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地区因长江下游南岸的黄埔吴淞两江汇合而得名。这里城镇密布,河流纵横,又靠近东海,向西屏卫民国首都南京。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展开,这里早晚会成为双方争夺的战场。
1937年7月下旬,驻扎在上海的日军不断以士兵失踪等借口,要挟国民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队,并撤销所有防御工事。在遭到严词拒绝之后,驻扎在上海的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命令日军舰队驶入黄浦江。一时间淞沪上空战云密布。
日本人在上海经营已久,实为巨大的隐患
淞沪会战,和会战中最惨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淞沪会战的爆发
从当时的国内战场大局来看,国军将领普遍认为日本准备进关后将兵力集中在华北,与中国主力军队大规模接战,消灭其有生力量后南下包围,从而赢得战争。在华北平原,装备和军种协同劣势的中国军队很难抵挡日军的冲击,抢在对方之前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中下游做好准备并发动决战,或许对中国抗战大局更加有利。
鉴于此国军高层决定,倾全力在淞沪地区应战。
所以在会战初期,中国军队就调集了精锐师团欲一举歼灭驻沪日军,继而迎战前来增援的日军。无奈日军依仗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海空优势久战不退,形势陷入胶着。
首先是拿下在虹口地区的驻沪日军
而后续日军登陆进攻方向也直指虹口
8月23日,日本援军在长江沿岸强行登陆,中国军队反而从攻势转入守势。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军只得从全国各地抽调军队与日军主力进行正面对决。
一·二八事变中的日军海军陆战队
战斗持续了数月,中国守军在日军强大的攻势面前渐渐显示出颓态,罗店,杨树浦等重要阵地相继失守,中国军队退守大场一带继续抵抗。
中国军队机枪阵地
然而日军凭借强大的陆海空火力优势对大场中国守军展开一体化打击。停泊在江面上的日军战舰将炮弹一次又一次砸向守军阵地,177架飞机在大场上空投下160多吨炸弹,大场四周被毁殆尽。最后日本陆军以坦克开道,顺利突破防线,大场宣告失守。
大场失守后,位于苏州河北岸的中央兵团因腹背受敌,只得忍痛放弃北岸及江湾阵地,向苏州河南岸转移。但在全军撤退到苏州河南岸之时,蒋介石突然意识到11月初就是国联会议,各国代表将接受中国的控诉。想要获得国际支持,苏州河以北的阵地绝不可不战而弃,必须表现出中国军队的抗击决心。
美国媒体所发表之宣传照片《中国娃娃》
苏州河是一条上海通往后方的内河动脉,一般物资经由苏州运河往内地,同时内地的土产与农作物,也经由苏州河运到上海。河虽然有百米之宽,但是河床很浅,导致水道淤塞,污乱不堪,只有在涨潮时舟楫方可通行无阻。
苏州河、租界区、四行仓库
沿河设立的建筑物并不少,但大多是外来移民自造的简易民房,或是万万动不得的租界建筑,能够作为军事据点的建筑物不多,四行仓库是其中之一。这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堆栈,墙体坚固,可以用于防守。
四行仓库周围的地图
第88师孙元良部524团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该团主力一个营约800人据守于此,准备为国民政府打出绝地反击的威风。
中国不会亡
10月26日午夜,谢晋元率领的第1营官兵完成掩护任务后,立即进入四行仓库,对原有的防御工事逐步进行加固。尽管谢晋元刚刚从旅部下来,和麾下官兵还不熟悉,但共同的任务将他们的命运绑定在了一起。
八百壮士之首
第二天上午,日军往闸北搜索前进,当他们来到四行仓库两边的时候,遭到了来自仓库防御工事内中国守军的突然袭击。日军以为中国军队已经彻底从苏州河北岸撤退了,在行进时放松了戒备,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一支中国军队,一时被打懵了。
但惊吓没有持续很久,日军反应过来以后稍作休整,立刻开始对四行仓库发起猛攻。四五十个日本士兵冲到了仓库跟前,与外围的守军对射。中国守军拼死反击,逼得日军后撤。
见一时无法攻入仓库,日军便将仓库团团围住。用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向四行仓库内的中国守军喊话,要求他们缴械投降。但这显然无济于事,中国守军火力不停,甚至击毁了日军的喇叭。
