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罗斯之战有前传?大唐:大破阿拉伯吐蕃联军,还打到呼罗珊门口

编者按:怛罗斯之战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唐军在此战中惜败于阿拉伯帝国令人扼腕,冷兵器研究所之前也已经推出一系列文章加以解说。然而罕有人知的是,在怛罗斯之战前36年,唐军已经与阿拉伯吐蕃联军对决,并获得胜利。

谈及大唐击败阿拉伯吐蕃联军的故事,必须从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征服中亚的名将屈底波(又称古太白)说起。

▲河中地区即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

阿拉伯人攻灭萨珊波斯之后,在数十年内满足于以乌浒河(阿姆河)为边界,从651年到705年之间也曾断断续续地跨过乌浒河袭掠河中,但总会在冬季来临之前回来。显然,随着疆域的扩大,扩张红利的减少,原来阿拉伯人的宗教热情已经逐渐减退,不复早期的高昂战斗力,能用于边疆的资源也越来越少。强大的西突厥汗国已经被大唐攻灭,但残留在广袤中亚大地上的突厥部落们仍然能给阿拉伯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苏烈,字定方

唐朝战神苏烈在曳咥水之战中率领汉、回纥联军一万余人,就打垮了阿史那贺鲁可汗率领的5-10万突厥大军,一举攻灭了西突厥汗国。不过在阿拉伯人看来,突厥人却是勇猛无畏的勇士。651年到705年这54年间,阿拉伯人屯兵五万于呼罗珊,却一直无法在河中地区打开局面,反倒是呼罗珊的阿拉伯人还内斗起来,他们甚至会和河中的王公们勾结来争权夺利。

这种情况持续到名将屈底波走马上任,他整顿了呼罗珊的乱局,鼓舞了阿拉伯军队的士气,但更重要地是设法缓解了阿拉伯裔与伊朗裔的矛盾(令人惊奇的是,伊斯兰教初期的封闭性高于其普世性,新穆斯林被视作麦瓦利加以歧视,帝国甚至会控制新皈依的教徒数量来收取更多吉兹亚税)。此时,中亚大地在四方势力的争夺之中——唐、后突厥、吐蕃和阿拉伯。其中唐朝和吐蕃在关陇方向处于激烈的缠斗之中,阿拉伯帝国对中亚野心勃勃,后突厥则在公元711年杀死了唐朝支持的突骑施可汗娑葛,想要继承原来被西突厥汗国掌控的中亚霸权。

屈底波有出众的战术才能,在712年-713年的铁门关大战中,后突厥名将阙特勤率领的号称多达20万的突厥军在5万阿拉伯军队的阻挡下不得寸进,反而损失惨重,并陷入补给困难,不得不仓皇撤退。屈底波因此威名大振,几乎整个河中和费尔干纳地区降服在他旗下,但屈底波进攻石国(塔什干)的行动以挫败告终。不过,呼罗珊地区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屈底波所部装备说不上精良,训练也不充分,至多斗志高昂而已。在708年,他就被布哈拉(安国)的国君瓦尔当·胡达击退,因此遭到他的举荐者哈贾吉的怒斥。709年,由于瓦尔当·胡达已经去世,他才得以攻克布哈拉。显然对于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我们不宜高估。

阿拉伯《塔百里史》称,古太白在714年最后一次远征中,曾占领喀什噶尔,穆斯林们抓住了喀什噶尔的王公,甚至在他背上刻字。由于阿拉伯人以为唐朝的首都就是新疆的喀什噶尔,他们将这位王公称呼为中国皇帝。考虑到这错漏百出的记载,屈底波究竟是否曾越过葱岭实在可疑。当然我们如果考虑到同年后突厥大举进攻唐朝的西域,唐朝未必顾得上疏勒镇,这记载也并非全无可能。

