大部分组织都在强调本次疫情过后世界经济会迎来一个V型增长,可当时有个前提——在疫情得以完全控制的情况下。
ING Research全球的宏观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当时却说:“经济活动戛然而止,短短几天或几周内就从100骤降至0,这使预言经济前景变得极为困难。”
其实他当时说的是实话,V型复苏是被各大机构建构以理想模型建构出来的,不过,这种建构在当时也是必须的:疫情已经使各国的投资和消费出现了断崖式的暴跌。这时候要是唱衰,和厕纸恐慌、银行挤兑一样的心理机制可能会造成比实际情况严重得多的影响。抑制恐惧,是当时救市的主要目标。
在这种人为的积极情绪下,4月份的时候不少国家股市都迎来了一个复苏和增长。亚洲和欧洲部分国家对于疫情相对成功的控制,也使人们对未来乐观起来。
不少国家还逐渐解除了大封锁,这人们相信大流行只是一个短期问题。短期乐观的信念确实让市场回暖。可现在除了中国等少数防控得力的国家,人们这股心气已经彻底不见了。
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新冠感染病例已经超过了2000万,许多国家的情况还在恶化,还有一些地区开始面对第二次到来的疫情。这意味着经济随时都可能会因为疫情重来而暂停。人口恢复全球性流动,目前看来也是件道阻且长的事。这些个事实已经板上钉钉的时候,对于未来市场的希望是彻底不见了。
信心下滑就足以带来经济灾难,目前还和可悲的现实合体起来,不少经济学家都一改之前的乐观预言,转而认为人类将进入一段长期的经济停滞阶段,这个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
8月11日的时候,英国首相约翰逊对英国民众说:要过一段时间苦日子了,这段时间不会短,复苏的道路漫长、艰难。
第二天,英国统计局公布官方数据,显示英国11年来首次陷入经济衰退。至于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下跌32.9%的下跌,这是1947年美国公布季度数据以来最惨的数据了。中国还能勉强维持正增长,但比过去7%、8%的增长也慢多了。影响最大的是像广州这样与外贸密切相关的地区,无论是收入还是就业都偏瘫了一截,GDP更是被内陆城市重庆超了过去。
约翰逊说的不光对英国人,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复苏之前,苦日子可得有一段时间呢。
如果拿英国做个参考,今年4-6月,英国领工资的人少了22万,英国经济学家格雷高里(Ruth Gregory)说,这还光是个开始,明年年中估计就业率最惨的情况才到来,届时英国的失业率会从现在的3.9%上升到7%。一个人口不过亿的发达国家几百万人没工作,听上去是天方夜谭,但也近在眼前。
更大的麻烦在于,发达国家财政政策基本都逼到尽头了,利率都处在最低水平了,如果算上通胀,其实都在负值区域内。要么大水漫灌,要么继续发债,可这都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
这一透,可能就是几十年。
消费降级,有来无去
其实前两年开始吧,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开始搞消费降级了,但当时的主题是从高消费回到理性消费,可到了今天,理财活动已经成为了全力储蓄了。
今年活跃出圈的理财小组名字都和过去不一样,比如“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抠门女性联合会”,“抠门男性联合会”。
组员们精打细算单位甚至到了1元。最近流行的一个活动是7天不消费活动,大到消费品,小到吃饭,大家能不花钱就不花钱了。
这些极端省钱大法,未来几年可能是常态了。别说福利系统还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们都开始急眼攒钱了。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私营部门是提高就业率的主要部门,可封锁把服务业的热乎气都搞没了。国际上的大型公司目前裁员人数都是以百或以千计数,7月美国公司的裁员数量比6月增加了64%,预计今年单单因为新冠失去工作的人就能达到107.5万;在英国1/3的雇主计划在第三季度进行裁员,40%的私营企业表示本季度肯定会裁员;澳大利亚和中国一样,背负着三十多年经济正增长的神话,今年这是首次出现衰退,刚刚出现的失业率调查,发现失业率飙升至了7.5%,是22年来的新高。
现在凡是私营部门,都对未来预期不好,尤其需要实体交流的行业。餐饮、电影、零售、航空、旅游业,我们在中国眼见着这些行业悄悄复苏,但是走出国门,大家却一个赛一个悲观。
只要疫苗不问世,这种情绪可能将一直存在下去,而它的经济后果也是非常惨烈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加入丧心病狂的攒钱计划,企业的投资也会降低,私营部门为了有所盈余可能会将人力资本降到最低,适龄工作人口工作时长和质量将长期保持在一个低水平状态。
如果现在是一个因为自身经济情况感到压力的年轻人,那么大概率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前都不会好了,再想过几年前那种挥金如土的生活,还是比较困难。前美国财政部秘书长劳伦斯?萨默斯就说人们的经济行为会彻底改变,“把握时光及时行乐的消费态度将会变成以防万一,加大储蓄。”
情绪是市场的一部分,而且不移意志为转移的那部分市场,本身也有结构性问题。
劳伦斯?萨默斯在2013年的演讲,最近也被拿出来重提——很可能,全球利率趋于零的趋势从未结束,2008年以后的经济短暂复苏仅仅是一个周期性上扬,其实世界经济在走入一个长期的停滞阶段。
人口断崖、分配不均、中产阶级不耐受、底层贫困,其实早晚会削弱消费需求,人类之前离大衰退就差一场危机,现在导火索点燃了。
V型复苏可能根本没指望,全球经济进入的是L型发展阶段。
长期停滞,已成事实
其实在一战和二战间,一些经济学家就观察到一种现象:其实经济萧条持续了很长时间,经济复兴也比想象的漫长。
