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两国对德宣战。此时,在马其诺防线集结的英、法联军达90个师,而对面齐格菲防线驻守的德军只有28师,具有压倒性优势却迟迟不进攻。难道英、法两国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顾虑和隐情吗?
一是,尽管张伯伦等人在遭到德国元首的戏弄后,彻底认清了德国人称霸欧洲的野心,但长期采取的“绥靖政策”,致使德军在“温室内爆炸性成长”,总兵力已达400多万人,坦克、飞机等先进武器更是令人炫目,军事实力不能小觑。
如今,英、法联军在西线集结了100多万兵力,但其内部为了争当“老大”,不仅在出兵多少方面斤斤计较,而且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致使军事行动的展开效率低下,两军的协作精神差强人意,这样的战斗力如何与德军抗衡?
二是,“绥靖政策”的阴魂不散,在英、法两国高层的认知里,依然想当然地认为,德军进攻波兰,定会触动苏联的根本利益,苏军不会坐视德军压境,从而引发苏、德两国走向军事对抗,到那时再动手或“坐山观虎斗”,获胜的把握更大。
更关键的是,波兰军队实力不弱,战役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甚至在欧洲,仍有很多人坚信波军完全可以抵御德军的进攻。到那时,在双方形成对峙、僵局的时候再出兵,就像一战时那样,让德军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
殊不知,战役一开始,整个世界都领教了德军“闪击战”的厉害。在空地一体、协同作战的打压下,德军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快速推进,在波兰境内长驱直入。而波军毫无还手之力,防线瞬间崩塌,整师整军地投降,仅过6天败局已定。
这样的战况,自然也震撼了英、法联军。与其冲出去送死,不如依托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将德军阻挡在国门之外。也就是说,开战之初,英、法联军还有炫耀武力的想法,现如今就是凭险据守、不敢妄动了。当然,这也是德国元首最想看到的结果。
“奇怪的战争”。
从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进攻法国,英、法两国在马其诺防线集结了上百万的部队,却“静坐”了8个月,被称为“奇怪的战争”。不过,尽管德国元首算准了西线的英、法联军不敢轻举妄动,但也不得不防,他命令西线德军“决不开第一枪”。
于是,在东线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而西线双方在莱茵河隔岸相望,谁也不愿开第一枪,倒是双方的高音喇叭你来我往,争得“脸红脖子粗”,相互抨击对方的行动都是徒劳无益的,劝说对方撤退。双方官兵都在工事里呆着,等待进攻命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官兵们对此越来越麻木。有的光明正大地跳出战壕晒太阳,有的跳到河里洗澡,甚至有的进行秘密交换,法国的葡萄酒和德国的啤酒,成为双方士兵喜欢的“畅销货”。这么和谐的气氛,军官们却不认同,生怕惹出事端。
法军在前线设立了军队娱乐服务处,增添了许多文娱器材,巴黎的歌舞团频频到前线慰问演出,法国政府更是送来了1万只足球。尽管双方官兵对战争的看法不一致,但对足球的理解显然一致,河对岸的德军,常为法军的足球比赛摇旗呐喊。
夜晚的莱茵河安静得出奇,除了偶尔走过的巡逻兵,白天“忙碌一天”的士兵们,早已沉睡在梦乡中。直到有一天,一名巡逻士兵被流弹击中身亡,打破了自开战3个月以来,西线“零伤亡”的记录,但双方并未因此紧张起来,依然平静。
不过,如果说英、法联军完全没有进攻,显然是委屈了他们。就在波兰战役进行的一周后,法军前沿部队在24公里宽的战线上,以营为单位小心翼翼地向德国境内推进,一周只推进了8公里,占领了20多个空无一人的村庄,便不再前进。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也没有发生战斗,遇到的德军更是“一触即溃”。这样的情景,让进攻的法军更加不敢前进,担心会遇到什么埋伏。一周后,法军按照命令原路返回,德军重新“夺回失地”,一场“假进攻”的闹剧就此收场。
与其说是一场试探性进攻,倒不如说“宣而不战”不好听,摆出一副对波兰援助的姿态,装装样子。不管怎么说,正是英、法联军的“不作为”,成全了德军在占领波兰后,有时间将主力西调,并完成了实施“曼施坦因计划”的所有准备。
法国投降,让人惋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