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社恐”们,才是最会解读社交信号的一群人?

好友要去新公司报道,他跟我抱怨,说自己一向社恐,特别害怕要和新同事社交。于是我自告奋勇给他发了许多社交技巧,比如,怎么辨认出社交过程中的信号、怎么沟通,等等。

没想到好友谢绝了,说这些他都明白,他认为自己就是“太懂了”,太能分辨出社交过程中对方是不是喜欢他,所以才会社交焦虑。

这让我很困惑:所谓社恐,到底是一些人说的那样,源于读不懂社交规则;还是像朋友说的那样,因为太了解,反而处处谨小慎微?

01.

社交焦虑,

可能是因为不会看脸色,

也可能是因为太会看脸色

一个你可能很少留意的事实是:在和他人社交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一直在对他人“读心(mindreading)”,即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在分析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并根据解读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回应。

而在多数情况下,他人的面部表情会反映出对方的情绪状态,因此,能不能从他人面容中准确解读出对方想传递的信息(俗话说,“会不会看脸色”),会影响我们的社交体验。

关于看脸色能力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学领域存在两种理论:“社会认知能力缺陷理论”,和“高社会认知能力理论”(Nikolic et al., 2019)。

  1. 社会认知能力缺陷理论(Socio-cognitive Deficit Theory)。

    根据该理论,人们会社交焦虑,是因为他们“看脸色”的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对他人的解读不准确。比如将他人的拒绝解读为“他们挺喜欢的”。于是在社交过程中,他们会更频繁地发现自己似乎“说错了话”,或者遭到莫名其妙的拒绝。长期、反复的社交受挫,又让看脸色能力差的人们畏惧社交场景,害怕自己在未来的社交情景中再次碰壁。

  2. 高社会认知能力理论(Advanced Socio-cognitive Ability Theory)。

    该理论认为,尽管社会认知能力强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进而会采取更合适的社交方式,但高社会认知能力也有一项副作用:它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换句话说,这让人们对他人的评价更敏感,更容易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他人关注和评价,而这种高度的自我意识,才是引发人们社交焦虑的“元凶”。

设想一下,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你会一直想“TA皱眉了,TA是不是觉得我不行”,岂不是会压力很大?这就是高自我意识导致的社交焦虑。


02.

轻松社交的秘诀:

会看脸色,还得脸皮够厚

那么,这两种理论是不是符合现实呢?对此,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实验。

研究团队招募了105名儿童作为被试。在评估了ta们的社会焦虑水平后,研究人员让被试进行“从眼中读心”(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ask)测试。在测试中,被试被要求浏览28张不同人的眼部黑白照片,每张照片都表现出某种情绪状态(比如,开心、惊讶)。照片下有四个选项,被试需要选出他们认为哪个选项最符合照片中的情绪状态。正确率越高,意味着被试的“读心能力”越强。

接着,研究团队测量了被试的脸红程度。因为脸红与自我意识水平有关,自我意识越高、对他人的评价越敏感,越容易脸红。

于是,被试们脸上贴着测量脸红程度的仪器贴,被要求在台上表演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而且,研究人员还告诉被试,当他们歌唱时,底下会有一位女士录像,还会把录像带交给一位专业歌手以点评他们的表现。(好羞耻play啊有木有!)实验场景。截图自Nikolic, M., van der Storm, L., Colonnesi, C., Brummelman, E., Kan, K. J., & B?gels, S. (2019). Aresocially anxious children poor or advanced mindreaders?Child Development, 90(4), 1424-1441.

最终,研究结果发现。看脸色能力与社交焦虑水平,呈现出一种类似“倒U型”的关系:

  • 如果看脸色能力太差,社交焦虑水平会更高,且和自我意识强度无关;

  • 如果看脸色能力较好。那么,社交焦虑水平与自我意识强度有关;自我意识越强、对他人评价越敏感,社交焦虑水平则越高。

简而言之,要想在社交中感到轻松,你需要做到:看脸色能力好+厚脸皮。即,我能解读出他人的状态和意图,但我对他们的评价并不在意。

真的是好难啊~


Reference:

Nikolic, M., van der Storm, L., Colonnesi, C., Brummelman, E., Kan, K. J., & B?gels, S. (2019). Are socially anxious children poor or advanced mindreaders?Child Development, 90(4), 1424-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