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维持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有些东西你必须知道。
01
亲密关系,成了一种危险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则毛骨悚然的新闻。
四川自贡富顺县的蒋某某,与她的妹妹、母亲,以及妹妹的两个女儿,一家五口惨死家中。
而嫌疑犯,则是蒋某某的前男友邱某。
如今,他已经坠楼身亡。
这段时间里,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的案件已经多次发生。
仅这一个多月以来,见诸媒体的伴侣杀人案件,已经有至少五起之多。
在这些案子背后,我还看到了细思极恐的一点:亲密关系,竟成了一种危险关系。
2017年,全球有8.7万女性死于凶杀案件中,其中约3万人,死于现任或前任伴侣之手。
而死于其它家庭成员的数字,是约2万人。
这意味着,全球每一百个被杀害的女性里,就有三十四个,死于亲密关系。
有人因为追求不成而恼羞成怒,有人在相处中萌生杀意,有人因为无法接受分离而因爱成恨。
无论亲密关系哪一个阶段,都隐藏着危机。
难怪古人会说,至亲至疏夫妻。
日防夜防,枕边人,最难防。
02
家暴,只有零次与无数次
不过成为杀人犯的,终究是少数。
更多的,是家暴。
联合国指出,在过去一年里,有至少2亿4300万名女性在亲密关系中,遭受性暴力或身体暴力。
在我国,2.7亿个家庭中,也有30%的女性,曾经遭受过家暴。
家暴,是一个普世的现实问题。
它的恐怖之处,在于两点。
① 是“家暴只有零次与无数次”。
家暴,是会重复发生的。
去年十一月,美妆博主宇芽发布了自己被男友家暴的视频。
宇芽躺在电梯里,苦苦哀求。
而她的男友,却是一脸冷漠,然后一边辱骂,一边将她强行从电梯里拖出。
在此之前,宇芽已经被三次家暴了。
她曾以为,男友会“浪子回头”。
没想到,迎接她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家暴。
② 是被家暴的人,很大概率选择沉默。
在中国,家暴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家暴以后,才会选择报警。
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但也仅有不到10%的女性报过警。
她们,是亲密关系中沉默的受害者。
至于原因,其实有很多。
有人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忍气吞声。
有人是以为,对方道歉了,求原谅了,有可能会变好。
有人,已经在痛苦中麻木,以至于绝望到不敢离开。
还有的人,甚至成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会为施暴者找理由,合理化家暴行为。
03
习以为常的冷暴力
我们一般认知的家暴,都是肢体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其实也很可怕。
在提倡“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我国,这是比家暴更为普遍的现象。
中国法学会对浙、湘、甘三省3500多个家庭的调查就显示,发现在有矛盾的家庭中,六成以上的家庭出现过“冷暴力”。
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方对另一方或双方互相的冷漠,包括日常沟通、性生活等。
有人就将冷暴力总结为了“六不”:不看,不管,不问,不搭理,不关心,不连接。
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习以为常。
夫妻之间的冷战,心情不好时的冷漠,好像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但事实上,这已经是一种冷暴力。
其次,家庭中的冷暴力,会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爸妈吵架后,母亲离家出走时,我的彷徨与无助。
我也记得,无数次母亲在看到父亲摆出一脸冷漠,不搭理她时,她在房间哭的样子。
这些,都是无数个与我一样,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所经历过的事。
那些目睹过冷暴力的孩子,有的从小自我封闭,不爱与人交流,有的像我一样,开始对亲密关系感到畏惧......
冷暴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不经意间做出的伤害。
04
经济控制,本质是权利的剥夺
还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经济控制。
工资上交,每个月只有数百零花钱,想方设法地藏小金库。
夫妻之间的“斗智斗勇”,已经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但我们忽略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法律上来说,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和处理权,是夫妻共同拥有的。
经济控制,本质上,是对一方权利的剥夺。
就拿《三十而已》里的钟晓芹来说,她把自己的工资都直接转给了陈屿,然后一切花销都得靠陈屿。
联系不上陈屿时,微信只剩八块钱,连200块都要问人借。
甚至离家出走时,见到顾佳第一句话,就是让她帮忙去楼下付打车费。
可以说,钟晓芹已经因此失去了脱离这段关系的能力。
在现实里,甚至有些人,是想故意借此来控制另一个人。
对方去了哪个地方,吃了什么,玩了什么。TA都想知道。
对方参加什么社交活动,都有哪些人在。TA也要问个一清二楚,才能决定准不准去。
这种关系,不是夫妻和谐的象征,而是婚姻缺乏安全感的标志。
一旦开始产生分歧,“钱”便容易成为这段关系的裂痕。
最终,关系破裂,钱没了,人也没了。
05
边界意识,亲密关系的必需品
要想维持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有一些意识是必须有的。
第一个,叫边界意识。
边界,其实就是两个人相处时的底线和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性生活要不要做安全措施?能不能看对方的聊天记录?对对方的生活可以干预到什么程度?......
