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入侵法国,荷兰为什么用“洪水”防御德军?

1940年5月,德军在“曼施坦因计划”基础上,修改的“镰割计划”堪称完美。其中,能否将英、法联军主力调往荷兰、比利时,是该计划成功的关键。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德军A集团军群突破阿登山区后,长驱直入消除障碍。

尽管荷兰、比利时坚守中立地位,但对德国的防范由来已久。不仅在边境上修筑坚固的要塞,而且建有各类反坦克壕沟,甚至在危急时刻不惜开闸放水等措施。这对蓄势待发的德军来说,如何迅速征服这些低地国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破解荷兰的“洪水防御”。

1940年5月,针对德军在边境地区的威胁,荷兰迅速做出反应。一面宣称自己的中立国地位,一面向德国外交部提出抗议。不过,他们对“御敌于国门之外”还是充满了信心,不仅有盟军的支持和坚固的防线,更有令人生畏的“洪水防御”。

原来,荷兰很大一部分国土是由“围海造田”而成的, 25%的国土位于平均海水面以下。也就是说,一旦开闸放水,有近一半的国土将被淹没。但同时,作为阻挡外敌侵略的有力武器,“洪水防御”也是荷兰引以为傲的防御措施。

作为“镰割计划”的第一步,德军B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攻占荷兰、比利时,并引诱英、法联军主力调往该地区。尽管原先的装甲部队都调给了中路的A集团军群,兵力大为削减,但有两个精锐的空降师用在了荷兰方向,实施特种作战。

这两个师,一部负责攻占桥梁、机场等战略要地,并等候与地面部队回合;另一部直接占领其首都,控制政府大楼及俘获荷兰女王,加快战役进程。5月10日凌晨3点30分,德军对荷兰的进攻全面展开,首当其冲的就是夺取机场。

然而,德军空降的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空降兵偏离了目标,对首都的进攻也一时陷入僵局,致使荷兰女王和王室成员、政府大臣有时间坐船逃亡英国,在伦敦成立了流亡政府。“群龙无首”的荷兰军队,终于在第5天放弃了抵抗,正式投降。

由于动作太快,德军根本就未给荷兰军队实施“洪水防御”的时间。实际上,水战在古代冷兵器时期或许有用,但在空地一体、协同作战的新战法面前,丝毫不起作用,尤其是面对空降等特种作战,更是不知所措,失败是一定的。

无独有偶,比利时也败在德军的空降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抵御德国的侵略,西欧各国在与德国相邻的边境上修筑了坚固的防线。法国修筑了著名的“马其诺防线”,荷兰拥有哥雷比-皮尔防线;比利时更是依托艾伯特运河建立了防线,埃本.埃马尔要塞是该防线的核心。

该要塞修筑在陡峭的河岸上,并据此控制着艾伯特运河和马斯河16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渡口,同时,以此为中心修建了与马其诺防线相媲美的碉堡群、反坦克壕和各类防御阵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之一,被誉为比利时的“东大门”。

尽管埃本.埃马尔要塞坚不可摧、固若金汤,但其防御重点是地面进攻。也就是说,来自空中的威胁,要塞的防御力量几乎为零。只需派出一支空降部队,在其头顶发起进攻,要塞防御将瞬间瓦解,守军也会遭到“灭顶之灾”并束手就擒。

就在德军轰炸荷兰的同时,远处猛烈的轰炸声,也提醒着守军要严密防范德军的轰炸机,但宁静的夜空听不到任何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就在守军纳闷的时候,41架德军滑翔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要塞顶部,一时间,守军哨兵惊得目瞪口呆。

滑翔降落后的德军,反应十分迅速。他们一面解决了哨兵,一面按战前分工,对炮塔、碉堡、坑道入口等进行爆破作业,不到10分钟就控制了要塞顶部的表面阵地。而要塞里的守军只听见爆炸声,却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一时慌乱一团。

与此同时,德军地面部队从正面发起进攻,顺利突破比利时防线。而要塞守军在德军不断的爆破中,以及手持喷火器的攻击下,仅坚守了一天就被迫投降。这一战,德军以伤亡25人的代价,在30小时内拿下了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

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攻陷,预示着比利时的“东大门”被彻底砸开。让英、法联军高级将领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坚固的要塞轻易而举地失守?尤其是法军将领,他们开始将这种担心放在了“马其诺防线”,不安的情绪萦绕在他们的心头。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