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是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就是波兰国家命运的缩影,影片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以及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波兰的二战场景,看似冷静却又是最可惧的。而人活下去的信念到底能有多强大,恐怕不到死神擦肩而过的关头是无法预料的。如果说一部电影能给人信念,那《钢琴家》就是这样。
影片的格调冷静克制,演员的表演内敛细腻,以一个音乐家的角度看战争依旧残酷!日记式的片段构成全片,音乐和围墙作为自由和禁锢两种象征贯穿了战争的整个过程。刚开始时平和写实,然后层层深入,从容大气,看到最后却能感受到灵魂的震撼,不仅是男主,还有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战争的恶,人性的善,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战争片并不一定要像国内的战*狼之类的用力过猛。犹如钢琴一样的缓缓的节奏,也能拍的很经典。《钢琴家》是一个美丽的和极其黑暗的故事关于一个男人如何坚强的求生。这也是对波兰艺术家的赞颂,通过肖邦的音乐,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呼应(遵循波兰斯基通常的故事框架)。波兰斯基对战争进行了令人震惊的视觉描述。生存的确是一种特权,尽管它在今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钢琴或许只是这个需要活下来的波兰人继续生活的资本,然而坎坷的生命在战争中渺小脆弱,也有危急时刻以技保命的挣扎向前,这种肃杀与恐惧得以在大师的镜头下完全展现。其实内容和钢琴关系没那么紧,只是一个犹太人在二战中如何生存和逃亡的真实故事,至于最后的德国军官对于斯皮曼的帮助可以看做是惜才,也可以看做对于战争无辜者的同情,是和钢琴家的身份有关系的。
导演把战争的残酷拍出来了,还有那种流离失所的恐惧,不能用语言描述,战争也许结束了,艺术和文明也许会永远留下。但人们践踏同类的暴行真得会永远消失吗?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没有模式式的坏人和好人以及弱者,在那个年代善与恶的对立不是存在于两个开战国之间,邻居对犹太人的欺辱、冷漠更让人悲哀,而来自敌国军人的帮助给人们的撼动更大。所以原著中作者说:不能仇恨整个民族。这个主旨导演做到了,没有对历史的真相进行阉割。
电影本身就如一曲感伤的肖邦,流畅自然地穿梭过残暴与鲜血,一直在酝酿高潮的前奏,最终却平铺直叙地收尾,直接让你在意犹未尽的同时体会到战争与命运轮回的无始无终。一边是自我蚕食挣扎的生,一边是目睹他人绝望的死。电影的复杂性不在于正义、苦难或者残酷的背景,而在于战争之中人们依然因其生命的复杂而被左右和控制。所谓宿命,既是命悬一线的咬牙坚持,又是冥冥之中的上天注定。
战争几乎摧毁了他所有的骄傲,废墟中求生的日子里他如行尸走肉,只有当手指掠过琴键,音乐再度在耳边流淌,他的尊严与梦想才再度清醒过来。导演对故事的掌控力简直可怕,情绪传达得相当到位,电影时长两个半小时却毫不拖泥带水,每一次转场都处理得干净利落。前半段主角视角下的难民群像触目惊心。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二战影片,从窗口被直接扔出去的轮椅老人,帮助男主且痛恨德军行径,但又一直在升职的德国军官,都令人印象深刻,战争中人性都被无限放大,很多事情已无法简单用对错判断!有不短的一段时间,影片基调缓慢压抑,没有声嘶力竭,而是在隐忍中渲染恐惧的情绪,在房间中等待接济的那段时间,让人止不住的想,是什么把人性,把我们引导到这般境地。
罗曼·波兰斯基用冷静(甚至是冷酷)和精准的视角再现了那场生灵涂炭的杀戮。被吞噬的不仅仅是无数的生命,还有被彻底粉碎的艺术和文明。但即使在那个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些的微光存在,热爱萧邦的纳粹军官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帮助了钢琴家,这就是人性。
这部电影或许是犹太民族对纳粹暴政的控诉,是人类对战争暴行的控诉。人性是美的,犹如空城里奏出的钢琴曲。某种程度上可以媲美《辛德勒名单》。最刺痛的是那被直接丢出阳台的坐轮椅的老人。影片的结尾让整个故事的基调上升了几个层次,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映二战反映犹太人与纳粹的影片。人性是很美的,当然,人生的际遇变幻各有轮回。
一场传奇的逃生故事,一个人极致的求生意志,男主模仿着弹奏钢琴的几个镜头实在太揪心,直到最后,情感才在波澜不惊的画面和琴声下彻底释放。而电影本身,也是一篇无声的钢琴曲。波兰斯基的隐忍克制太适合此片,冷峻的镜头展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波兰斯基的经历让这部电影更有深层的意味。垂死挣扎的活着。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战争来时。任何人的意志都受到扭曲。毫无例外,人就这样一步步在战争之中沦丧,幸而有音乐在治愈我们。战争是人性败露的时刻,更是人性闪光的时刻。不论世界如何改变,总是会有善良的人来真心对待周边的一切!艺术,不仅仅是人的追求,更应该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