不同的亲密关系,边界也因人而异。
它重点在于:一是明确你的边界,二是当边界侵犯时要作出反应。
有些人,是对边界的认知是模糊的。
像我朋友阿北,生活中处处都听他女朋友安排,去哪里吃饭、现场都有谁全都得报备。甚至,她还要求阿北跟一个朋友就此绝交。
阿北有不舒服的时候,但口中却会说,“她也是为了我好”。
但其实,很多人,正是因为这句话,肆无忌惮地入侵着他人的边界。
而阿北对此一无所知。
还有些人,边界被侵犯时选择了沉默乃至后退。
知乎上看到个问题,一个女生说起,跟自己交往了两个月的男朋友,要跟她去开房。
她一开始拒绝了。
可后来男朋友开始说,你根本不信任,你不爱我之类的话。
她便动摇了。
一去之后不到半年,两人便分手了。
在这段感情里,她受尽了煎熬。
后来她想明白,如果当初她更坚决一些,这份感情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最起码,不会遍体鳞伤。
确实,当边界被突破,沉默实际上就是在一退再退。
就如同,一间房子的窗被打破,而没有处理。
自然便会有更多的涂鸦、破坏。
最后,一退再退,退无可退。
房子轰然倒塌。
亲密关系,也在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尽头。
06
感情遇冷,学会“热处理”
边界总会碰撞,亲密关系也总会出现问题,此时,你需要学会“热处理”。
上次听一个同事讲过她自己的故事。
她刚结婚的时候,与老公恩爱无比,到哪都是撒狗粮。
可走进平淡期,她发现老公开始在饭桌上自顾自玩手机,平时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一开始,她很想尝试解决。
但又觉得,这是老夫老妻的日常,于是便不了了之。
久而久之,她自己也开始在饭桌上玩手机。
她以为,老公会因此而自觉发现问题。
但很可惜,他没有。
后来,沉默变成了争吵,矛盾开始越来越多。
最后,两人没有撑过七年之痒,就离婚了。
这其实是很多亲密关系的缩影。
有时候,是我们太执着于“谁先开口谁就是输”。
所以明明发现问题,但就死活不说。
有时候,我们又败于“不重视”。
就好像齐桓公,总觉得问题会莫名消失,又或者相信时间会修补一切,最终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其实,亲密关系不像你的房间,可以定时清理。
它脆弱得像一块玻璃,只要一出现裂痕,就要进行处理。
否则裂痕越多,玻璃只会碎成一地,再也无法修补。
07
与其艰难维持,不如及时止损
最后,你还应该有“及时止损”的意识。
当亲密关系对你而言,是一种伤害时,你应该立即离开,及时止损。
经济学上,有一个“鳄鱼法则”。
它的大概意思是,假如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机会就是牺牲一只脚。
亲密关系,同样如此。
一次两次的伤害,可能是必然发生的。
但如果遍体鳞伤了,你还咬牙坚持,实在没有必要。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温州女企业家被拳击致死”的新闻。
案件中,男方一拳打到了女方的头上,女方直接倒地,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但在报道里,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在此之前,两人就有过许多次类似的争执。
一次争吵中,男方曾甚至拿过菜刀,对女方进行威吓。
但女方,每一次都是以协商来解决这件事。。
结果,悲剧在一年之后发生了。
其实,哪有那么多“浪子回头”呢。
更多人,其实是死性不改的。
当一份感情成为折磨,而非支持。
当你努力过,却还是无法改变
那么,与其艰难维持,不如及时止损。
参考资料:
《富顺灭门案告破:男子杀害前女友一家五口,死者含两对双胞胎》川报观察
《从家暴到谋杀的8个阶段 :中间发生了什么? 》澎湃新闻
《温州女企业家被情人拳击致死,生前曾给男友买车房开公司,女儿目睹母亲死亡》腾讯新闻
《新冠大流行折射下的“家暴”问题》联合国新闻
《家——对妇女最危险的地方:联合国报告显示大多数女性凶杀案受害者均为伴侣或家人所杀》联合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