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诞生于火的洗礼,惊天一撞获得了生机,这个过程有多精彩?

有人问:地球是怎么来的?时空通讯就来说一说。

  • 先说做地球的感受。

地球不但是人类的家园,还是千万亿种生物的乐园。尽管地球并不是会给每个生物或者每时每刻都让所有生物满意,甚至还有许多残酷暴虐的时候,但没有了地球,现存的地球生物哪一个都一刻也活不了。

但除了抱怨,有谁真正的在意过地球这个家园的感受呢?尤其是人类,最是虚伪,口里唱着“地球啊我们的母亲”,却每天都在地球身上打洞做窝,烟熏火烤,还时不时放几个核弹,现在千万吨级的核弹,一炸整个地球也要抖几抖。

地球当然不怕这些寄生者们的嗜咬,经历了46亿年的浴火考验,它早就练得百毒不侵。即便是撞碎了他也可以重来,问题是它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自己身上的寄生者,从诞生到成熟,就渐渐变得自以为是忘乎所以,一拨拨自己作死,却无能为力。

自从有了多样化的生物,已经经历过5次大灭绝了,现在第6次又在赶来。地球可能很遗憾,寄生于自己身上的居民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刚刚熟络了点,就永久离去。人类会离去吗?地球叹了口气。

  • 再说说太阳形成过程。

看过我文章的人都知道,宇宙中可见物质99%是恒星,而恒星都是从星云(分子云)中诞生。宇宙大爆炸刚开始时,分子云很单纯,我把它称为处女云。因为这些星云成分很简单,只有最轻的三种元素,主要是氢和氦,还有极其微量的锂。

宇宙大爆炸后过了几亿年,宇宙开始形成恒星,这些原始恒星都很大,因此寿命极短,很快发生了接二连三的超新星大爆发。恒星的核聚变和超新星大爆发生成了宇宙众多的重元素,现在人类在地球上发现了118种元素,经过对宇宙遥远天体光谱分析,还没有新的更多的元素发现。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太阳系绝非在宇宙大爆炸原始星云中形成,而是在超新星大爆炸后形成的再生星云中诞生。至于是爆炸了多少次的星云,本文就不探究了。

星云在天体事件,如超新星大爆炸扰动下,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达到一个密度临界点,就形成了恒星。恒星会吸积掉这坨巨大的星云中绝大部分质量,剩下一点渣渣,就会形成行星等天体。

太阳就吸收了整个形成太阳系星云质量的99.86%,剩下的0.14%就形成了其他的小天体。地球就在这些小天体中占据了0.0003%的质量。这个时间是在46亿年前。

  • 地球是太阳系最重的星球。

地球是由太阳系里面的重物质组成,密度在太阳系排在老大地位,达到5.5g/cm^3,比太阳密度1.4g/cm^3大近4倍。之所以谈密度,是因为在太阳作为恒星形成初期,辐射导致的恒星风很猛烈,将一些残留的轻物质和气体吹向远方,这样一些气态行星就在距离太阳更远的地方形成,而地球这样重物质组成的类地行星就在距离太阳较近的内圈形成。

因此类地行星,也就是和地球差不多,有一个固态岩石外壳组成地表的行星,又叫内行星;而类木行星,也就是和木星组成差不多,没有固体表面的气态行星,又叫外行星。太阳系有8大行星,从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列,内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外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像其他行星一样,在自己的轨道上由一些碎片碰撞凝聚而成,最终清理干净了自己的轨道,形成了一个火球。为啥是火球呢,因为剧烈的碰撞使地球一直处于熔融状态,就是由岩浆组成火球,这样在重力作用下,重物质下沉,轻物质在上层,就形成了地球的分层结构。

  • 地月形成假说。

地球清空了自己轨道上的小天体后,就开始渐渐冷却。如果这样安安稳稳的冷却下来,按部就班的围绕着太阳转,或许就没有今天的你我了,也就不会有人追究地球的来历了,当然也没有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观测和了解了。

但机会来了,就在地球地表开始凝结,渐渐冷却下来时,有位爱慕者来到了,它就是被现代科学家命名为“忒伊亚”的一颗火星般大小星球,至于它来自何处,怎么闯入了地球轨道,尚没有统一解释。

有一个大家觉得靠谱的解释是,“忒伊亚”或许就在地球轨道较近引力平衡点,也就是所谓拉格朗日点形成,这里没有引力扰动,一些碎块在这里堆积渐渐长大。但随着长大和附近行星,如金星和地球也渐渐长大,引力扰动就大了起来,最后“忒伊亚”在引力作用下,离开了拉格朗日点这个安乐窝,进入了与地球相撞的轨道。

正是这样一次名副其实惊天动地的亲密接触,给地球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 “忒伊亚”与地球相撞的后果。

这一撞,地球刚刚形成的外壳又被撞开了花,有的理论模型认为这种巨大撞击,已经完全让地球解体,但引力作用很快又凝聚起来,重新组合了地球的各层次物质,让地球物质层次变得更合理了。

撞击的结果是地球自转轴被撞歪了,融合让地球质量变大了约9分之一,地球有了一个伴侣~月球。

撞击使两个星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但有一小块,约占地球质量的1/81飞入太空,这些岩浆碎片开始在地球周围形成一圈,地球成为了一个大火球套着一个火环模样。但这个火环渐渐凝聚成一个球,冷却下来就成了月球。

而地球经历这一撞,自转轴被撞歪了23.44°,从此歪着个脖子围绕着太阳公转了。正是这样弄歪了脖子,却因祸得福。从此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辐射不再固定了,而是在地球赤道上下形成了一个南北纬度各23.44°范围的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这个回归线内上下移动,从此就有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地球气温变得丰富起来。

而月球的伴随,对地球的引潮力大大增强,从此大海潮汐起伏,有了更多的惊涛骇浪,大海的呼吸让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大气环流也活跃起来,这些都为生命的孕育和蓬勃发展创造了初始条件。

  • 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

氧和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地球生成于一个炽热的火球,怎么会有水呢?研究认为,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地球本身就有水。在太阳系形成的星云中,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他元素只占1%多点。通过分析太阳光球成分,最多的是氢,占73.46%,其次是氦,占据了24.85%,而氧排在第三位,占0.77%,其他还有碳、铁、氖、氮、硅、镁、硫等,现在发现有118种元素。

氢和氧是水的组成,太阳系氧占的比例总体上虽然不大,但地球总体才占太阳质量的0.0003%,作为太阳系最重物质组成的星球,氧成了地球的主要成分,而水同样是地球形成是就有的丰富物质。

地球在碰撞凝聚时就有很多含水星子和星际碎片混在其中,在炽热融融状态时,这些水一部分被封闭在底层深处,一部分被气化到大气中,随着地球的冷却,地下水又随着火山喷发带上地表,蒸发到大气中,随着水蒸气循环降雨,在地表逐渐聚集。

更重要的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经历了大量的陨石雨轰炸,看看月球被炸得千疮百孔就可见一斑。这些陨石有不少是含水彗星,它们掉落地面成为地球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各大行星逐渐清空了轨道,陨石雨渐渐少了,地球开始了休养生息阶段。几亿年后,地球已经形成了大海,生命就在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涛中孕育诞生了。

对于生命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陨石带来的天外来客说,也有化学演化自然形成说,至今科学界也没有闹明白,这里就不展开了讨论了。

就此打住,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