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南北方吃的食物,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立秋节南北方吃的食物,有所不同要从古人的生活智慧讲起,因为他们不仅懂得按照季节和时令进补,还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道理,遵循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则,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叫“有啥吃啥”,并不是刻意为之,只是大多数人只知道跟着照着做,没有人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啃秋

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不仅外国人无法理解,连现在中国的很多年轻人也已经无法理解,虽然用“夏虫不可以语冰”来比喻稍显不敬,却非常地恰当,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人的智慧与南北方立秋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跟着季节吃时令: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立秋虽然各地的饮食不一样,却都跟当地时下的特产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提倡吃的东西都是在当季最好的食物,相似的地域,习惯大体一致,南北方由于纬度的跨度比较大,南方还在炎热的时候,北方已经早晚需要添衣了,对于北方来说,接下来就要进入寒冷季节,所以不难理解,他们要开始进补,准备长肉御寒了,这一点连动物也是如此,立秋以后,动物开始增肥,鸡鸭开始脱毛,换厚密的新羽毛。这是古人在向大自然中动植物学习的结果。南方则不一样,就拿长江两岸来说,他们还要有很长时间的炎热期,所以此时还是要吃清凉的食物,出现“啃秋”、吃“凉瓜”、“凉糕”也就没有啥奇怪的了,植物和动物都是有智慧的,它们在这个季节变得最好,而我们古人只是发现了这个秘密而已,所以才会有“跟着季节吃时令一说”。

贴秋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常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这句话最正确的解释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当地的食物就最适合你,不要期望全天下的好东西你一个人独占,古代皇帝就是这样过的,他们也没有因此而获得长生,有些皇子和妃子,包括皇后的寿命都很短,可见并不是把全天下的好东西都吃了就会好,其实最科学的吃法就是自己身边的作物,也可以理解成“当地有什么就吃什么”,过去不像现在物流业这样发达,“一骑红尘妃子笑”那是只有皇帝才有的特权,现在的物流太发达,让物资运输成为了可能。

天凉好个秋

?走万里路胜读十年书:过去的交通业也没有现在发达,所以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也要慢很多,只有徐霞客、郦道元等少数人才能走遍大江南北,对这个世界的风土人情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不像现在书籍、网络、快速交通,让人们获取资讯的时间大大缩短,才会产生很多误解,忽略了南北方文化差异,其实是相同的智慧。

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大多只知道当地的习俗,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习俗,单纯的对不同地方的习俗进行评述是没有道理的,他们都包含了古人的智慧,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都是为了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是一种应对季节变换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