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鳽见人来,为何伸直脖子变“芦苇”?

青海宁湖湿地公园的芦苇丛,风吹过时,芦苇摇荡,发出沙沙的声响。一种叫大麻鳽[ jiān ]的怪鸟,最爱在芦苇丛中活动。它的羽毛颜色在芦苇丛中,有着绝佳的伪装效果,想要看到并拍下它的身姿并不容易。

除了宁湖湿地公园曾发现大麻鳽,在曲麻莱县、都兰县也留下了大麻鳽的踪迹。大麻鳽栖息于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池塘边的芦苇丛。芦苇丛里不仅能带给它安全感,还能提供丰富的食物。

01全身羽毛麻褐色,生气时羽毛会蓬松,颈部仿佛戴了围脖

大麻鳽是鹳形目、鹭科、麻鳽属的一种鸟,如果你觉得大麻鳽的名字不好认,可以叫它的俗名:大水骆驼、大麻鹭、蒲鸡。

在自然界生存,大麻鳽明白越是低调,越能活得长久,所以它长了一身麻褐色的羽毛,头顶有一抹黑褐色,像戴了一顶帽子;背上长着黑色纵纹,翅膀却长着黑色横纹。

它总是低调地穿梭在芦苇丛里,尽量让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张扬,不炫耀。一般情况下,大麻鳽都是不动声色的,但在生气发怒时,大麻鳽会瞬间炸毛,全身羽毛蓬松竖立,特别是颈部的羽毛,蓬松起来仿佛戴了围脖。

大麻鳽的双腿是黄绿色的,纤细修长,轻松在泥泞的湿地里行走。奇特的是它的脚趾侧面生有明显的栉状鳞,可以用来梳理羽毛。虽然没有华丽的羽毛,但也要梳理得整整齐齐的。

雄鸟与雌鸟的外形差不多,但大小不同,雄鸟的体型较大,体重约900-1350克;雌鸟相对较小,体重约400-975克。人们经常通过体型大小来区分雌鸟与雄鸟。

02被人发现就伸直脖子站着不动,不得已才起飞

大麻鳽生性羞涩、谨慎,容易受惊,行动缓慢,它们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左顾右看,观察四周是否有危险?

很多容易受惊的鸟类,见到人类,会第一时间起飞逃跑,但大麻鳽的做法恰好相反,一发现周围有人,或者被人注意到,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收紧翅膀,伸长脖子,嘴尖朝向天空,让自己站成了一根“芦苇”。

伪装效果如此绝妙,如果不注意看,还真会将它当成芦苇丛的一部分。大麻鳽的这一招“隐身术”很管用,你刚才还看到它来着,才一眨眼就不见了。其实,它就在你不远处,可你就是看不到它。

只在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有人来到它跟前,它才会扑打着翅膀起飞。不过,没飞多远,就又落入芦苇丛里。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大麻鳽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则隐藏于芦苇丛和草丛中。偶尔也有馋嘴的大麻鳽在白天活动、捕食。

03每天要捕食三四次,最爱吃鱼类,偶尔吃水草

生活在湖泊、湿地、河流等地方,大麻鳽不愁找不到吃的,鱼类是它们的最爱,几乎占到整个饮食结构的80%左右。还有虾、蛙、蟹、螺、水生昆虫等,都出现在大麻鳽的食谱上。偶尔也会换换口味,吃点水草。

据科研人员观察,一只大麻鳽每天需要捕食三四次,每次要持续2个小时左右。捕食的时间与次数都挺多的,但大麻鳽并非贪吃,而是因为它行动缓慢,一发现有异常就站着一动不动,花费的时间自然就比较长。

大麻鳽行走不快,但在捕食时,出嘴倒是挺快的。它们会不动声色地站在水岸浅滩观察,发现有小鱼游过,就会啪的一声,大半个身子钻入水中,再抬起头来,嘴上已经衔着一条小鱼了。

04迁徙到北方繁殖,没伴侣的雄鸟,通过叫声吸引雌鸟

大麻鳽每年都要进行迁徙,秋季飞到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云南等比较温暖的地方过冬。春天3月中下旬,开始飞回新疆、青海、内蒙古及东北各省繁殖。

迁徙途中,大麻鳽习惯分散行动,有时候会单独迁徙,或成双成对迁徙而来,有时候会见到5-8只的小群。

迁徙到繁殖地后,已经有伴侣的大麻鳽都忙着筑巢繁殖后代,而还没有伴侣的雄鸟,会通过鸣叫来吸引雌鸟。

它们通常在芦苇丛或草丛里筑巢,由简单的草茎和草叶构成,每窝产卵4-6枚。不过,大麻鳽的产卵期不同,最早5月初就开始产卵了,最迟的到6月初才产卵,大多数雌鸟还是在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产卵。

雌鸟在孵卵时,很谨慎,时刻注意着四周是否有危险。雌鸟也很恋巢,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的巢,如果有人靠近,迫不得已才会起飞逃跑。

结语

大麻鳽是自然界的“伪装高手”,被人发现只会通过伪装隐蔽自己,如果你在野外碰见大麻鳽,远远地观察就好了,不要惊扰了它们。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科普之窗网、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