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的二战电影,希特勒最后的12天,不煽情也让人深刻铭记吗?

这是一部冷峻的二战电影《帝国的毁灭》,真实,细腻,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二战。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如此客观冷峻的二战电影,非常少见了。我希望看到一部真实的历史的样子,不可以煽情不歪曲意义。这样角度的电影对我来说正正好。非常钦佩各位欧洲演员的精彩表演。

《帝国的毁灭》是非常精致的一部反映二战的片子,刻画的希特勒及其一帮亲信形象丰满,至少我认为是比较客观的。许多人都是被动的卷入那场战争,看不清未来、辨不清是非,以致于帝国没落、元首的自杀后,他们依然无所适从。从第三帝国的角度看二战,别有一番感悟,希特勒是可恨的、狂热纳粹是可悲的、德国将领是可敬的、民众是可怜的,如此战争片更能赤裸裸展现战争的残酷。佩服德国人能对自身历史有如此深刻的反省。

这部电影让我不断想起安塞姆·基弗的作品。阿尔伯特·斯佩尔的角色塑造得很好。里面那个德国小男孩,想必就是导演安排在电影中对战后德国的象征。按年龄,那个男孩,应该比基弗大一代人。角度单纯、气质沉厚、不矫揉造作、难得的德国二战电影。

《帝国的毁灭》没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作文章,而是以一个希特勒身边文员的视角对其视野所见描述了在大厦将倾时的众生相,较为独特。可惜中间一段过于沉闷且冗长,但展示出希特勒别样一面还是挺有意思。在毁灭之前意志已然消沉,与爱娃的爱情也终于得以明证,虽感慨却无法让人忘却那些因二战而亡的生灵。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埃尔加在二战结束后作的大提琴曲,悲伤又浪漫,深沉中满怀希望。所有人都抱着把这场战争当成人类世界的最后一次战争的信念,一切都结束了。我想,作为中国人来说,我们对于二战最深刻最痛恨的是日本人,并不是远在欧洲战场中的纳粹。我们对于纳粹的认识和了解,都是通过西方国家的各种宣传。然而,西方在直斥希特勒同其纳粹党的时候,为什么就不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来思量一下日本人在我国做的事呢?这是一个反思的东西。

二战题材和反映到希特勒的电影中,这部纪实性的反思影片印象比较深刻。一直敬重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和面对历史的勇气,本片并未丑化和妖魔化希特勒本人,导演通过客观冷静和人文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他普通人的一面。主演和导演对于人物的塑造真实细腻。当看惯了胜利者的历史时候,该是时候体验一下真正的战争,另外偏重对希特勒和ss的刻画我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栩栩如生最成功的一部。

虽然从传记电影的角度去讲述,本片也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剪辑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到位,希特勒的奥地利沙哑口音还原得很好,歇斯底里时候的声音连老德国听起来都有些吃力,战争场面不能算壮观,只能说是逼真地还原了一些场景,疯狂和破败错落有序。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以极近客观的角度再现了纳粹德国大厦将倾的最后岁月,从身为元首的希特勒到底层的平民,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在此中是如此沉重而深刻,电影并没有去美化任何人,它只是在尊崇历史的基础上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苦难,以及战争中丑陋的人性和良知展现出来,以此对战争的原罪以真正的警钟长鸣。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歇斯底里的迷信信仰,只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当炮弹飞跃在街道上,当子弹穿越大脑时,大概只剩下残酷和灭绝。希特勒不是恶魔只是普通人。他的恶是众人合力的结果,没有人天生就是独裁者。活着的人只是简单地在精神与肉体上将一个束手就擒的纳粹投资揪出来示众,从历史的废墟引渡到现实的广场,让他为一个时代的错误负全部责任。

这部电影就是对帝国覆灭的精心还原,从希特勒的约见、疯狂、暴躁、臆想,到他身死焚尸,每个段落都是情景高度真实的艺术再现。这里剪辑并不要求多华丽多机巧,长篇直叙下帝国一步步的崩解毁灭足够冲击力,如最伟大母亲给子女喂药的死静镜头,没有比这更符合的手法了。结尾女主角驾驶单车于夕阳下,也算是ZZ正确吧。

这部片子最精妙之处就是保持对希特勒人物形象的客观,没有恶魔化,没有渲染。自杀,这种违背人类本能的行为在一个群体中普遍发生,这样的群体成员是否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多发挥,脱离更多人类本能和本性?是一种异化还是一种进化?以贴身秘书的视角切入希特勒死前最后时刻,无疑是导演最高妙的安排所在,人处在罪恶之中往往不知其罪恶之深,深处人性的炼狱之中反而自以为自己就是救世主,荒诞而真实,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不煽情却让人深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