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看了《巴比龙》这部电影,我情不自禁的想起来另一部越狱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和《肖申克的救赎》是类似的故事,同样是被诬陷入狱,同样是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洗清罪名。在法律不健全、社会不公平、哭诉无门的时候,只能自认倒霉,或者奋力一搏。男主选择了后者,他从进去的那一刻就开始策划越狱,因为隔着狱栏看大海,能闻到自由的气息。
《巴比龙》是一部很规整的越狱片,影片翻拍自1973年史蒂夫·麦奎因与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同名经典越狱电影,讲述了湖南哥饰演的职业扒手亨利被人陷害杀害一名皮条客,从而流放至大海环绕的法属圭亚那的监狱服刑,因为胸前有一处蝴蝶纹身,所以同窗狱友都叫他“巴比龙”。
“冤狱”也可以换成一切不公平待遇,你可以选择算了,也可以像巴比龙那样不服软、不服输、刚到底。这就是为什么巴比龙说:这是他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的故事。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为了讨一个说法,为了告诉人们自己没有做错、不需要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受惩罚,他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实现它。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就是信念的强大。
《巴比龙》就是现代的西西弗,这种越狱比肖申克来的更贴近人生。我感触最深的是巴比龙看见警察后,不独自逃跑,而是回去告诉德加。德加曾经帮助过他,他就会一辈子铭记。从小偷小摸,到知恩图报,当年的小混混在时间和岁月的洗礼下终于成长为真正的男人。最终德加没有跟巴比龙走,因为德加不想拖累他。
在人生的低谷,看上这样一部电影,就像喝了一壶美酒,在醉意中感动自己,或许是因为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典狱长问巴比龙,你是为什么而活,望着巴比龙那清澈的眼睛,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想飞之心,永远不死。不像现代高科技越狱电影,很纯真单纯的越狱想法,数次越狱,伴随着的是痛苦的代价,纵然如此,也无法磨灭想飞之心,希望!三次越狱,最后恶魔岛一别即永别。
拥有最强大的意志,才能拥有生命的全部,在影片后半段经历风暴居然活了下来,以为风平浪静可以开始新的生活,没想到又被抓了回去,原因还是坚持自己的“契约精神”,连观众看了都沮丧,更不用说事件本人越狱八次的事实。确实印证了那句话,在苦难面前方知人格的高低。湖南哥真是专注各种人物传记电影。
在原著面前,《巴比龙》算是现如今拍传记片所有能够做到的了,现如今传记片哪能有那么多不疯魔不成活。身处监狱里必须拳拳到肉,以暴制暴,结成小团体就会偶有灵感的火花闪光,合起来却又是实打实的男人之间的基情故事。你可能过不了秋天,但你可以跨越大海。
对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我已经无法分辨是该赞美编剧呢还是体制本身,用沉默和黑暗击垮一个人的意志,这个手段实在高明,一种如同《肖申克的救赎》的人性自我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的篇章,漫长的越狱过程和无数次的梦想破灭,那自由自在的海洋伴随波浪能安慰多少羁绊的心灵?想来,当有了越狱这个念头的时候观感就已经被提前来了。
巴比龙第一次被单独囚禁时的氛围营造让人坐立难安,通过光影和声音把观众逼到极度压迫的氛围,第二次越狱的过程看得人触目惊心,节奏的把握,摄影的掌控都太好了,巴比龙一直没有放弃过越狱的想法,人物一直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的过程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而德加的转变也同样令人惊喜,被体制同化的过程极具戏剧张力。
另外赞一下巴比龙和德加的人物关系,表面上俩人是一种精神支柱,德加的椰子给了巴比龙坚持下去的意志,巴比龙的坚持给了德加坚强的勇气,可是导演表现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依赖感,甚至已经超越了友情,接近爱情,可这种情感的转化却在某种层度上表现了男人间一种一直不被看见的情谊。
不管怎样,作为逃狱类型片,足可以媲美《肖申克的救赎》,根据真人事迹改编的背景,又使得段落情节更富传奇色彩,人物性格丰满真实。尽管比不上1973版的经典,单凭屡战屡败的段子,也可以时不时拿来反复打磨。
主角越狱的过程反复周折,电影再现了这个过程,包括越狱的困难、准备、行动、意外等。这可能是观众看起来有趣的地方。但它触及了一个很有趣的议题,即人,作为个体,与时代对抗、与体制对抗、与自然对抗时,那种渺小、悲壮,以及对抗中人性的不屈和伟大。可惜没有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