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巨大的陨石坑,陨石坑整体呈现椭圆形状,平均直径约180公里,是地球表面已知最大型的撞击地形,也是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的规模最大的陨石坑,规模相当于100兆吨黄色炸药。
研究发现,该陨石坑形成于6500万年前,是造成恐龙灭绝的那次陨石撞击留下的坑洞。
小行星撞地球
据研究发现,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大小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但撞击后并没有留下陨石,而是完全蒸发,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科学家指出,超过10米以上的陨石撞击将会在地球表面留下陨石。但是我们知道,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却没有留下任何陨石,这个原因或许和当时的地球气候有关。
在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小行星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亿颗二战时期使用的原子弹,强烈的威力导致地球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盛行。
不仅如此,小行星撞击还导致了森林大火的发生,导致地球空气温度一度飙升到1500℃,科学家通过钻探希克苏鲁伯陨坑的岩石发现,岩石坑中含有爆炸性熔融和森林大火导致的约130米厚的沉积物,据研究发现,这些都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24小时内形成的。
高温不仅可以导致恐龙瞬间死亡,还会造成金属熔化,研究表明铁融化的温度只需要1538℃;铜的熔点只有1083.4℃。也就是说,即使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是金属小行星,在如此高温下也会发生融化,导致解体甚至消失。
小行星撞击地球对生物的影响
虽然小行星撞地球会导致地球温度一度飙升到1500℃,但是高温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地球就迎来了严寒时期。
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威力足以让地表的土壤、尘土、岩石等飞入天空中,而这些灰尘又会弥漫在空气中阻挡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所以地球迎来了漫长的冬季。
这个现象曾经在近200年发生过一次,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的等级为7级,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由于火山灰大量融入大气层,阻挡太阳光线的进入,以至于全球在1816年都没有出现夏天,所以这一年也被称为“无夏之年”。
在6500万年前,无夏之年持续的时间非常久,大约持续了几十年。由于植物长期接收不到太阳光线的照射,以至于地球上大量植物死亡。而植物是整个食物链的根基,当植物出现大规模死亡时,地球上幸存的生物也开始大量死亡。最典型的就是恐龙,因为恐龙通常以“大”著称,对能量的需求也更大,在能量匮乏的时代,恐龙的日子很不好过,几乎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只有体型较小的恐龙,也就是鸟类恐龙保留了革命火种,成为了现如今我们吃的“鸡”“鸭”“鹅”以及各种鸟类。
在当时,哺乳动物的体型非常小,而且有很多生活在洞穴中、地底下,而这也使得一部分哺乳动物也保留了革命火种,当地球环境逐渐复苏时,哺乳动物由于后代成活率高,几乎不挑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迅速发展了起来,并成为了现如今的模样。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小行星的撞击,地球生物还不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正是因为有了这场环境突变,所以哺乳动物抓住了机会,异军突起成为了现如今地球的霸主。
小行星监视系统
小行星撞地球对地球生物而言非常危险,但人类绝不是坐以待毙的生物,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检测对地球有危险的小行星,研究人员海因兹介绍说:小行星在撞上地球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前,我们就能够预测出来了。
虽然一些小型的小行星不会造成全球生物大灭绝,但这些小行星却可以摧毁一个城市,比如:通古斯大爆炸,幸运的是当时大爆炸发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森林里,不过这场小行星撞地球也导致了当地上百万棵树被炸毁,如果这颗小行星落在城市中,那么方圆几十公里的建筑物都会被夷为平地。
有了这些小行星监视系统,人类就可以提前对小行星撞地球发出警报,并迁移走当地的人们,减少撞击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如果是非常大型的小行星撞地球,那么联合国将可能联合全人类的力量将其消灭,或者改变它的轨道。总而言之,我们绝不会像恐龙一样被动承受小行星撞地球造成的灭绝,而是尽可能地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