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日,萨达姆·侯赛因率领20万伊拉克军队入侵并占领科威特。
海湾战争给中东国家带来恐慌,沙特政府给科威特王室及富商提供了保护,同时向美国求援。
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当天,老布什总统发布了“沙漠盾牌”行动,派遣一支20万美军进驻沙特。
1991年1月17日,美军领导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实施恐袭。战斗只持续了100多个小时,美军以极小的伤亡代价重创伊拉克军队。
海湾战争提振了持续低迷的油价。战争期间,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取消产量限制。
由于沙特负责在沙美军的石油供应,所以沙特主要产油公司阿美石油将产能扩大了三倍,在1991年初提升至每天1000万桶左右。
最后,苏联出面调停,萨达姆宣布撤军,海湾战争结束。
不过,这次沙美军事合作让沙特家族遭到了伊斯兰世界及本·拉登的攻击。
本·拉登家族本来与沙特家族私交甚笃,本·拉登的父亲靠王室发家。但本·拉登没有继承家族事业,他将巨额家族财富用于建立私人武装。
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时,本·拉登摩拳擦掌,渴望成为一方军阀。他向沙特国王申请,用其私人武装与萨达姆军队打游击。但国王以其实力不济为由拒绝了。
更令本·拉登绝望的是,国王请来了强大的美军入驻。愤怒的本·拉登公开批评王室,结果被驱逐出境。
后来,拉登在苏丹建立了基地组织,并在1995年对利雅得发动了一次炸弹袭击。
这时,法赫德国王突然中风,阿卜杜拉王储执掌政权,成为第六任沙特国王。
海湾战争后,沙特对增强国家军队力量的需求变得迫切,持续向美国采购大规模的先进武器。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领导基地组织袭击了美国双子塔及五角大楼。
随后,小布什总统发动反恐战争,并在两年后对伊拉克宣战。虽然沙特国王不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但因沙美关系,沙特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恶化,常遭受基地组织袭击。
伊拉克战争后,沙特向美国购买武器的同时,开始购买俄罗斯的武器。值得注意的是,这时苏联已经解体十年有余,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逐渐发生变化,美沙关系变得微妙。
进入21世纪后,原油紧缺焦虑持续升温,油价不断上涨。2008年7月,国际油价达到峰值,从2002年的每桶19美元涨到了145美元。作为全球“唯一的石油超级大国”,沙特开足产能,阿美石油的日产量达1250万桶以上。
这时,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石油缺口巨大,一边向沙特扩大石油进口的同时,另一边开始大搞新能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油价回落。不过,各国央行超发货币救市,基建狂魔启动,石油价格迅速反弹,并长期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高位。
随着经济刺激减弱,国际油价开始下跌,到2014年11月每桶跌至73美元。
造成油价下跌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爆发了页岩气革命,美国实现了石油自给,从原来的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和金融危机,改变了美国的国际战略,美国重返亚太,沙美关系竞争程度加剧。美国页岩气成为了沙特提价的一道高压线。
这时,原阿美石油总裁纳伊米担任沙特石油部长,他试图让欧佩克限制产能,提高油价。
但是,他不想重复80年代让人搭便车的错误:沙特单独限产提价,其它国家扩张产能赚钱。
纳伊米试图说服委内瑞拉,拉拢欧佩克之外的石油国,与欧佩克一起减产提价。
但考虑到美国石油商受反垄断法的制约,他们决定邀请俄罗斯、墨西哥、哈萨克斯坦、挪威等石油国,一起参加欧佩克会议商讨。
但是,2014年底的欧佩克会议并未达成共识。俄罗斯、墨西哥都希望沙特减产提价,好让他们搭便车。
纳伊米使用了亚马尼当年反向操作的策略:取消产能限制,让油价暴跌,以逼迫俄罗斯就范。
纳伊米离开会场时笑着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
消息公布当天国际原油价格下跌7%。到2016年2月,国际油价降到了历史低点的27美元一桶。
这次油价下跌,重创世界产油国。经济早已不堪重负的委内瑞拉被击溃。俄罗斯因油价下跌,外汇亏空,卢布崩盘,经济陷入困境。
这次油价下跌同样打击了美国石油商。由于页岩气成本比较高,油价下跌导致大批页岩气石油商破产。
但是,沙特确实有足够的底气,阿美石油的开采成本最低,同时沙特王室还储备了8000多亿美元现金。
油价下跌让产油国不堪重负,最终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石油国与沙特主导的欧佩克一起组成的“欧佩克+”,决定限产提振油价。
这是自2008年以来第一次减产提价,之后油价缓慢上涨。
到了2020年3月,这份限产协议到期,“欧佩克+”决定在维也纳开会商讨。
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悲观情绪蔓延,会议期间,国际油价下跌到41美元一桶,创下了限产以来的最低价格。
沙特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再度大幅减产以拯救油价,但俄罗斯只能接受现有的减产力度。最终,“欧佩克+”谈崩,沙特再次祭出反向操作的杀招:增产降价,逼迫俄罗斯就范。
沙特阿美随即宣布,沙特将把原油极限产能从当前的1200万桶/日提升至1300万桶/日。4月起,沙特的原油供应量将大幅提高至1230万桶/日。
消息一出,引发国际原油闪崩,跌幅达30%左右,国际油价下挫到30美元一桶附近。
油价闪崩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大地震,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3月8日,道指跌幅7.79%;标普500指数跌幅7.60%,触发熔断机制;纳斯达克跌幅7.29%。沙特阿美一天跌去1.2个中石油市值。
油价崩盘叠加疫情全球化蔓延加剧,全球资本市场在一周内再次暴跌,多国股市触发熔断机制,恐慌情绪蔓延,美股进入技术性熊市。
此次不合作博弈,是俄罗斯、沙特和美国上演的“三国杀”。
俄罗斯希望产能和油价维持在中位数,即在美国页岩气盈利之下,本国石油商盈利之上。沙特希望大幅度减产提价以获取最大收益。美国希望将价格提至页岩气的盈利线之上。
价位决定了三国的利益关系。沙特能否故伎重演,迫使他国在某一个价位上达成共识?当然,更多人关心的是,石油崩盘,是否触发新一轮经济危机?
80多年前,阿齐兹国王怎么也没想到,这片寸草不生的沙漠地下,居然蕴藏着无尽的财富与权力。沙特王室用谋略与耐心,以资本主义的方式,将原本属于美国人的阿美石油据为己有。
最近百年,石油国家,如委内瑞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利比亚,或陷入资源诅咒,或被战争拖垮,几乎没有一个善始善终,沙特算是个例外。
沙特王室在美国与阿拉伯世界、世俗政府与伊斯兰教、君主制与现代化之间,将平衡术玩转到了极致。
不过,这个国家依然充满神秘、矛盾与挑战。
伊斯兰与国家现代化的矛盾突出。
女性问题在这个国家显得极为平常而又刺眼。这个国家按照伊斯兰传统实行男性监护制度,沙特妇女必须征得男性家人同意才能上学、上班,女性从事的职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君主制与国家现代化的冲突不断。
沙特国内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矛盾尖锐,改革呼声高企。
王室成员如老国王的儿子们、被废王储,试图借助改革派的力量夺取王权。就在此轮油价暴跌前夕,80后王储先下手为强,逮捕了国王兄弟、前王储、高级军官及大批沙特家族成员。
沙特王室的内外政治平衡术是一个石油帝国兴起的关键,但他们始终有一天将面临一个问题:
沙特到底是王室的沙特,还是沙特人的沙特,正如沙特阿美石油的归属权一样。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