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中国女排超越自己,时隔12年再度问鼎冠军。这样,女排书写了历史,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第九次拿到世界三大赛冠军。“女排逆袭事件”已刷暴各个媒体圈,在即将里约奥运收官时刻,把整个赛事推向了高潮,观众的情绪在忐忑与呐喊中不断切换,如今全部释放。女排的夺冠,用洪荒之力来形容,也顿感苍白,因为它早已定格为一种“精神”。
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呢?
强者面前,敢于亮剑
本次奥运,中国女排进入八强,就高手如林,面对四座大山,美国,巴西,荷兰,塞尔维亚。在四强中,更是碰到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半决赛再次碰到小组赛中击败自己的荷兰队,这二场全是地雷战,可以说一不留神,就会挂掉。现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一直被冠以“无冕之王”的称号,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七度折桂,北京,伦敦二届奥运冠军得主。荷兰及塞尔维亚是欧洲劲旅。
在对巴西的比赛中,多数人及外国媒体看衰中国女排,巴西队实力一流,卫冕冠军,非常强悍,加上主场优势,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中国女排则是尚未完全走出低谷、小组赛2胜3负第四名勉强入围,看似一场很容易就被预知结果的赛事,因为中国女排的亮剑,一切的预言、赔率都变成了“浮云”。
亮剑,不仅是用尽洪荒之力,更是在关键时刻,冷静,果断,坚决,技术过硬,战术到位,霸气回击。方可死而后生!
撕到最后不放手
女排进入最后几轮的淘汰寒,多数都是在先输一局情况下,慢慢扳回来的。和对手一分分撕到最后才险胜的。连郎大大教练都感慨到,职教这么多年来,从没见过这么惨烈的比赛。90后姑娘们的那种拼劲,韧性,耐力,坚持,点点滴滴一次次感动,并震撼到了内心。就算没拿到冠军,他们已做到最好。
反观男篮,国足,则基本上看不到这种在微强或强者面前,相互撕的场面,男篮则创下奥运会最大输分的记录,防守不积极,进攻更没有,二米多高的中锋经常漫游在三分线外,希望能终结比赛。不敢占位,更不敢对抗,好像进入对抗模式,自己就会精尽人亡了。国足更上不了桌面,因为就算用尽所有犀利的语言也是没法形容的,更没有撕的资格与资本。
做足最好的“小强”
打不死的“小强”用在女排身上,也是非常贴切的,女排曾经辉煌过,也跌入很长时间的低迷期。作为我国三大球中唯一拿到冠军奖杯的队伍,打不死的女排,一次又一次带给国人感动。这不是一两场比赛胜利的快感,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奖杯的荣耀,而是像传说中的“小强”一次次被人们引用及鼓励的符号,它不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褪色,反而会更加让人们“不要不要”滴。可以小,但必须强;可以小,但必须硬;可以小,但必须赢。
暑期快要结束了,小明和“小强”一直在屋子里战斗,看节奏,好像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小强”太任性,经常爬到小明身上,等小明反应过来时,“小强”却隐身了。也许,“小强”需要的是温暖,小明意外给满足了;也许,是无意的邂逅,扰乱了小明的内心;也许,”小强“有点绿,就想和小明有点关系。后来,小明梦里,学校的宿舍,还是见到了”小强“,看来是冥冥中的延续。因为打不死,所以,得到了延续。”小强“版女排希望在东京延续辉煌。
尽管”小强“”亮剑“”不放手“,不能诠释女排精神的全部精髓所在,但对其它较弱体育项目的反省与提高,是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的。