从1920-1929年间,工人工资只涨了2%,生产率提高55%,农业部门却出现了谷贱伤农,以及收入过低的问题。不少人猜测,如果不是二战,政府支出被迫大幅增加,可能人们没法正常走出大萧条。
最近人们在观察美国在2008年之后的经济表现,再次提出了这种想法:美国当时短期的复兴还是来自于财政政策,当时推进了《累退税法案》,用退税增加消费,财政增加了赤字,才降低了失业率。
可是大的结构性问题没有变:人口增速放缓,消费需求不断降低,如果全世界范围内不迎来新的婴儿潮,或者加速中产阶级的产生,那么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
中国的具体问题也是一样的:人力资本上升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匹配,产能过剩,总需求低。
如果说有什么政策真能治标又治本,那就是发达国家颁布强制生孩子的政策了,而这并不可能。所以大概率,大家要在目前这种半死不活的经济中死挺很久。
现在所有的政府都背负着巨大债务,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利都近于或低于零利率的水平,政策空间已经到极限了,最严重的失业潮现在还没有到来呢。中国好就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凯恩斯主义玩得溜,但还能有多少释放的空间,那就不好说了
对于未来的预期呢,来自英国“支点”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加文·戴维斯给的很实际:所有发达经济体,都可能进入日本的状态:企业和个人将面对高付出,低回报。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为了盈利可能会更凶猛地剥削员工。
一言以蔽之:内卷。
到时候回头再看看996,可能还真是福报。按说互联网行业因为研发投入高,迭代快,人力资本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但在经济长期停滞的情况下,很可能反而下降。
公务员考试大概又会热闹起来,铁饭碗这时候看起来又是个好选择了。
至于政府,只能不断地增大债务,拉高国内生产总值。现代货币理论的发明,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迎合这种新的需求:在没得选的状态下,政府持续欠债去刺激就业和生产,不见得会有坏结果,只要生产率和消费量能上去,债务扭曲就扭曲吧。
及时享乐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接受了让现在的人活下去,未来人背点债没关系的逻辑。可惜这套理论的应用目前看对现实的帮助也并不大。
面对问题先要接受问题:V型复苏它根本不来了,我们要搞明白在L型状态下,怎么能好好活下去。
参考文献:
胡越云. 美国 1907 年金融危机中纽约清算所反危机机制失效原因及其启示[J]. 东南学术, 2010 (3): 77-85.
长期停滞,已成事实 - 金融与发展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季刊 -2020年3月号·第57卷·第1期,17
英国陷入衰退 就业市场“风暴前的平静”尤其堪忧. (2020).BBC News 中文. Retrieved 13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uk-53750246
The effects of Covid-19 could deepen secular stagnation. (2020). Ft.com. Retrieved 14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ft.com/content/d60cdc40-9fec-11ea-b65d-489c67b0d85d
Job cuts announced by U.S. companies jump 54% in July: report. (2020). U.S.. Retrieved 14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economy-employment/job-cuts-announced-by-us-companies-jump-54-in-july-report-idUSKCN2521N5
调查显示英国三分之一雇主计划本季度裁员. (2020). Finance.sina.com.cn. Retrieved 14 August 2020, from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0-08-10/doc-iivhvpwy0161360.shtml
8月13日要闻:澳大利亚7月失业率升至7.5% 维州新增278例 . (2020). ABC中文. Retrieved 14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020-08-13/news-briefing-08-13/12550982
诺奖得主对于经济“长期停滞"的观点. (2020). 智堡 Wisburg. Retrieved 14 August 2020, from https://wisburg.com/articles/180546
专家认为:新冠疫情或加剧长期性经济停滞 - 楠木轩. (2020). Nanmuxuan.com. Retrieved 14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nanmuxuan.com/economy/gex
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2020).Sic.gov.cn. Retrieved 17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sic.gov.cn/News/611/9775.htm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