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6月初,被围困在天京城里多日的洪秀全因身体状况的不适和疾病的困扰,直接病逝在床上。在他临死前,让他年仅15岁的儿子洪天贵福继承天王的位置,希望他能带着大家度过这次难关。谁知道洪天贵福才当了一个多月的天王,就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破了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连他也成为了俘虏。这场由洪秀全领导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年,给中外反动势力带来了沉重打击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时基本告一段落。
作为灭掉太平天国最大功臣的曾国藩在攻陷天京之后,只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当时得到的海量金银珠宝,直接运到了自己的老家去;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攻占天京一个月后遣散了湘军,断了自己称霸天下的资本,最终获得朝廷的信任,做了一个治世能臣。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当时手握30万大军的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后,为何不选择起兵造反,反而当一个治世能臣?
曾国藩遣散湘军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横行天下的资本,为了解除清廷对他的戒心 ,直接废掉了自己最大的资本。虽说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鼎盛时期有30多万的兵马,但是他能够指挥和调动的也只有十几万人,而他的嫡系部队只有曾国荃率领的五万多。除此之外,朝廷除了曾国藩的湘军之外,还有一股比较强悍的军队,它就是由晚清名将僧格林沁率领的强大骑兵。和曾国藩相比,作为蒙古人的僧格林沁更受到清廷的重用和宠信。就在湘军攻打天京的时候,僧格林沁和其他的满蒙大将早已经在北疆和两湖地区布防,主要是为了防止太平军的逃窜,也起到威慑曾国藩的作用,防止他有拥兵自立的念头。
此时的湘军确实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但他却很难为曾国藩所用。毕竟湘军从创立的第一天就是打着保卫家园的口号,很多人都是遭受太平军的危害才选择当兵的,大部分的物资都是乡绅捐赠的,军中的校尉也大多出自官宦之家。很多人都知道太平军就是一群叛军,打他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等到灭掉太平天国后,活着的士兵基本上都有不少的战利品,他们此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带着这些好东西回家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这时候起兵造反的话,成功的机会非常渺茫。
虽说左宗棠曾鼓动过曾国藩造反,但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他的试探。假如曾国藩真的选择造反的话,他除了要解决湘军的内部矛盾,整合好湘军的力量,还要对湘军的北边和西边的僧格林沁、冯子材等人的军队有很好的的预防。毕竟他一旦起兵造反,北边和西边的军队就会直接将枪口对准湘军,即便是能打赢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除此之外,李鸿章训练的淮军在此时也有了起色,在围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时,清廷曾想让李鸿章带着淮军去摘桃子。在曾国藩的多次周旋之下,才没让这个天大的功劳落在李鸿章的手里。如果他此时造反的话,面对的是全国各地效忠朝廷军队的围剿,那时的湘军很容易被李鸿章的淮军所取代。
即便是打败了清军,他还要面临着和自己的弟弟曾国荃争夺皇位的局面。毕竟他的嫡系部队都在曾国荃的手中,难免落到被自己的弟弟架空的地步,毕竟涉及到皇位之时,亲兄弟反目成仇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他才在攻陷天京的一个月内,直接撤掉了大部分的湘军,为了防止曾国荃有什么其他的念想,直接以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患病为由,请求朝廷撤掉他的职务,将他送回原籍。
曾国藩这样做的结果很明显,一来是断了自己和其他人心中的念想;二来是为了向朝廷表忠心,防止落得功高盖主的悲惨下场。这样一来,慈禧和朝廷大臣完全信任了曾国藩,使得他和其他的湘军将领都被授予了高官厚禄,免去了曾氏一族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