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炎炎夏日,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感受到夏日的特点之一:蝉鸣,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在土里时,幼虫会经历4次蜕皮后,所以有“17年蝉”、“13年蝉”这样的说法。
通常蝉会在6-7月的时候它钻出泥土,蝉爬到地面的树上,并完成第5次蜕皮,最终长成成虫,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羽化。因为生命太过于短暂,在4-6周内繁殖、产卵、死亡。卵孵化后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
科学家发现,相比起各种天敌之外,主要威胁蝉生存的居然是一种真菌,它的名字叫做团孢霉,除了在幼虫破土而出的时候,真菌对幼虫进行袭击,根据研究显示,在北美有2-5%的周期蝉在钻入地底前就已经感染这种叫做团孢霉的真菌,并附着在它们外骨骼上,它们会不断积蓄力量,蛰伏在幼虫的体内,在幼虫破土而出的时候开始入侵蝉的腹部。
不断生长的真菌最终从蝉的屁股爆出,长出一团白花花的孢子。我们要知道,蝉是没有痛觉神经的,痛觉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神经系统发来的电信号产生的一种反应,周围神经系统只负责传递电信号。
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一串神经节构成,其中咽下神经节影响虫体活动,是口器附肢活动和协调中心,对胸部神经中心具有刺激作用,昆虫一般有3对胸神经节,分别别位于前、中、后胸的体节上。其运动神经元轴突伸入到胸节的肌肉和腿肌中,主要控制昆虫的运动。
所以真菌侵蚀蝉的尾部,蝉并没有任何的知觉,甚至还可以只有行动,它们一边飞,一边掉孢子,从屁股掉下的孢子又感染了其他的蝉。
这种真菌十分狡猾,在失去了腹末复合神经节之后,蝉其实已经失去了繁殖的能力,但是蝉自己并不知道,所以真菌会伪装成蝉的腹部,还会控制蝉的行为,这样蝉就变成了被操控的“僵尸蝉”,真菌会让这些“僵尸蝉”疯狂交配。
比如真菌会让雄性蝉疯狂煽动翅膀,这本来是雌性蝉吸引异性的主要方式,这样其他的雄性蝉看到了它发出的求爱信号之后,会纷纷赶来,试图和它完成繁衍,而在接触的过程中,这些蝉就会感染真菌,可以说,这是在蝉界非常恐怖的流行病毒。
科学家十分好奇,真菌是如何控制了蝉的行为?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这种真菌能够制造致幻剂——裸盖菇素(Psilocybin),这是一类具神经致幻作用的神经毒素,含有该类毒素的墨西哥裸盖菇,粪生裸盖菇等与其它相关种一起被称为“神圣的蘑菇”或“幻觉蘑菇”,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引起神经兴奋,致幻,严重的出现心动过速,瞳孔放大。
最近很热门的见手青小精灵事件,就是一个病人误食了见手青之后,会见到见过漫天飞舞的小精灵。凡是误食见手青的人,看到的小人儿模样色彩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很活泼好动。幻视中的小人儿跟现实场景妥帖结合。
刚发现的时候,研究者的下巴差点像蝉的屁股一样掉下来,因为除了蘑菇,过去还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过裸盖菇素。而且,大概9亿年前,它们就和团孢霉分道扬镳了。
除此之外,真菌分泌的化学物质不仅仅只有裸盖菇素,还有卡西酮,这是一种在阿拉伯茶(khat)中发现的一元胺生物碱,它在国外称为“丧尸药”“浴盐”,在国内则有一个俗称——“长治筋”。这是一种新型毒品,主要影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使用不当,不仅会上瘾,同时还可能幻觉、恶心、呕吐,甚至死亡,想知道它的恐怖,可以参考迈阿密“啃脸案”。过去科学家没有从真菌中发现卡西酮的先例。
科学家不清楚为什么这种真菌能够分泌出这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让蝉变的异常活跃、欲望极强。它们就会化身为泰迪蝉。这些怪异的行为对蝉自身没有任何帮助,因为它们的繁殖系统要么被真菌吃了、要么跟着屁股一起掉了。这只会让更多的蝉感染这种真菌。
哎,不得不说一句,蝉真可怜,即使身体被掏空了,还要被动地完成繁殖任务,不停寻找配偶繁殖,仅4-6周的自由时光,到头来为别人做了嫁衣。
在昆虫界,真菌控制昆虫的现象很多,些真菌会入侵蚂蚁、蚜虫、甲虫、蟋蟀,并控制它们的行为,将它们逼上致命高处,使附着在昆虫身上的真菌能将孢子四射,科学家将这种行为模式称为登顶症。但是科学家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些真菌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有些人担心,我们在吃蝉的时候会不会吸入真菌散发的致幻剂,研究者也猜测,如果吃上一打或是更多被感染的蝉,是有可能嗨起来的。但是,这可能需要蝉处于感染的前期,也就是在它们飞出去撒盐之前。因为这时候为了更好地控制宿主,真菌很可能会释放更多这些化学物质。但是,这种真菌目前仅在北美有发现,所以我们没必要担心!
最后提醒一句:珍惜生命、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