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1917》:萨姆为“一镜到底”梦付出了哪些代价?

2020年我们经历了疫情、汛情、高考延期,回首我们生命里头晕目眩的小感冒和高考时候的紧张,顿感当时是幸福的,并且在未来我们也能够承受更多哀伤的事,毕竟这次疫情终生难忘,我们的心理素质有了更高的阈值。

同理,假若我们一味的给《1917》封神,只能表明我们的观影素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什么这么说呢?

《1917》最吸睛的地方是“一镜到底”,用这种电影创作手法完成的电影作品,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期就有经典代表。那便是我们熟知的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于1948年秋在加拿大公映的《夺魂锁》。

之外有史诗类作品《俄罗斯方舟》,我们耳熟能详的鸟人,都在一镜到底,或者说长镜头的创作领域有过大量的探索,并且成果丰硕。

一、《1917》的一镜到底究竟处在怎样一个水平上?

我浏览了国内两个一流的电影评分网站,满分好评的网友在简短的评论中大致提到这样几个关键词:“一镜到底”、“真实”、“代入感”、“震撼”。

站在一镜到底的角度看,的确,《1917》的摄影机始终跟随着两个送信的士兵从从一个悠闲初春的午后出发,历经烂漫樱花,到残酷的战争。视觉上的连贯性,给观众一种仿佛跟着士兵亲自走了一遍。

从“伪一镜到底”的角度出发,《1917》只是通过特定的技巧和数字技术手段加工作品,让观众在视觉上看起来是一次性拍摄完成的。也有影迷反复观看,找出了电影中至少存在的22处剪辑点。

观众的评价表明,《1917》的一镜到底的确感动到了现有的大部分观众;但在上映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影迷轻松找到22处剪辑点,说明电影运用了太多了暗场、光晕和空镜头之类用于拍摄长镜头惯用的技巧。

二、那么这种运用前期的表演和拍摄的“硬功夫”或后期修饰,创作完成的电影又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呢?

在表演拍摄阶段,一镜到底的镜头起幅和落幅都是由导演经过精心设计和控制的,它更加考验一个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其中就包括对演员的调度和对摄像机的调度。这是导演调度能力的直观体现,因为一镜到底要考虑的除了完成一次性拍摄,更要考量影片要表现的内容,镜头内光线的变化。

从电影美学的层面看,一镜到底是一种和蒙太奇相对立的镜头语言,它更加强调时空的连贯性和真实性。提到纪实,我们一定会想到纪录片,优胜的纪录片往往靠内容取胜。但作为一部电影,如果试图通过单一的人物讲故事,就必须得让人丰满。

三、萨姆·门德斯败在了哪里?

遗憾的是《1917》中两个士兵的经历虽然迷人,但他们给我一种他们不代表自己的感觉,而是单纯的代表了一种导演想要加上去的思想。换言之,影片中对人物的铺垫有些少,少到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心理似乎都是上帝之手下达了秘密指令,他们只是个负责执行的傀儡。

我们可以到网上搜索,所有关于《1917》的影评和观后感,真正用心评论那两位士兵的文章少之又少。

没人去认真评论摄像机辛辛苦苦拍了100多分钟的主角,这就是电影的症结所在。

萨姆·门德斯原名塞缪尔·安德烈·门德斯,他是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电影艺术家。早在1999年他就凭借《美国丽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虽然我个人并不认同这个电影奖,但在大部分人眼中,这是实力和电影界至高荣誉的象征。

四、一镜到底梦的代价

这样有实力的导演,难道没有意识到应该更加深刻的塑造人物这个关键点吗?

我想,萨姆·门德斯是完全意识到了的。

可是,作为一个有艺术追求的电影导演,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完成一部电影,这是一种享受。就像一个跑步爱好者,跑完一个半马、甚至全马拉松时内心的满足与荣耀。

为了某种满足和荣耀,任何人都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况且《1917》中人物性格的单薄,并不是致命的代价,好多人还是很喜欢看的,并且看的津津有味。

五、萨姆·门德斯为什么不把人物拍的更丰满一点?

从战场上白骨连天的尸体,到地下室抱着婴儿的女人,两个士兵就关于要不要救德国飞行员的争论,树林中士兵安静听着的歌声,烂漫的樱花树,残酷的和美好的意象都被导演用巧妙的手法,囊括到了一个镜头中,事实上导演的情感已经非常细腻。

但是,情感细腻和人物的塑造不一样。不管是看小说,还是看电影,我们要判定一个人物塑造的好不好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人物是否立体。我看到主人公在片中的一个重要转变,由原本的害怕,在经历了战友牺牲,明显就变成了一定要把消息带到。这种转变对于一个人而言,有很大的几率会发生,但是一定得有许多的铺垫。

遗憾的是《1917》关于人物在一些重大塑造方面的铺垫寥寥无几,这并不是导演不想或不知,而是在“一镜到底”限制下,必须得做出这个取舍,这也就是技巧对内容的损害和使用技巧的代价。

客观的看《1917》的确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绝对没有到可以封神的地步。也有可能今年的奥斯卡会青睐萨姆·门德斯,但这并不代表电影就是完美的。

个人推荐《1917》,是一部值得看的作品,因为它是一部能让我们变得更美好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