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场名叫“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艺术展览,懒坝这个地方在我的认知里是空白的。
艺术和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贴近,而体现在个体的感觉上,就是某个事件的发生突然让人恍然大悟。
在大山深处的重庆武隆懒坝,我看见了乡野之地上承载的先锋艺术。
隧道
艺术家以光影虚拟出的隧道,表达出来的人文关切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即便我经常听着德彪西和柴可夫斯基入睡,这种新颖的表现手段依然让我对自己的艺术修养感到惭愧。
当“外地身份”作为一种常态时,似乎就存在一堵无形“墙”。在享受“墙”所带来的安全感的同时,也十分讽刺于这一安全感源于对自我认同的否定和归属感的缺失这样的事实。一个由光切出来的空间,非实体空间。
创作者对作品的诠释让我醍醐灌顶,没有拘泥的表现手段对作品意志的忠实非常动人。
由此,我开始关注展览的举办地:懒坝。
一、大山里的小村落
懒坝的具体位置在重庆武隆羊角街道的清水村,一个普通平凡,壮年劳力几乎都出门打工,而多半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偏僻小山村。
清水村全貌
清水村的蝶变来自一次偶然,一个叫陈勇的饕餮客因为听说这里的羊肉不错,无意间来到了村子。
原生态的村落景致让这个搞艺术的食客决定发挥专长,为这个贫瘠的地方做点什么。
清水村除了好吃的羊肉,好看的风光,其实什么都没有。但放在艺术家眼里,却正如一块空白的画布,精心调色,小心着墨,还是可以创作出一幅精彩的作品的。
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与设计,陈勇和他的团队,带着“懒坝”艺术项目,落户了清水村。
懒人村落
搞艺术的人通常矫情,就像这个“懒”字,八年奔走,殚精竭虑,用勤快都无法形容的辛苦,非得装懒;但正话反说是心中有点追求的人们下意识的谦虚。
反正不管懒惰还是勤劳,清水村发生了质的蜕变,一颗大山里的明珠开始发出迷人的光辉。
二、懒人村落的艺术细胞
1、心跳博物馆
懒坝的心跳博物馆藏在一片临近峡谷的密林里。沿着原始森林中的小路走近,幽静中有微弱的心跳声隐约。这些心跳来自博物馆的建设者。
心跳博物馆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懒坝心跳博物馆的创意来自法国犹太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心跳博物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心跳纪录房间”、“心跳搜索房间”、以及可以感受心跳的大型装置“心室”。
心跳博物馆是一个让人震撼的地方,它把生命纯粹为心跳的声音,并加以夸张,在“心室”里,对生命的认知可能会得到刷新…
2、月球博物馆
这个名字让人脑海里马上会想到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子,里面收藏着关于月亮的物品。
但这只是一件艺术作品,由美国艺术家卢克杰拉姆创作,永久收藏于武隆懒坝。
月球博物馆
它被悬挂在武隆懒坝净心寺的偏殿之中,人们进入封闭黑暗的空间,底部不锈钢玻璃的存在会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再配上丹琼斯设计的立体音效,让观众仿佛置身星河,在神秘的星系中,遇见了属于自己的月亮。
3、竹音剧院
竹音剧院由清水村一栋老旧的土胚房改造而成。艺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至少在这一座建筑上得到完美证明。
艺术家与当地竹编匠人一起创作,将30多种、100多件竹子做的小乐器放置其中,并通过运用光与影以及幕布等方式搭建了一个剧场。
竹音剧院
只要人们走进老房子,这些竹子乐器会自动演奏,如同水墨画般的“电影”随之开启。
4、爱的小径
在懒坝的乡村小径上漫步,你可能会被冷不丁出现的巨人吓一跳。
匠心独运的艺术家们利用工地的废弃木材制作的三个憨态可掬的巨人,躲在懒坝周围的森林与岩石隐蔽处,给徜徉于浪漫中的青年恋人调皮的打扰。
小径遇巨人
这就像是捉迷藏,让人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单纯的童年时光。
那个牵手的人,即便从没做过邻居,也有了青梅竹马的感情。
此外,苔癣馆内的泥巴颜料壁画也很新颖,特别是那幅叫《大地从天而降》的大型画作值得一看再看。它不仅色彩艳丽,更主要的是融入了创作者对环境的感受。
三、文创的生命力
懒坝艺术度假区2019年8月才正式开园,但因其独特的艺术旅游气质,焕然一新的旅游感受而广受欢迎。
到武隆的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很多都会在传统的天生三硚和仙女山之外再加上懒坝。
清水村出门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归,既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为什么要离乡背井去增加收入?
懒人部落
自然是最好的艺术,“懒坝”通过不同形式的展览,让生活与艺术融合共生、让艺术变得触手可及;通过艺术区的吸引力,这里还搭建起了非遗特产商业平台,推出羊角豆干、土坎苕粉、高山花卉、双河竹编等特色产品,增强了文创园的附加价值。
在最新的懒坝艺术展上,有一组雕塑让人印象深刻。
棒棒
我对艺术的表现力与穿透力得到了重新认识。城市记忆具体的呈现,通过现时的视线沾进历史,我有些惶恐地发现:生活才是我们的偶像,自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