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抗辽“神器”水长城:花血本修三十年,一招三易回河坑死自己


编者按: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计划失败后,面对辽军的南下。北宋在太宗、真宗时期开始修建的河北“水长城“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工程学上的奇迹,“水长城”在宋辽战争中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项工程最后居然在修建维护中把自己修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易攻难守的河北战场自从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后,北宋又接连在君子馆之战惨败。就此,宋军失去了主动出击信心,宋朝最终呈现被动防御态势。面对辽朝连年南下,缺乏大规模骑兵军团宋军,无法面面俱到的进行防御布局。而辽国机动骑兵经常可以出入自如抢了就跑。不敢出动出击使得宋军更为被动,而面面俱到的在华北平原布防完全等同于自杀,如何能够准确了解辽军主力活动区域,及时布置军队,重点防御几个军镇,集中精锐兵力击败辽军才是被动防御的最佳手段。

宋辽历次大战当中,辽军主要都是从白洋淀以西的地区南下进入宋境,尤其是决定宋辽命运的君子馆之战,、白洋淀以西地区基本都是平原,没有较深的河流和山川,辽军基本可以来去自如,而宋朝就显得相当被动。

▲君子馆之战辽军(辽军红色,宋军绿色,深蓝色是白洋淀)进攻路线极具代表性,后来的裴村之战也是基本走的这个方向。
相比之下,白洋淀以东地区都有密集的河网,而宋军则可以依靠这些河流,靠船只机动及时调拨军队,使得辽军无从下手。因此,网络上常说的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宋军无法及时预警,组织防御的说法并不准确。(至少在宋仁宗以前是不对的,至于为什么请往后看)

▲所谓的北宋无险可守,只是相对于唐朝而言,实际上,雄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依靠河流的防御堡垒

▲如图所示,这条红色的线就是当时宋朝和辽朝边界,由于没有办法找到准确的北宋时期的地形图,只能拿这张图暂时替代

这张地图是现在的华北地形地图,但是白洋淀的大致位置和河流分布基本大差不差,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白洋淀以东密集的河网,就是宋军布置军事重镇,除此之外,渡河作战也不是辽军所擅长。相比之下,白洋淀以西的广大地区平坦开阔,是骑兵长途奔袭的好地方,也是辽军唯一的选择。既掌握了辽军行军路线,又可以利用河网密布的优势,宋朝终于以水代兵,祭出了防御辽军的“神器“——水长城。水长城可以称得上是宋朝防御辽国骑兵的神作,这项超级工程由三个部分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建设阶段建设阶段的第一部分,就是东线的雄州——渤海一线的方田、斥候工程。宋太宗时期曾经在雄州到渤海一代修建方田,这些方田不是种地用的田,而是方形陷马坑,这种坑洞长宽约2米,同时利用白洋淀以东的密集河网,宋军引中水灌入坑中,连成一片,成为了骑兵行军的噩梦。这片地区,宋军只布置了3000精兵和一百条船只往来巡逻,侦察敌情况,极大的节约宋军兵力。

第二阶段也就是白洋淀以西百公里平原地区的防御工程——屯田水渠工程。同样是在太宗朝,就有人意识到,辽军进攻的重点地区就是高阳关——保州——易州一线,从这一地区南下突进最为稳妥。因此这一地段也成为北宋水长城第二部分。自从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后,就有人提议在高阳关到保州地区实施屯田,即低处造水田,高出造旱田,一方面可以补充军粮,另一方面可以依靠水渠配合东线工程阻碍辽军南下。但是,这种防御工事在防御辽军南下的同时,也阻碍了宋军北伐,而宋太宗本人和一些朝臣还没有真正放弃北伐的意愿。因此这段工程在太宗朝没有修建。因此当地军队分散把守城堡,就显得当地防御总体水平十分单薄。而沧州知州何承矩早就开始利用山川湖泊,开始在雄州地区屯田,有了何承矩的经验在前,真宗朝河北湖泊“水长城“防线进入了建设的高潮。这项工程旷日持久持续了长达三十年,直到宋仁宗明道年间才终于完成。这项工程西起保州以西的人工湖泊西塘泊,东到渤海累计450里,横穿华北平原。这条防线在东部地区南北最宽处居然达到150里,最窄的也有8到10里,水深一丈左右。