▲大唐安西四镇

得知阿拉伯人攻克费尔干纳,降服了拔汗那王国(即汉代的大宛)之后,吐蕃人也想要喝一口汤,就和阿拉伯人勾结起来。苦于兵力不足的屈底波答应所请,允许吐蕃兵入驻费尔干纳,和阿拉伯人一同防守这一处出产汗血宝马的要地。这一年,屈底波还在碎叶镇搞事,策反了当地的原西突厥酋长都坦及胡禄屋等部,都坦等部有人口五万余帐,按每帐六口计算可得30万人,能动员2-3万战兵,是一支实力可观的力量。不过年轻的唐玄宗立刻做出应对,派西突厥可汗家族后裔阿史那献前去平叛,都坦部众因为阿史那献的名分优势,纷纷归降,都坦军队瓦解,被阿史那献所部斩杀。

面对唐朝的见招拆招,屈底波继续出招了吗?并没有,因为他在次年领了盒饭。哈里发瓦立德一世去世之后,野心勃勃的屈底波起兵谋叛,试图扶持一位傀儡哈里发,但部下们都不满屈底波想要挑起内战的行为,结果屈底波战败被杀。由于屈底波是一位名将,后世记录往往对其进行美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屈底波是在哈里发表面上仍信任自己的情况下举兵称乱的。这一年,监察御史张孝嵩带着唐玄宗命令他便宜行事的命令,来到安西都护府视察军情,并得到了前拔汗那王逃到安西的情报。

▲肥沃湿润的费尔干纳盆地,在汉代是大宛而在唐代是拔汗那

这位姓名不详的前拔汗那王是被阿拉伯和吐蕃联合扶持的拔汗那王阿了达击败的,他在安西都护府已经呆了一段时间。张孝嵩应当是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呼罗珊已经陷入内战的情况,因此对安西都护吕休璟说:“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在唐玄宗初年,无论是安西都护府还是北庭都护府,实力都很有限,却遭到强大的后突厥威胁, 能够调用的资源非常少。吕休璟仅仅能调拨“旁侧戎落兵”交给张孝嵩指挥。不过,张孝嵩并非孤立地行动。这一年,阿史那献也加定远道大总管,节度已西诸蕃国名号,由碎叶向南挺进,这样就屏护了张孝嵩的侧翼。

▲唐玄宗剧照

张孝嵩一路攻破堡寨数百,挺进至费尔干纳腹地,驻守在费尔干纳的大食、吐蕃军队纷纷败逃。虽然唐军以陌刀闻名,但最主要的武器仍然是长枪,弓手也能在近战时用长矛作战,其枪阵森森如密林,俨然不可犯。虽然张孝嵩所部主要是城傍蕃兵,但也是按照唐朝的军制训练的。大食和吐蕃军队在纪律上不及,加上数量也并不多,自然并非敌手(由于内乱,绝大部分阿拉伯军已经撤回,而吐蕃主要与大唐在关陇胶着,驻扎在拔汗那的兵力也不多)。

按照《资治通鉴》记载“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馀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拔汗那人的城池以三城相连,仍然残留着千年前的希腊遗风,却被披甲而进的唐军连续八个小时的急攻全部攻陷,拔汗那军被歼千余人,阿了达逃走,张孝嵩重立原来的拔汗那王为王,威震西域,阿拉伯得到消息,也不得不向大唐求和。

阿拉伯求和的另一个原因是西路的阿史那献已经快要打到呼罗珊门口了。阿史那献从北沿着葱岭南下,攻克铁关(今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唐军前锋深入阿富汗地区,中亚各国纷纷杀掉残酷压迫异教徒的阿拉伯长官并出城迎接唐军,在米国国王狄瓦什梯奇的带领下,与康国国王一起驱赶了盘踞撒马尔罕的穆斯林。虽然阿史那献并没有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大规模交战,但阿拉伯人刚刚击杀他们的名将屈底波,呼罗珊不稳,又搞不清楚情况,于是惊慌失措,急忙向大唐求和。

▲唐与突骑施汗国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的战争,规模并不大,但唐军的长途奔袭能力却十分惊人,以很短的时间能就横扫了大半个中亚,重建了大唐在中亚的威权。但由于吐蕃依然给唐朝以巨大的压力,拘于投送能力的唐王朝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选择扶持突骑施汗国作为代理人,来遏制阿拉伯人在中亚的扩张,而倭马亚王朝又数次被突骑施突厥人击败。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辰昕之尘,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