我们的喇叭则继续嘹亮
招降不成,日军又抽调了坦克从西边发动对四行仓库的进攻。守卫这里的2连凭借着事先构筑的外围工事奋勇还击,无奈血肉之躯无法抵挡钢铁,阵地最终还是失守了。仓库内的守军纷纷集火进犯的日军,击毙大量协同坦克推进的步兵,但坦克仍顶着枪林弹雨缓缓驶近仓库大门。
如果大门被坦克撞开,日军的后续部队就会鱼贯而入,这样这最后一个据点也将会失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位身缠炸药的壮士从五楼窗口纵身一跃,用自杀性袭击炸毁了快要接近大门的坦克。
800壮士用自己的生命守卫着这最后一个据点。
八百壮士中的三名
由于毗邻租界,每天苏州河南岸的观战者有好几万人。四行孤军浴血坚守的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传遍了全国。何香凝老人得知消息,专程来到苏州河畔,向四行仓库的勇士们遥致敬意。租界工部局的英军司令史摩莱特也对四行守军给予了高度评价,说道“我参加过欧洲战争,我没有见过这样英勇的军队。”
当天夜晚,上海女童子军杨慧民与著名记者曹聚仁冒着生命危险一起进入四行仓库,将一面中国国旗插到了四行仓库屋顶。此时闸北地区已经全部被日军占领,到处悬挂着血腥的太阳旗。
战火中的上海居民看到高达七层的四行仓库依然飘扬着中国国旗倍受鼓舞。“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悲壮高昂的歌声响彻云霄……
杨慧明只是上海众多民众抗日救亡团体中的一员,她冒着生命危险送国旗,表明了中国人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同仇敌忾,不惜一死的抗日决心。
这一期间,从事抗日救亡的团体共有180余个,从政府机关人员到洋行职员,从产业工人到民族工商业者,从教师到学生,从艺人到报人,从农民到城市贫民,从职业妇女到老人儿童,从基督信徒到寺院僧侣,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团结面之大,都是上海人民运动中前所未有的。
从上海公共租界建筑物中所拍摄的四行仓库
悲惨的结局
由于仓库紧邻租界,日军无法动用舰炮和飞机对仓库进行轰炸,这也给守军赢得了不少时间。四行孤军依托着有利地形击退了日军6次进攻,赢得了人们无限的同情和支持。
只能靠步枪打飞机
各国租界人员通过外交途径照会中国政府,要求从人道的立场下令孤军撤退,以避免无谓的牺牲。外邦的妇女代表也向宋美龄要求中国军队撤退,甚至可以退入租界暂避。
四行孤军完成了他们的任务: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也进一步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在收到上级的撤退命令之后,战士们在子夜整装撤离。
按照约定,史摩莱特将军指挥英军桥头堡的小钢炮打灭了日军的探照灯,随之部队依次冲过北西藏路,冲过苏州河上的垃圾桥。恼羞成怒的日军见状立马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桥头,在枪林弹雨之中,不少壮士倒下了,营长杨瑞符的左腿也受了重伤。
但“八百壮士”残军最终还是撤离了四行仓库进入了租界的孤军营。
往公共租界撤退的四行孤军
当两军主力在上海北面鏖战之时,日本统帅部下令从华北和国内抽调3个师团等部队共约12万人组成第10军,投入淞沪战场。但他们并没有在上海北面登陆支援正面进攻部队,而是利用其所掌控的绝对的海上机动权,绕到了上海南面也就是驻沪国军主力的侧后方,在金山卫一带实施登陆,准备抄袭驻沪中国守军的后路。
与此同时,日军第16师团在江苏太仓白茆口登陆成功,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与第6第18师团形成合拢之势。苏州河北岸的六个师团于10月31日强渡苏州河之后迅速向两路登陆日军靠拢,淞沪地区剩下的50万官兵顿时陷入危险境地,再不撤退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四行仓库纪念馆
11月8日晚,南京军区命令第三战区各部实行全线后撤。日军得知中国军队后撤的消息之后,派出空军对撤退军队狂轰滥炸,地面部队穷追猛打,大撤退最终演变成为全面大溃退。
日军轰炸后的废墟
11月19日苏州失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就这样淞沪会战宣告失败,沾染着中国人民鲜血的军国主义太阳旗像烈火一般烧毁了江南的锦绣安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