除此之外,宋军还在西塘泊以西开始第三阶段工程——植树造林,这些树林还设立河北屯田司和安抚司管理人工林和塘泊。事实上,宋朝苦心经营的河湖防线,一开始就有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在这些防线的作用之下,辽国对于防线周围地区的劫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宋军河北地区的粮食供应也有了保证。也正是在这条防线开始大规模修建后不久,就起了重要作用。宋太宗车神死后,宋真宗即位。宋辽战争迎来了第二高峰。早在咸平二年,辽国就开始趁火打劫,企图南下,刚一开始就在保州和威虏军碰了钉子,后来的军事进攻也曾经击败宋军,但也不过掠夺了更多财富,在领土上辽国一直没有占到便宜。

直到澶渊之战的时候,辽军才开始大规模的攻打宋军城寨堡垒。但是得益于防线的迟滞和告警作用,宋军的反应非常之快。早在辽军到来前,宋朝河湖防线周匝地区就做好了准备。辽军除了在深入宋境后攻克了德清军和通利军两个后方城寨之外,基本没有太多的成果。这两个城寨在开封周围,除了威慑开封并无实际意义。加之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同时大量宋军精锐一直呆在辽军后方。而辽军最终的孤军深入,也使得澶渊之战转对宋方有利。

然而,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就如宋太宗当年朝中大臣所说的那样,不仅阻碍了辽国南下的步伐,同时也切断了自己北伐可能。此外,这项工程太过于依靠自然环境,尤其是对于黄河依赖极其严重。从上面那张澶渊之战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出此时的黄河与现在我们看到的黄河不太一样,因为这个时候的黄河河道更偏向北。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如果黄河发生改道,那么这条历经30年修建的防线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失去水源而降低防御力。碰巧黄河在北宋时期改道频繁。因此,河北水上防线只能是宋朝防御辽朝进攻的一项暂时性手段,如果真正想把辽国的军事威胁永远解除掉,那只有通过不断地北伐,收复燕云,依靠稳固的燕山山脉、恒山、太行山管涔山一线的传统长城防线才能真正自保。然而,自从水上长城修建的那一刻开始,宋军就永远地失去了独立收复燕云的可能,而依赖这条暂时性工程,也说明宋朝朝廷是多么的无能,因此到了宋仁宗这样一位懦弱君主时代,上马三易回河这样一项愚蠢透顶的工程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河湖防线也进入了第二个建设期——自我毁灭。

第二阶段 自我毁灭宋朝建设这条防线的本意,就是为了切断辽军的南下的步伐,至于北伐的事情就下辈子再说了。宋仁宗,史书上记载,这是个温良仁厚的皇帝,实际上他的懦弱,使得本来在澶渊之盟得到缓解的宋辽关系一度升温!辽国居然觉得宋朝是可以再欺负欺负的,进而向宋朝要求改变领土界限。宋仁宗自然害怕了,如何防止辽军跑到汴梁来,就成为了宋仁宗最在意的事。同时早在真宗朝就有官员提出黄河河道太靠北,如果要是哪天改道进入辽国,那么辽国就可能顺着黄河一路逆流而上,打到汴梁了,享受过以水为兵,建设“”水长城”福利的宋朝皇帝自然对这件事深信不疑。因此就开始了对“水长城“加(zi)固(wo)维(cui)护(hui)的第二段,也是最后一段工程——三易回河!

宰相文彦博建议以一个名叫六塔河的小河去分担黄河的流量,这样一来黄河在最终的入海口,避免再次泛滥,也避免流入辽国。但是六塔河是个流量只有黄河五分之一的小河,根本不足以容纳整条黄河!在恐惧和懦弱的驱动之下,为了维护那条历经三十年修建的水上防线。这项疯狂的工程居然被正式上马,其结果是1056年“宋朝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河北军事重镇损失惨重。实际上,河北地区的水长城防线是建立在黄河上下游之流上的,而黄河改道直接切断了河北水长城的水源,最终这项疯狂的工程不仅没有维护水上长城,反到摧毁了它!历时30年才修好的河北“水上长城”就这样灰飞烟灭,而三易回河的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最终在经历曹村之溃和内黄口之溃后,黄河最终夺淮河入海,屡次水灾终于给北宋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最终致使北宋灭亡。

其实北宋的三易回河工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讲,自从修建水上长城的那一刻,宋朝就已经把自己永远锁在了消极自守的圈子里,单纯依靠临时性的防御工程消极防御,永远不可能保全自己。懦弱导致了宋仁宗一朝已经到来草木皆兵的地步,即便是面对不擅长水战的辽国,一国之君居然会被“逆黄河而上,直捣开封“的蠢话吓得魂不守舍,那条所谓的水上长城终于也印证了宋真宗那句”若群寇犯边,须别为备预,此险不足恃“。最终这条“水长城”防御战略乃至“联金灭辽”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志归浩然,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